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甲的哭泣丨蘇文安(附音頻)
2022/09/15 10:50:14瀏覽1039|回應0|推薦6

每個人都會經歷「曠野時期」,這個時候我們更會問:為什麼會這樣?上帝的用意又是什麼?也許可以在夏甲和以實瑪利被逐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想檢視個人生命歷程、鳥瞰文字事工全景、操練新眼光與新心態,請走進GR01《基督徒文字人的基本功》課堂,查看文末課程海報了解詳情。

人人皆會置身「曠野」

有位好友在美國大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多年,不料,經濟大海嘯加上高層權力鬥爭,他忽然被通知即日起離職。雖然生活用度暫時不成問題,但是手機、手提電腦都被收回,最慘的是跟了他七年的秘書也必須說再見。這下子他亂成一團,旅行不知怎麼訂機票、午餐約會不知要上哪家餐廳、醫生約診老是忘記......「簡直就像忽然被丟到曠野,一切都要從最基本的摸索起!」他如此形容。

一位相交相知多年的牧師,有恩賜、有能力,有異象、有策略,再加上為人誠懇謙和,所到之處備受肯定與愛戴。不料剛過五十歲,正待邁入事奉的黃金階段,本以為只會出現在女性家族成員身上的遺傳性小腦萎縮症居然發作,短短兩年之內,就必須完全退出他立志堅守終身的牧會崗位。「這就像一覺醒來,驀然發現自己身在曠野,四顧茫茫,惟有烈日、風沙相伴。真是淒慘悲涼到極點!」師母如此描述。

有一次靈修時間,默想創世記21章9-21節,夏甲和以實瑪利被放逐、在曠野奄奄一息之際蒙上帝搭救的記載時,我聯想起以上兩個真實故事。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曠野的經歷基督徒在人生中常常會碰到。為什麼會這樣?上帝的用意又是什麼?在這段夏甲和以實瑪利被逐的故事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首先,上帝有時不照我們所求的成就,因祂有更美的心意。

人往往要來到生命的「曠野」,才能真正認識神。夏甲生平兩次遇見上帝、與上帝對話、得上帝應許,都是在曠野之中,只是上一次(創世記16:7-14)還有水泉,這一次是連活命的水也沒有了。

當天使向夏甲顯現之後,並沒有立刻給她當時最渴求的水,而是再次提醒她,十八年前當她懷著以實瑪利逃到曠野的時候,上帝是怎麼應許她的。因此,上帝有時不照我們所求的成就,是因為祂要我們更深刻回顧祂的恩典、明白祂的心意。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8:9-14,所講的稅吏和法利賽人禱告的比喻,也是這個用意。法利賽人禱告的目的,是要上帝在人面前標榜自己,而稅吏卻是要乞求上帝的憐憫和饒恕。其實,禱告是為了尋求上帝的心意,而不只是表明我們的心意。

烏雲背後必有陽光

當我們將目光由眼前的難題挪開轉向上帝,就會看見祂的預備。

創世記21:19有一句話很重要:「上帝使夏甲的眼睛明亮。」明亮的不只是肉眼,更是心眼。

「心眼明亮」是蒙恩的關鍵。許多時候神早就已經為我們預備了豐盛的恩典,只是我們常陷在焦慮、苦毒中視而不見。而且,上帝施恩的對象,也包括像夏甲這樣毫無身份地位的被逐婢女,這就是「上帝愛世人」很好的例證!

我寫過一篇《人生之車》,講的是用信心之眼來透視上帝在環境背後的掌權。

開車遠征,需要信心、細心與虛心。駕駛人生之車,又何嘗不是如此?

先說信心。當你打算開車遠遊,總里程也許會超過兩千公里。然而,你卻只是加滿了最多可駛400公里的一箱油,就興沖沖地上路了。為何如此大膽?因為,你相信沿途都可以找到加油站,源源不絕地供應繼續前進的燃料。

其次,當暮色四合,你開亮大燈,繼續趕路。原野一片漆黑,車頭燈最多只能照到前方幾十公尺的範圍。你為何還是勇往直前?因為,你相信車子向前,燈光也向前,車頭燈永遠照亮著前方的一段路。

人生在世,若要等萬事俱備、穩操勝券,才跨出第一步,那麼,學業、婚姻、事業、信仰,都不可能開始了。我們所需要的是能使我們勇於邁步前行的信心。這信心,絕非建立在盲目的自信上,而是奠基於認識天父的豐盛和慈愛。 所以,聖經詩篇119:105說:「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再說細心。休息一夜,再出發前,除了檢查油、水、胎壓,你若經驗夠老到,一定也會細心檢查剎車。刹車不靈,引擎再強勁有力、車體再光鮮亮麗,也不可以上路。因為,除非「開車」之前先有把握隨時可以「剎車」,否則可能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

在你我的生命中,同樣需要節制的力量,讓我們能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免得放肆越軌,「車毀人亡」。這力量從何而來?──「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詩篇119:11)是的,細心明瞭上帝的教訓和警戒,人生才有刹車,也才不會心中無神、目中無人。

聖經中還有什麼「心眼明亮」的例證?

列王紀下第6章記載,以利沙的僕人起先只看見亞蘭人的軍隊把他們緊緊包圍。以利沙看這年輕人嚇得半死,就向上帝禱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這裡講的「眼目」,當然是指心眼。

主耶穌復活之後,兩個門徒走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顯現了,跟他們一起走、為他們講解聖經,他們都不知道是主。一直到住進客棧一起吃晚飯時,耶穌謝飯、分餅,他們才眼睛明亮了,認祂出來。

他們起初是因為疲倦、悲傷、疑惑,才沒有認出主耶穌。可是當他們邀請耶穌同住,讓耶穌做主人分餅時,心眼就明亮了!

在寫作的操練、團隊的磨合、事奉工廠的開拓、人力和財力資源的開發探索中,你我是否也曾走到「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曠野光景呢?我們是否曾感到自己就像佇立在紅海邊上的摩西,前有洶湧大海,後有兇惡追兵,耳邊盡是百姓的抱怨、驚叫、哭喊?那麼,你是否也看見了烏雲背後的陽光、怒海之上的恩手?

我願定睛於主

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一同來到主前祈求:「主啊,求祢讓我們因為承認祢是生命的主,就能早早心眼明亮,看見祢是在沙漠開江河、在大海開道路的神。願我們每當遭逢生活或事奉的困境時,都能經歷祢的慈愛和大能,使我們信心能不斷增長、為人處世更合祢心意。」

—END—

作者簡介

蘇文安(創文苑牧、文字課程老師)

北美真道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學博士(2022),論文題目: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1995);美國富勒神學院宣教學碩士(1985)。1979年蒙召全職事奉,1985年起投入文字傳媒事工,1997年起投入家庭事工迄今。現任「國際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和《真愛家庭雜誌》總編輯,並義務擔任《神國雜誌》總編輯。多年從事寫作、採訪、編輯、教學、講台事奉,聖經理念和具體實踐步驟並重,整合家庭事工及文字傳媒事工,配合古今中外文學與電影,用生動創意的方式來與廣大朋友及同工們分享。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713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