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 101 ~ 110 課 聚會記錄
2008/11/19 14:13:11瀏覽911|回應0|推薦10

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 101 ~ 110  聚會記錄

紀錄 / 2003. 04.18

101課 上主願我活得圓滿幸福。

*上主願我活得圓滿幸福。
*罪既不存在,也不會帶來任何後患。
*這是真理,因為罪不存在。
 

罪,其實是恐懼的投射。(正文P.383 19-6~7)

如果我們想起某件往事時,身體某處還有緊繃、疼痛的感覺,表示它在我們的心上並沒有真正過去,我們對這件事情還有怨尤、罪咎,對自己也還沒真正寬恕。

破除自己的罪咎感,其實就相當於一次小我的死亡。我們為何不肯輕易放棄這些假象呢?是否想用罪咎感來支撐小我的存在呢?這是勘破幻相最重要之處。

自性因一時之迷而投射出物質的存在,繼而衍生出身心與自我來,誤以為那身心就是自己,而遠離了生命的真相。因此要看破幻相,必須由小我的身心層面向內推去,最後看到那純潔無罪的「我在」(being),知道我們是從那平安圓滿中而來的。

我們往往因為追逐、期待而產生失落,因為這都是有待於無常之物。只有不依憑後天衍生、詮釋出來的形式,找到生命的本質所在,才可能享有真正的平安。

往昔的我、現在的我、未來之我,三者其實是同時存在的;當我們有此體會之時,所有層面的我 (大我) 都同時得到了提昇與平安。

因為心靈是相通的、一體的,不只是大我如此,自我的心靈提升了,同時也提升了眾生。

102 課 我與上主一樣願自己幸福。

*我與上主一樣願自己幸福;我接受它為我當前的任務。 

為何幸福是任務呢?

因為平安、幸福、愛….,這些都是我們的自性本俱的,因此幸福與我的任務是一體的,我們真正的任務是體會自性並活出一體,是故幸福是我們找到真正任務的感受。

自我設定的尺度、界限、角色…..等等,這些侷限的自我認定才是使我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所謂的「打破模式」,並不是選擇另一個「比較好的」模式,那是解決不了我的問題的,必須從覺性去覺察自己的反應的模式,不抗拒但也不再認同它,就行了。

時間、空間,往往是最大的幻相。小我往往需要苦到忍受不了時才會想到改變。心靈仍會做出錯誤的詮釋,必須將自己提升到自性的光明中,再反觀身心及外境,才會產生強大轉化的力量。從源頭去破身心的執著,就比較容易了。

我們每每想到過去懊悔,想到未來擔憂,臨到事不敢放下不能承擔,但事過境遷以後,就會覺得自己小題大作了。若能用一種「事情已經過去」的眼光來看待事情,會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穿越憂慮。

每破除一次執著,就是小我的一個死亡,也是自己的一次重生。

103 課 上主既是愛,故也是幸福。

*畏懼上主就等於害怕喜樂。
*我今天尋求的就是幸福。
*我不可能失敗,因為我尋求的是真理。
 

有同修問道:「近來,對於過去時常感到憂慮的事情,已經不再憂慮,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先理解「行動」和「活動」的不同。行動是自然而然的發生;活動則是頭腦思維之後的作為。多「行動」,少做「活動」,隨順一切而自然行動。

葛吉夫第四道訓練學生的練習之一:練習者在身上掛個牌子,上面寫著「我是正向的,我的所說作所為與你無涉」,半個月後再練習「我是負向的,我的所說所作所為與你無涉」,觀察自我的情緒。

我們往往把自己分成了受格和主格,這樣會引起不同對待的感受,感到挫折。

情緒好像一個鬧鐘、警訊。當我們有情緒升起的時候,不論是憤怒或是高興,當下反省這情緒是什麼?引發這情緒的情境、事件是什麼?引發在我的身體上哪個部位?身體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此反覆練習,就能看出我們的內在信念與模式,有助於打破我們內在的制約。

例如:別人一個無心的眼神或是小動作,為什麼會引發我的不舒服感覺?可能是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可能是過去已經快被遺忘的一個場景,再度被喚起,那種不被尊重的感覺又再度重現,這種感覺使我覺得自己被看成是沒有價值的。這樣內在信念被挑戰的感覺是我所不喜歡的。察覺到這情緒、察覺到這情境和身體的緊繃,只要意識到自己的信念,這個問題就會慢慢的過去,就有助於打破自我編寫的劇本。

一個心靈真正飢渴時候,才會尋求自由解脫之道,才會催迫自己解套,因此重要是在於自我有改變的意願。

感覺=思想+身體的反應。只是觀照,沒有分析、批判,只是觀照。

自己的問題,就像是個小偷進了自家門,因此要靜靜的看清他的面貌,不要急於捕捉,急於捕捉他,他就不見了,看清他在幹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切事件發生的面向都是美好的,「想要不批判」、「想要放下」,這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對立。我們不需要「認同」這事件的發生,而只是「看見」它的發生,這樣就好。

104 課 我只尋求在真理內屬於我之物。

*我只尋求在真理內屬於我之物,喜樂與平安原是我應得的產業。
*我只尋求在真理內屬於我之物。
*我所要的只是上主所賜的喜樂與平安。
 

外在的幻相,其實都是我們衍生、詮釋出來,供我們去經歷、體驗、印證的。我們一旦進入人性的光明源頭,自然能夠推恩出去。

我們都是光之戰士,因此我們無非是要體驗這內在的平安與幸福。只因我們誤以為自己在受苦,才會尋求解脫痛苦之道。這就像人生的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所以心靈的回歸之路,就像在射一個天大的靶子,想不射中都是不可能的。

105 課 上主的平安與喜樂是屬於我的。 

*我的弟兄,我獻給你平安與喜樂,如此我才能享有上主賜我的平安與喜樂。 

106 課 願我靜下來聆聽真理。

*我要靜下來聆聽真理。施與受的意義何在?
*今天,我是上主的使者,我的聲音就是祂的聲音,我要把自己領受的一切分施於人。
 

我們「想要」給予什麼,這想法本身就已經產生偏差了。

我們原是上主的代言人,只要放下頭腦,內在的靈性智慧和指引自會泉湧而出。

靜下來聆聽真理,因為靈性會自然地展現自己,施者與受者同時領受這一恩賜,這個給予的過程充分表達出心靈的一體性,換句話說,施與受是在「一體」中完成的。

107 課 真理會修正我內心的一切錯誤。

*真理會修正我內心的一切錯誤。
*我會安息在祂內,因祂即是我的自性。
 

真理會修正內心一切的錯誤,但是也要小心因為護衛真理而產生的激辯與抗爭。

如果是真理,不需要護衛。當面對他人的攻擊而心想辯解,小心,也許就是自我的價值被挑戰了,自己想要的其實只是「小我的認同」。

對於各種修行法門,心要寬廣,且能一門深入才行。但又不能過於認同法門,因那只是指向真理的工具罷了。指月之手,何必執著?

108 課 施與受在真理內是同一回事。

*施與受在真理內是同一回事。此刻我所施予之物,必將回報於我。
*我願帶給每一個人寧靜。我願帶給每一個人平安的心靈。我願帶給每一個人安詳溫和。
 

光明與黑暗在真理內其實是同一回事情,所有二元對立的概念都可以帶入這個觀念。恐懼與黑暗都只是正念稀薄的戲劇而已;黑暗是因為光明稀薄了,恐懼是平安稀薄了。

就像灰色是白色的漸層色彩一樣,一切都只是「不二」的不同面向。如此,我們能在察覺中,不在乎、不認同事件所發生的形式,因此也能對那結果看破而一笑置之。

109 課 我安息在上主內。

我們若能安住、安息於自己內,不把眼光投射於外境,自然不會被外境所牽引。

110 課 我仍是上主所創造的我。

*祂的聖子不可能受任何痛苦。我就是祂的聖子。
*我仍是上主所創造的我。

若是這一句話成立,在瞥見這自性的同時,往昔所受的痛苦、自己所做種種善惡、他人對我的肯定與否….,一切的恐懼就站不住腳了,也不會執著於虛妄的能力與榮耀了。

愈能安住於實相之境,一切外求的執著所衍生的恐懼就失去了力量。不要被小我的把戲所打敗,因為魔王的對手其實只是自己虛有其表的嗔恨心而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