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我們同在一起丨蘇文安
2023/02/21 11:20:12瀏覽767|回應0|推薦4

在交響樂團中,不同人、不同樂器相互配搭,從而演奏出美妙的樂曲。你是「交響樂團」中的一員嗎?你願在團體中演好自己的角色,發出讚美之聲嗎?

文字有播種生命的力量,如何耕耘自己的一方地土,使生命的種子開花結果?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GR01《文字人基本功》課程。

「耶和華肯救我,所以,我們要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用絲弦的樂器唱我的詩歌。」(以賽亞書38:20)

這是我在W100和GR01課程開場白中,一定會帶同學們一起背誦的一節金句。這節經文,深刻地描述了當我們願意一同委身在文化宣教中,以文字來事奉耶和華時,會發生什麼事。

「耶和華肯救我」,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個別與天父交涉的大事。所謂得救,關鍵是透過認罪悔改,個人與神建立真實、親密的關係,而接下來說「所以,我們要......」,則強調基督徒的生活與事奉是群體的。至於「用絲弦的樂器」,則是以交響樂團來比喻我們的事奉,這也是將會在我們今天的資訊中一以貫之的語言圖像。

有兩個詞彙,世界上無論什麼族裔說、用什麼語言說,發音都大同小異──猜猜是哪兩個詞彙?

沒錯,是「阿門」和「哈利路亞」。「阿門」不是「謝飯完畢」,然後「開動!——開始吃飯」的意思,而是「誠心所願」。至於「哈利路亞」,意思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所以詩篇第146至150篇,作為詩篇的壓軸,每篇開頭和結尾都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故被稱為「哈利路亞詩篇」。而第150篇,更是壓軸中的壓軸,以短短133個字(中文和合本),將「讚美」的各層面、各角度,描繪得淋漓盡致!

讚美是什麼?──根據我個人對聖經教導的理解,「讚美」就是把對上帝的感恩之心,公開而熱烈地報告給別人。因此,廣義地說,所有能公開稱頌上帝大能與大德的行動,包括以文字在文化中為主做見證,都可以列入「讚美」的範疇。這正是我們這些主的兒女聚在一起時,所當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詩篇第150篇,句句都帶著「讚美」的字眼,正可教導我們學習有關讚美極寶貴的功課。讓我們站起來,用歡喜感恩的心一同高聲恭讀。我一句,大家一句,彼此啟應——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在上帝的聖所讚美衪!

在衪顯能力的穹蒼讚美衪!

要因衪大能的作為讚美衪,

按著衪極美的大德讚美衪!

要用角聲讚美衪,

鼓瑟彈琴讚美衪!

擊鼓跳舞讚美衪!

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衪!

用大響的鈸讚美衪!

用高聲的鈸讚美衪!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Where:讚美的場合

「在上帝的聖所讚美祂! 在祂顯能力的穹蒼讚美祂!」(第1節)

讚美不受地點限制。在聖所要讚美,在穹蒼之下也要讚美。其實,這是詩篇中常用的平行對偶筆法——上帝的聖所就是祂顯能力的穹蒼,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天上人間,都是上帝的聖所,也都是我們讚美祂的場合。

這當然包括家庭、社區、職場、教會,這些都是祂的聖所。換句話說,我們當隨時隨地讚美祂、事奉祂,而非到禮拜堂才讚美、逢禮拜天才事奉、在創文退修會才親近祂。

What/Why:讚美的主題

「要因祂大能的作為讚美祂,按著祂極美的大德讚美祂。」(第2節)

我們讚美的內容是什麼?很簡單,上主「大能的作為」和「極美的大德」。許多時候,我們事奉上帝不起勁,祈禱時沒有話說,做基督徒缺乏榮耀感、滿足感,癥結在於我們太少把思想的焦點對準上帝偉大無比的屬性和作為。

願我們像枝子連在葡萄樹上一般,連結於上帝的偉大、慈愛、聖潔、良善、公義、信實、榮耀...... 以及祂為我們這些信靠祂的兒女所預備的救贖、保護、攝理、引導、醫治、維持、滿足......,我們就必然生活在讚美之中,而不再讓除祂以外的任何事物在我們心裡居首位,也不再為世上會過去、會朽壞的錢財、名聲、地位誇口。

說到神大能的作為,你看仙人掌花,神讓它在最艱困的環境中蓄積生命力,一年一次爆發綻放!

你看,只在五旬節前後開的聖靈之花,含苞如俯首禱告的聖徒,綻放如展翅的白鴿!

你看,美好豐碩的水果

你看,象徵力與美的野生動物

你看,天真無邪的baby

你看,壯麗雄奇的山水

你看,瑰麗璀璨的雲彩

你看,浩瀚無垠的星空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因祂大能的作為,以及這些大能作為背後所彰顯的極

美大德而感恩讚美!

正如耶利米書9:23-24所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

我們已經知道隨時隨地都要讚美,而且要因祂大能的作為,以及極美的大德而讚美,那麼,到底該怎麼讚美呢?

How:讚美的方法

「要用角聲讚美祂,鼓瑟彈琴讚美祂!擊鼓跳舞讚美祂!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祂!用大響的鈸讚美祂!用高聲的鈸讚美祂。」(第3-5節)

這是在描述大衛王朝的國家交響樂團,而且,因為許多詩篇都是「交與伶長(國家大詩班兼交響樂團指揮)」公開傳唱,因此,除了樂器聲,還會配上人聲,來讚美上帝。

角、簫是用口吹的,瑟、琴與絲弦樂器是用手指彈的,鼓與鈸是用手敲擊的,跳舞是用四肢和軀體的。不同器官、各種樂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讚美上帝。這告訴我們——

1. 要在生活的每一層面讚美。

2. 人人皆能讚美,皆當讚美。

3. 要與同伴們恩賜配搭,同心讚美。

是的,我們要靠著主在人生的每一個層面,也就是我們所必須扮演的每一個角色中來讚美神。

在家中,我們以做好父親、好母親、好女兒、好兒子來讚美上帝;在職場,我們以做好上司、好下屬、好同事、好顧客、好服務人員來讚美上帝;在團契、在小組、在創文,我們以做熱心參與、肯付代價的契友、組員或同工來讚美上帝......無論扮演什麼角色,我們都要彰顯上帝的大能與大德,使祂的名得榮耀。

眾多的樂器組合起來,就成為一支讚美上帝的交響樂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強調無論在家庭、教會或創文的事奉,都是一種團隊事奉。不同的樂器象徵不同的恩賜。團隊事奉的基本原則是「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也就是恩賜的配搭。各人發掘自己的恩賜,無私地貢獻出來,與別人互補互助互勵,就像不同音色、不同形狀的樂器,吹奏擊打起來,卻能成為一首雄壯動人的樂曲。

我認識好幾位非常注重以「團隊事奉」來牧養家庭的同道和前輩。我盡力向他們學習,這些年來,「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孩子們都還在家中時,爸爸每天帶靈修、帶運動,媽媽擔任家務總監和大廚,老大負責整理擦拭餐桌、老二洗碗、老三倒垃圾。稍微大些了,外出購物時,老大開車、爸爸監督、老二指路、老三負責查對購物清單。

各盡其職、配搭合作,就能使家務運作更有效率,省下忙亂與爭執的時間精力,專注於靈命建造、親情凝聚,並且一同有效地為上帝做見證,使上帝得當得的讚美與榮耀。更令人讚賞的是,因從小團隊合作,習慣成自然,到了有人開始上大學時,無論是每個學期的學費,或是畢業後還助學貸款,三個小孩合成一個共用金,主動拿出各自的積蓄和收入互相支援。

不同的樂器(恩賜)需要統一的指揮。演奏交響曲時,每一種樂器演奏時間的長短皆不相同,而它們加入演奏的時機也各不相同。奏多久?何時奏?一定要照著指揮的指示。有人比喻說,我們是演奏者,耶穌基督是指揮,上帝是作曲家。也有人說,上帝是作曲家,耶穌基督是祂所作的曲子,聖靈是指揮,我們是演奏者,演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無論如何,假設教會或創文是以事奉來讚美主的交響樂團,每一位事奉者職分雖有不同,但在主的眼中卻有同樣的價值。祂所要求於我們的,只是我們的忠心盡職和絕對順服。若是大家你吹你的、我奏我的,個人造詣再高、人再多,也只能製造噪音、令人掩耳,怎麼能談得上讚美上帝?

在交響樂團中,第一小提琴手理所當然,常常是演出最長、最受人矚目的一位。我們常看到在謝幕時,指揮邀請第一小提琴手,與他一同帶領整個樂團接受鼓掌喝彩的場景。那麼,若我們在團隊中是扮演如此突出、顯眼的角色,當秉持怎樣的心態呢?

創文同工馬睿欣老師前幾年為發表新書,在中國好幾個城市做了非常密集的巡迴演講。從事前的微信群造勢,到演講現場,到事後的迴響,這一連串事奉,她以「紅紅火火、轟轟烈烈」來形容,絕對不誇張。不管願不願意、習不習慣,她在這段日子裡毫無疑問是扮演「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然而,她回來後在創文同工群組中的分享,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真的學到太多。徵得她同意後,特在此與大家分享:

「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

非常非常感恩,熱烈的場面,熱情的學生。我的感受,卻是『家人』。求祢替我守住這種『家人』的感受。

我不想當明星,也不想當紅人,更不想高高在上。我只想做這些認真學習做父母者的『家人』,用文字,用誠實,陪他們走這段成長路。

我所有的,都是祢給我的;我所沒有的,也是祢為我篩掉的。我是祢手中一鍋湯,滾了,熟了,就舀出來給人暖身喝足,理所當然。

我是祢園中一棵樹,長葉,結果,就摘下來供人解饞享用,本該如此。

我是祢窯中一團土,捏好,塑好,就擺出來讓人盛飯裝菜,物盡其用。

我是祢心中一句話,想好,修好,就講出來給人解惑領悟,全憑祢意。

服侍祢,我盡量不看自己究竟有什麼,全心注視祢全有。跟隨祢,我盡量不憂自己做不到什麼,真心相信祢全在。

愛著祢,我盡量不求周遭人能給我什麼,放心倚賴祢全能。

尋求祢,我盡量不怨事情為何還不成就,大聲宣告祢全知。」

有第一小提琴手,有沒有第二小提琴手呢?有個記者採訪世界知名交響樂團指揮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請問,您認為在一個交響樂團裡,哪個位置最重要?」他想了一下,回答說:「第二小提琴。」

這個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伯恩斯坦解釋說:「我可以找到很多人擔任第一小提琴的位置,但是要找一個人願意擔任第二小提琴的位置,卻很不容易。第二小提琴手的技巧,可能和第一小提琴相當,但他要能夠配合首席,又要能呼應整個樂團;不僅琴藝要佳,還要能不強出風頭,和樂團有美好的配搭。」

沒錯!在團隊中,必有好些人都擁有一份特長,然而唯有彼此幫補、互促成長,才能發揮最大力量,獲致真正的成功。

交響樂團中還有另一個位置也非常非常不容易!

在比較早期的交響樂曲中,往往每個樂章只有一聲鑼、鈸或定音鼓,例如貝多芬的作品、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但這位負責打擊樂器的樂手仍然必須西裝筆挺,從頭到尾全神貫注。如果因為在這兩三個小時的演奏中只能敲三四下而發呆、不耐煩或敲錯了,整首交響曲就不完整,甚至缺了最後的高潮。

在交響樂團中擔任打擊樂手,雖說不起眼,但至少還算是在舞台上佔了一席之地。但還有另一種人,是完全隱身幕後的,例如負責場地設置、燈光音響或票務、保安等等的工作人員。在社會中、在教會中,其實這種人可能比例還不小呢!最近有人大力推薦一部2016年上映,只有十集的日劇,叫作——

《平凡不簡單---校閱女孩河野悅子》(又譯《校對女王》)

女主角陽光、有創意、心直口快,愛打扮愛漂亮。

她向一家大出版社求職,一心想當他們旗下時尚雜誌的編輯。

一連七年鍥而不捨地應徵,第七年好不容易被聘用,卻被送到集團大樓地下室的校閱部,專門負責找書籍和雜誌原稿中的錯別字,以及確認人時地事物等事實。

結尾時,女主角的男朋友對她說:「你是那種即使夢想在別處,也會全心全意做好手上工作的人。」

這世上有人夢想成真,也有人無法實現,有人做引人注目的工作,有人卻默默無聞。

校對也好,維修公園裡兒童遊樂設施也好,擰緊捷運軌道或陸橋的螺絲釘也好,甚至是做家庭主婦也好,這些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竭盡全力將手上的工作做好,做到讓人感覺理所當然、感覺不到這些幕後英雄的存在,而這正是他們存在的目的。

若能做到這樣,那麼,迴圈往復的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且無可替代,這樣的人,就是「平凡不簡單」啊!

所以,才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

親愛的弟兄姊妹、親愛的同工們,你在創文的文化、文字大交響樂團中是演奏什麼樂器?也許像第一小提琴手,始終是眾所矚目、演出時間長。也許像第二小提琴手,需要支持、協調、配合其他團隊成員。又或者,可能像負責打擊樂器的,只被分配在特定時刻做某件特定的事。又或者,完全隱身幕後,做一些不為人知卻不可或缺的工作。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我們是第一小提琴手,而在另外一些場合,我們不得不扮演第二小提琴手,或是在整個演出過程中只負責敲一聲鑼、鈸或定音鼓的那一位,甚或是在幕後負責操作設備的無名氏。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在同一場合,同時參與台上台下、幕前幕後各個層面的事奉。你若有機會跟著莫非老師去創文的亞洲營會,或跟我到真愛的大型特會現場,就常常可以看見我們仿彿勤勞的小蜜蜂,嗡嗡嗡......,飛到西又飛到東的身影。

但無論處於以上所描述的哪一種光景,千萬要記住:你我都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必須聽從指揮,與所有其他團隊成員配搭。

Who:讚美的人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第6節)

讚美是一件關乎生命、氣息的大事。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氣息,所以都要讚美,不但要讚美,而且只要一息尚存,只要還有脈搏,就要過著讚美上帝的生活,就當操練如何隨時隨地、竭盡所能來讚美上帝。

在著名的交響樂團裡,無論是演奏哪一種樂器的人,都是那一門的佼佼者。他們之所以能獲選與其他團員配搭,在指揮帶領之下奏出最高水平的音樂,基本條件就是他有個人的造詣。而造詣不但來自天才、更來自苦練,這是每位創文同工又真又活的經歷。

因此,投身於讚美上帝的榮耀大交響樂團中,讓我們互相督促,為這將持續到永生的「演奏」,在讀經、祈禱、敬拜、關懷、傳福音、什一奉獻等等「事奉者的基本功」上,勤奮不懈。當然這要加上文字人的基本功「七每運動」(還不知道什麼是七每運動? 請上網選修GR01)

今天我們從三千多年前的交響樂團,講到現代交響樂團,來一同思想「當我們同在一起」,凝聚為一個社群、一個團隊,如何同心合意用心靈和誠實讚美上帝,並且進一步透過家庭、教會、創文,群策群力,以事奉和見證來讚美祂。

讓我們同心向主立志:「我們都願成為合神心意的事奉者,在分分秒秒日日月月的每一個氣息中榮耀神、讚美神。」

最後,讓我們再一起來朗誦詩篇150篇。這次,請將經文中的你們改為我們。

我們要讚美耶和華!

在上帝的聖所讚美衪!

在衪顯能力的穹蒼讚美衪!

要因衪大能的作為讚美衪,

按著衪極美的大德讚美衪!

要用角聲讚美衪,

鼓瑟彈琴讚美衪!

擊鼓跳舞讚美衪!

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衪!

用大響的鈸讚美衪!

用高聲的鈸讚美衪!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我們要讚美耶和華!

當我在默想用什麼來總結這一篇資訊時,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就是Mr.Hollands Opus(中譯《生命因你動聽》)這部傳記式影片的結尾。

我知道我們當中的老同工、老同學,有不少人已看過這一幕,但對今天這篇一直提到交響樂團的信息來說,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總結了。

話說,在美國中西部某小鎮上,有一位在鎮上唯一一所高中教了三十年音樂的老師,大家叫他Mr. Holland。他生平的大志,就是創作一首交響曲,由有名的交響樂團、在一流的音樂廳演奏。然而,曲子很早就寫好了,但哪個知名交響樂團會理睬一位鄉下不知名高中的nobody(無名)音樂老師呢?

樂譜只好一直丟在他辦公室的抽屜裡。

光陰似箭,三十年過去了。他盡心盡力將所有曾經進到他音樂教室裡的年輕人帶上生命的正軌。忽然有一天,晴天霹靂!因為經費不足,學區決定取消音樂課程,所以,他被解僱了!他陷入深深的震驚和沮喪中——交響曲沒演奏成,連教學的苦勞和功勞也被一腳踢開、一筆勾銷,這三十年的人生豈非白費!他上班的最後一天傍晚,太太和兒子特地到學校來陪他下班。我們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若沒工夫看全片,請看結尾的最後九分鐘,保證扣人心弦!在此就不劇透了。

我要邀請大家,把手放在心上,向主獻上感謝。當我們同在一起,可以蒙受何等大的恩典。讓我們向主立志:願與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一同委身讚美、事奉這位永生神!

禱告:

是的,主啊!我們也許常常會像Mr. Holland 一樣,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價值,對自己在神國中所扮演的角色產生懷疑!然而,只要我們確信自己有祢所賜的新生命,確信自己是委身於合祢心意的讚美、事奉團隊,並且只要一息尚存,就以敬虔、敬畏的心,發揮祢所賜給我們的那一份力量和恩賜,那麼,祢至終必定讓我們看見,這一路所遇見、所伴陪、所服事、所栽培的人,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之歌中美妙的音符。

奉主耶穌的聖名禱告,阿門!

-END-

作者簡介

蘇文安

現任「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和《真愛家庭雜誌》總編輯,並義務擔任「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文字牧者和《神國雜誌》總編輯等,長期培育、帶領家庭及文字傳媒事奉者,協助教會發展相關事工。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43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