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眾水傳奇丨非如
2024/06/28 11:13:37瀏覽240|回應0|推薦3

世界三大瀑布、七大奇觀之一的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氣勢磅礴、雷霆萬鈞。為什麼叫「維多利亞大瀑布」呢?這背後隱藏著一段發現的傳奇。

論及世上最大的瀑布,前三名分別是非洲的維多利亞、南美的伊瓜蘇和北美的尼加拉瓜。

我和夫君均喜山水,尤好瀑布。我倆早年留學美國時在大學校園裡相遇、相戀並成眷,蜜月旅行便自駕前往加拿大邊境的尼加拉瓜瀑布,後來又數度重訪。2023年初,我們選擇南美三國開始疫後旅行,先後在阿根廷和巴西境內觀賞由275股水流組成、橫跨近3公里的伊瓜蘇瀑布系統。2024年1月,我倆首訪非洲,目睹入圍「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的維多利亞大瀑布,所見所聞難以忘懷。

雷霆煙籠浪飛濺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非洲南部的辛巴威和尚比亞交界處。我們隨團遊歷南非共和國近兩週後,於1月20日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飛往辛巴威的瀑布景區小鎮。當日下午先坐車巡覽周邊村野,接著在瀑布上游的讚比西河乘坐日落遊船,邂逅從水面露出頭臉的犀牛,以及岸邊的大象、野牛和鱷魚。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跟隨當地導遊進入瀑布公園。那天的高溫25ºC,低溫10ºC,近似於江南暮春氣候,卻沒有梅雨季節的悶濕。草木葳蕤的雨林仿佛被一片綠蔭輕裹,明麗的晨曦從枝葉間隙中穿透直入,宛如熠熠生輝的薄簾,隨著微風悠悠舞動。鳥聲啁啾,空氣清爽,穿行林間心曠神怡。

耳邊漸漸傳來嘩嘩的水聲,我們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我扶著護欄踩著石階下行,終於到達第一個觀景點。但見對岸來自贊比西河的大水突然從河床跌落,咆哮著、翻滾著、沸騰著衝向峽谷底部,好一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李白當年所見的廬山香爐峰瀑布只有窄窄的一掛,而維多利亞瀑布的總寬度達到1,708米,高度達108米,分別約為尼加拉瓜瀑布寬度和高度的兩倍左右。我突發奇想:倘若詩仙現在親臨此景,該會如何描述?

維多利亞瀑布局部

維多利亞是當今地球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以其異乎尋常的水聲和霧氣著名。當地人把它叫作Mosi-Oa-Tunya(莫西奧圖尼亞,意為「雷霆之煙」,此名亦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並正式沿用),形象地凸顯了這兩大特點。我記起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到第二次降臨的人子「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啟1:15),又聯想到詩篇所說「耶和華的聲音發在水上;榮耀的神打雷,耶和華打雷在大水之上」(詩29:3)。面對眼前壯景,感受耳膜和心靈的震撼,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穿越時空雕像前

「你們看,那就是李文斯頓島」,導遊手指前方,提高嗓門告訴我們,「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是出生於蘇格蘭的傳教士、醫生和19世紀最著名的探險家。他於1855年11月16日來到此地,就是在對面那島上第一次見到大瀑布,並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為它冠了名。」我順著導遊所指的方向望去,透過濛濛霧簾,迷你島上一棟小屋及周圍的樹木依稀可見。

李文斯

差不多半小時前,我這孤陋寡聞之人才知曉李文斯頓就是首次將維多利亞瀑布介紹給世界的人。我們進入瀑布公園不久,便迎面看見一座青銅雕像。大衛·李文斯頓穿戴著叢林探險家的樸實衣裝,右肩斜背著一只水壺,拿著聖經的左手輕叉腰間,面朝西岸魔鬼瀑跳躍的急流,目光專注而堅定。這座雕像高3.2米,矗立在37噸重的粗鑿實心花崗岩底座上,雕像底部的銘文寫道:「大衛·李文斯頓,1813年3月19日—1873年5月1日,傳教士、探險家、解放者。」

大衛·李文斯青銅雕像

大衛·李文斯頓27歲時就以醫療傳教士的身份抵達非洲,並在那裡度過了自己餘生的大部分時間。「我把我的生命握在手中,把它扔進上帝旨意的池子裡」便是他真誠的表白。李文斯頓是率先從西向東穿越非洲大陸並發現讚比西河及另外幾大湖泊的歐洲人之一。他醫治貧苦原住民的傷病,向他們傳福音,贏得了他們的友誼和幫助。

作為一名非洲大陸的早期探險家,李文斯頓在蠻荒之地飽受艱辛和危險。他曾被獅子咬傷左肩,造成的傷害使他終生痛苦,但他從未停止工作。李文斯頓撰文著書,向眾多讀者介紹當時不為世界瞭解的非洲居民、環境、生態、文化等等,他也努力用自己的聲望推動廢除奴隸貿易。

剛滿60歲不久,李文斯頓因瘧疾和痢疾引起的大量內出血而變得極為虛弱。1873年5月1日早晨,在現尚比亞的一個小村莊裡,同伴發現他跪在床邊,已在祈禱時被主接走。李文斯頓的遺體被送回英國,隆重安葬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然而他的心臟卻埋於尚比亞的一棵樹下,永遠緊貼著他所為之傾力的那片土地。李文斯頓畢生都在實踐自己著名的禱言:「上帝啊,請把我送到任何地方,只求祢與我同行;請把任何重擔都放在我身上,只求祢扶持我!」

火焰百合翠綠間

儘管人類社會已進入了飛行時代,非洲大陸上的這個角落仍屬偏遠之地。我們從美國中西部出發後幾經輾轉,粗粗算來僅在飛機和大巴中的旅行就有30多小時。難怪此地的遊客量明顯稀少,與先前在尼加拉瓜和伊瓜蘇瀑布時人擠人的狀況大相徑庭。於是我們一行人沿著水邊小徑徐行,時而駐足攝影留念,時而停下來望瀑興歎,十分悠然愜意。

我剛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便注意到畫面上滾滾浪濤的前景有幾簇未見過的草本植物,於是近前仔細端詳: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仿佛帶著一條細長尾巴的橢圓形碧玉;漂亮的花朵各有六瓣,亮麗黃邊裹著中部鮮豔的紫紅,花形猶如跳躍的火焰。骨朵底部細莖連接著嫩黃的花蕊,好像六隻翹起的小腳丫,我忍不住驚歎:「哇,好美好可愛哦!」

維多利亞瀑布和岸邊的火焰百合

我向導遊請教並上網搜索,方知這花正名為Gloriosa superba,屬秋水仙科植物。原產於熱帶及南部非洲和亞洲,現在多處種植,最常見的名稱是火焰百合、榮耀百合、嘉蘭百合或攀爬百合等。火焰百合正好是辛巴威的國花,我得以在維多利亞瀑布前首度欣賞她的美顏,多巧啊!

遊客來到這獨特而原始的生態環境,不僅能看到奇花異卉,還得以近距離觀察各種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這次為期23天、遊歷四國的行程中,我們親眼看到了包括五大珍稀(Africas Big Five,包括獅子、豹、犀牛、大象和非洲野牛)在內的幾十種以前只能在動物園才能欣賞到的鳥魚禽獸,真是大開眼界,幸甚至哉。

俯瞰頌讚向雲天

我們的旅行團為客人提供了一個自選專案——乘坐直升機觀看維多利亞瀑布。儘管價格不菲,從未坐過直升機的夫君和我因知再來的概率甚小,所以早就達成共識要參與。同行的夥伴們也都珍惜機會,差不多有一半團員選擇這個「驚險刺激」的經歷。

我們這夥共有六名遊客,每人先經磅秤稱體重(以便機組人員平衡安排座位),然後領取登機需戴的專用耳機。機長是一位非裔姑娘,儘管年紀輕輕,技術卻相當嫻熟,讓我這個曾害怕乘熱氣球的膽小鬼從頭到尾毫無恐慌之感。

飛機平穩升空後就往瀑布方向徑直開去。地上的畫面從綠樹掩映的房屋和深藍色的泳池漸漸過渡到讚比西河上游的水域及點綴其間的小島,然後便是我們心嚮往之的大瀑布。為了讓坐在兩邊的乘客都有機會從各個角度拍攝,機長駕駛直升機圍繞維多利亞瀑布轉圈,壯麗的景色一覽無餘。

維多利亞瀑布俯瞰

當年李文斯曾詳盡描述他在地面觀察大瀑布的細節,其中講到「整個場景非常美麗,河岸和島嶼上點綴著各種顏色和形式的植被......在英格蘭無人能想像到可以欣賞這般美景,歐洲人都從未見過,但天使在飛行中必定會凝視如此可愛的景色。」

我坐在飛機裡,從天使的角度俯瞰造物主的一大傑作,耳畔又回響起自從第一眼目擊瀑水時遍湧上心頭的讚美詩:「我心我靈一同興起讚美,何等奇妙,何等偉大!」當年的李白雖未聽到過佳音,但他將自己對造物主的敬仰盡情表達在《望廬山瀑布二首》的五言古詩中:「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使徒保羅早在兩千多年前便闡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巴不得被無神論蒙蔽雙眼的人們能在祂奇妙的創造中看見祂、遇到祂、經歷祂!

地球上的生命皆起源於水,也必須有水來維持。不久前我從基督徒學者戴安娜·巴絲的得獎名著《紮根——在世間尋找上帝》(Grounded:Finding God in the World)中讀到一些令我驚訝的數據。水覆蓋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然而其中只有4%不是鹹水;地球上略少於2%的淡水常態為冰;只剩下約2%為淡水,但大部分深藏地下。其實世上江河、湖泊和溪流所擁有可供人畜飲用、洗滌及種植食物的水還不足地球總水量的0.3%。我親眼見過的瀑布巨流只不過是那0.3%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宇宙主宰的大能真無法測度!

聖經開卷即明言神創造天地之初,祂的靈就運行在水面上(創1:2),又在最後一卷書中透露末日祂從天而降時將要宣告:「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啟21:6)

神聖之水,生命之水,從始至終,奇哉妙也!

-END-

作者簡介

非如

生長於西湖之濱。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赴美。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後在業界從事研發工作。蒙神呼召,立志後半輩子用文字為祂做見證。在孤行探索中,於2020年秋邂逅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感覺賓至如歸。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76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