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聲音的力量丨程嫣兒
2023/05/30 10:01:11瀏覽855|回應0|推薦1

在眾聲喧嘩的時代,我們需要有效發出自己的聲音。那麼,如何提高「演說智力」,在知性和感性上都感動聽眾呢?

本文為S100《演說智力課》的學生迴響,歡迎查看文末海報,了解本課程。

中學時代,「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鼓舞著莘莘學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如今的時代,資訊爆炸,眾聲喧嘩,知識似乎只是一種力量的儲備,而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發出自己的聲音,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躍躍欲試,下定決心

倘若在「動筆寫作」和「發聲演說」之間二選一的話,我必然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是筆頭功夫勝於口頭功夫的人。於是,對創文的《演說智力課》,久久處於躍躍欲試和望而卻步的矛盾之中,採取觀望態度。

最近,我的服事之路出現了新氣象,站講台的責任一次又一次落到肩上。我在誠惶誠恐中受命,同時也越來越感到接受裝備的迫切性。終於,2023年春季,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下定決心,報名上課。

和以往一樣,每一次與創文有關的決定,都不會令人失望。學院的講道類課程注重「說什麼」,著眼於資訊的內容和帶出的意義;創文的課程則注重「怎麼說」,聚焦於「在知性和感性上都感動聽眾」。兩類課程互補互襯,相映成輝。

走過七週的《演說智力課》,不僅收穫滿滿,而且「超載」而歸。這門課程不僅有助於提升演說智力,在平日說話、溝通和行事為人方面也同樣適用,可算是額外的驚喜。

圖像語言,「聲」臨其境

偉大的演說可以改變歷史,說服人心,撼動靈魂。演說之所以有這樣的力量,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使用圖像語言,讓聽眾不只是「聽到」,而且可以「看到」演說的內容。

在創文的諸多文字課程中,莫非老師都曾經語重心長地強調:「不要陳述(tell),而要呈現(show)。」看來,無論是寫作,還是演說,讓語言富有畫面感,都是一脈相承的金科玉律。寫作中的圖像語言,會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而演說時的圖像語言,同樣能使整段演講充滿「聲」臨其境的魅力。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圖像語言」呢?課程中談了很多,我也思考了不少。在此,分享印象最深的兩個要點。

首先,圖像語言不是說明書或地圖,而是呈現一段旅途,並帶領聽眾一同走過。很喜歡課上老師分享的一首1950年代的歌曲《花兒都到哪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落何處?時光一去不復返;姑娘們把花摘去了;姑娘們去找小夥子;小夥子到軍隊去當兵;士兵們魂歸墓地;墓地長出了花;新一代的姑娘們又把花摘去了......」

伴隨著淡淡的憂傷的曲調,我看到在歲月長河中,青年夫妻的分離,年輕生命的逝去;墓地春去秋來,花謝花開,人來人往,聚散合離。聽眾似乎跟隨著歌中的人們,走過一段段人生旅程。無需悲傷的言語,戰爭周而復始的悲劇盡收眼底;無需指責的言辭,反戰的訊息撼動人心。

另外,隱喻也能説明人把耳朵轉為眼睛。演說智力越高的人,就越會用文字來作畫。偉大的作品中,隱喻無處不見。課堂上舉了許多精彩的例子,從莎士比亞的戲劇到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演講。還有,我們所熟悉的聖經,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隱喻——葡萄樹與枝子,牧人與群羊,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眼中的瞳人......

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除了圖像語言外,我們也可以使用暗示性語言來提高說服力和感染力。課上老師指出,暗示性語言,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以退為進」; 而我覺得這類語言也頗有「以柔克剛」的意味。

以退為進,意思就是,想要強調什麼論點時,就先用否定的方式來呈現,也可理解為「欲揚先抑」。比如,當有人說「無需太快做決定」時,言下之意可能是「需要儘快做決定」。

我想起了小時候去遊樂園玩的一件往事。當時,父親帶著我去逛一個類似迷宮的地方,裡面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景色。前方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請不要往裡面看。」結果,許多遊客紛紛駐足,向裡頭張望。父親笑著對我說:「其實這塊牌子的意思是鼓勵大家向裡面看,故意引起遊客關注。」我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其實,演說和生活密不可分。台上說話是演說,台下說話則是真實的人生。「以退為進」,不僅是演說技巧和宣傳方式,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溝通秘訣。

課堂上給出了一些適用於生活的「以退為進」例句,我將部分例句改編成了以下例子:

當家人不支援自己做的某個決定時,可以說:「你們無需立刻支援我的決定,雖然這個決定對我而言至關重要。」當我們向同事尋求幫助時,可以說:「不敢要求你跳進來幫忙,這些事務太瑣碎了;不過,你的幫助對我意義重大。」

在生活中,在群體中,我們不妨試一試「以退為進」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有「以柔克剛」的力量呢?

貼心叮嚀,莫忘細節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講台上,很多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實則至關重要。因為演講者的每個動作和表情都會被細心的聽眾看在眼裡,從而帶出漣漪般的效果。

感謝老師,在前述的演說技巧和方式以外,還做了許多細節方面的貼心叮嚀。比如,在台上時,要注意手勢和姿勢——手掌向上表示邀請,向下則令人有壓迫感;不要有習慣性的小動作,也不要隨意擺弄講台上的物件;倘若不知道手應該放在哪裡,放在講台上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等等。

這些提醒實用而溫馨。老師的經驗之談,學生們的踴躍分享,讓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有趣而活躍的課堂氛圍。

親愛的夥伴,倘若您喜歡演說,這堂課無疑是為您預備的。在這裡,您將收穫語言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讓您的聲音更加有力量。倘若您並不十分喜愛上台演說,這堂課也是為您預備的。在這裡,您將學習台下溝通的技巧,同時建立上台說話的自信。讓我們一同學習,勇敢而有效地向這個時代發出自己的聲音!

-END-

作者簡介

程嫣兒

自幼喜歡文字,大學時留學希臘,一度墨盡筆枯。後在機緣巧合下擔任華文報社記者,重新拾筆。目前攻讀聖經研究博士,同時任學院院訊編輯。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926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