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19 09:39:03瀏覽51|回應0|推薦0 | |
寫作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寫可以是謀生工具、生活的點綴,或是生活本身。對你來說,寫作意味著什麼呢? 五個神聖約會,六十分鐘內省書寫,確認一生寫作呼召。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HWC020《你有文字事奉的呼召嗎?》(線上靜修課)。 人其實離不了文字。即使現在網路盛行,許多掛在網上的人仍然非讀即書寫各樣文字。即使現在已是視覺革命的時代,若脫離了文字腳本,視頻仍然無法成形,也無以為繼。 然而,寫作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有著不同的意義。大約可分為下面幾種。 有人可能天生缺乏文學藝術的細胞,寫,只為生活中實際的需要。文字成為謀生工具之一,寫公文、伊媚兒(編注:Email,電子郵件)或各類報告。此類文字自然無須講究文採修辭,頂多,只需流暢達意即可。 也有人天生具有藝術感,妙語如珠,出口成章。但文字在他的生活中,充其量只是用來點綴。興致來時,寫一首詩;再有點時間,則風花雪月一番。心情鬱卒需要抒發時,便拿起筆來奮筆疾書,不吐不快,此時文字成為情緒的出口。 寫作對某些人更如切膚之痛的生活。就像許多藝術創作者,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在電影《貝多芬傳》(Immortal Beloved,或譯《不朽真情》)中,音樂對貝多芬來說,是和生活糾纏交織、不分彼此的共生體。不論戀愛、失明,還是交換生活所需......幾乎每到生命中的一個境遇或關口,貝多芬便會創作一篇樂章。對貝多芬來說,音樂是感情的出口,也是謀生的能力;是主要表達方式,更是重要生命記錄。 所以,文字可以是謀生工具、生活的點綴,或生活本身。你的寫作屬於哪一種呢? 我的書寫又屬於哪一類呢?有可能以上皆非嗎?對我來說,當初走上寫作之路,是因為祂的呼召;寫,自然是為了從事文字事奉。然而在這一路摸索中,發覺現今商業掛帥,生活中各樣的責任和壓力繁重,那些多年來堅持不放棄手中這支筆的作者,多半因為擁有某種呼召或理想,讓他們「有所謂」而寫。而非只是因著文采洋溢,天生麗質難自棄。 這些作者不見得是基督徒,很多是對文學救贖抱有寄望的人。有人寄望文學能救國,像魯迅,本在日本學醫,後發現寫作能對國家和民族有更大層面的影響,便棄醫而改行寫作。也有人寄望文學能救人,比如說存在主義作者卡謬(編注:又譯加繆)和沙特(編注:又譯薩特)等人,用文學表達人生存處境的種種荒謬和各種可能的解讀。更有人寄望文學能成為自我的拯救,如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高行健,他曾提到自己對寫作沒有什麼大企圖,只純粹為了自救。 當然身為基督徒皆知,人的救贖只在主,不在文學。但有一點毋庸辯駁,人能持續寫,又不放棄寫,那文學對他來說,就決不只是一種興趣或一項嗜好,而是需要有更大的異象和更高的呼召。是使命感,讓人跨過興趣,而進入專業寫作;也是使命感,讓人不惜案牘勞形,無怨無悔,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所以,你的寫作是因為對文學的渴望?還是一種內在的呼喚?你是否有從上而來的呼召呢?你知道這會決定你是個文學愛好者、文學玩票者,還是一個認真的創作者嗎? 對我而言,創作是一項來自祂的呼召。三十多年來,懷抱一樣的迫切與熱情,內裡似乎永遠燃燒著一把火。也相信惟有呼召,可以幫助我們基督徒擺脫文人少不了的自我懷疑或文字自戀,用文字披荊斬棘,不斷為祂書寫。 所以再問一次,你有文字事奉的呼召嗎? -END- 作者簡介 莫非 /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馬里蘭州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碩士。專職文字事奉。於2008年與蘇文安老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簡稱「創文」),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