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 81 ~ 90 課 聚會記錄
2008/11/11 19:55:33瀏覽1087|回應0|推薦14

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第 81 ~ 90  聚會記錄

紀錄 / 2003. 03.21

81課 複習練習 61-62。

61) 我是世界之光。

*願我不再隱晦了自己內在的世界之光。
*願世界之光穿透這一表相。
*這個陰影遲早會在光明前消失的。
 

62) 身為世界之光的我,負有寬恕的任務。

*願這觀念幫我懂得寬恕的真諦。
*願我不再把我的任務與我的意願分開。
*我不願把這觀念用在其他無關的目的上。
 

練習不僅只是練習新觀念而已,而是給我們一個學習聆聽聖靈聲音的機會。

寬恕的定義是「看見自己與他人純潔無罪的本質」。人是否能寬恕自己?著眼於自己純潔無罪的本質呢?

我們對待恐懼的態度,必須願意看見它,將它攤在陽光下,看到,才能將光明引進黑暗,讓恐懼在光中化解。

修行人容易自困於象牙塔中,不願面對黑暗、負面的事物。

人不是活在表面的平安無事中就夠了,而是能在負面的事件 -- 像戰爭等人生議題上演時,看得出人類的恐懼心態的相互投射,而能坦然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覺察潛在的問題以化解。

做惡夢或心生畏懼,也許是好現象,表示你開始願意面對自己的恐懼了。而寬恕之道無他,唯有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並覺察到那種飄忽的情緒沒有實質,不再賦予它力量,就可以穿越恐懼,或是視若無睹、一笑置之了。

我們的恐懼究竟是從何而來呢?是因為認同了身體?還是因著面對人生的未知數呢?不管是意識或是潛意識,重要的是面對、穿越,而能找到我們內心永恆存在的光明,這才是真正的平安。

小我一定伴隨著恐懼,因為小我是依附著身體、小我人格的價值、他人的評價,才會常常悔恨過去、擔憂未來,不能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就是禪宗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那麼自己執著的人格價值和他人的評價便顯得毫無意義,我們只是全然的「存在」而已。

勇於面對自己,不落入小我的模式,這是第一步。自己做了什麼並不重要,而是做了以後是否在乎他人的想法。並且明白一切出自自己的心態,而不投射到外在事物上,才是關鍵所在。

人的心靈原本是相通的,只因受到蒙蔽而生出種種疾病與問題,因此治癒必須由心(mind) 開始。如果我內心平安,就不至於到處汲汲營營、追求、學習或是對他人表示友好….,這仍是自信不足的表現。

在這十課的練習裡,對於自己的任何想法,或是發生的任何事件,不妨藉由這些練習,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交託出去的勇氣?上主藉由這些事的發生讓我們從中發現奇蹟,這是我們的任務,在現象的下面看見萬物的本質,才可能使出寬恕的慧眼,看見每個人的大能,這是奇蹟;若是執著能力以及外在結果,就成了怪力亂神。

肉身的目的是為了供我們體驗,在所有的事件中,我們究竟能否看見其中的愛與恩典?故不必在意事件是否會到來,重點在於自己是否感受到了上主永恆的愛。

82 課 複習練習 63-64。

63) 世界之光藉著我的寬恕,把平安帶給每個心靈。

*(人名),願平安由我的心通傳到你那裡。
*(人名),我願與你共享世界之光。
* 我必須透過寬恕才能看見這事的真相。
 

64) 願我勿忘自己的任務。

*不要讓我為此而隱瞞自己的任務。
*我願利用這個機會來完成我的任務。
*這事可能會威脅到我的小我,卻絲毫改變不了我的任務。
 

我們的自性是光明與愛,只要靜心來看見我們的本性,就可擁有平安喜樂。這練習的語句其實就是最好的禱詞。

所謂的任務,就是在每件事情上拿掉怨尤,看見救贖的奇蹟,甘願接受發生在身上的事,讓上主藉著我而來行奇蹟。

83課 複習練習 65-66。

65) 我唯一的任務即是上主所賜之任務。

*我對此事的看法改變不了我的任務。
*這事並不會帶給我一個異於上主所賜的任務。
*我不願用這事來為異於上主所賜的任務撐腰。
 

66) 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是同一回事。

*這事無法把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分開。
*我的幸福與我的任務的一體性,絲毫不受此事影響。
*包括此事在內,世上沒有一件事能為那些與我的任務無關的虛幻幸福撐腰。
 

84 課 複習練習67-68。

67) 愛把我創造的猶如它自身一樣。

*不要讓我在此事上看到我自己的幻相。
*願我在這事物上,記起自己的造物主。
*它在我眼中的模樣,絕對不是我的造物主所創造出來的。
 

68) 愛內沒有怨尤。

*這事並不足以作為否定我自性的藉口。
*我不願用此事來攻擊它。
*願此事不會導致我攻擊自己。
 

身心表相屬於生命結構的「架構一」,其實一切是在「架構二」-- 心靈及靈性的層面運作的。藉著練習及閱讀奇蹟課程,向迷失的心靈宣告「真相」,這就是在架構二運作。

修行人很容易神經過敏,害怕傷害到彼此。其實這顯示我們並不瞭解真相,對上主的愛缺乏信心,才以為自己能造成真正的傷害。

傷害和傲慢其實只是一線之隔。我們是以何種眼光、角度來看待事物呢?若是看錯了角度,等於侵犯了自性。若由大我和聖靈的角度來看,則能涵容一切,無事不平安;任何作為,無非是小我的把戲。大我和聖靈必會以愛的眼光來包容小我的,小我的把戲,就像幼稚的孩童所表現的一樣;大我聖靈則是成人。對待嬰兒當然是絕對的包容,這樣才是以自性來看待自己,才是慧眼,才能同樣的眼光看待兄弟。

85 課 複習練習 69-70。

69) 我的怨尤遮蔽了我內在的世界之光。

*願我不再用這事來遮蔽自己的視線。
*世界之光會把這一切驅散。
*我不需要這個東西。我要看見。
 

70) 我的救恩來自於我自己。

*願這事不致誘使我向外尋求我的救恩。
*我不會讓此事干擾到我對救恩源頭的意識。
*這事沒有抹殺我救恩的能力。
 

身心的狀態既是心靈投射出來的,只要能從心靈層面運作,就充滿了創造的活力。救恩不過是幫我們連結到自己的內在源頭。能見到自性所在,就能推恩,創造奇蹟。同時向宇宙宣告:那無限的源頭就在我內。

靜心練習的時候,先感受肉體部分(假我的部分)都存在,再觀想身體每個層面都與真我聯結,並且關照到每部分的感受。如此就會注意到不同的音聲、頻率與光色等不同刺激所帶來的感受,觀照一切的發生,覺知到有一個「覺察意識」的存在,超越了這些感受,涵容了這些感受,那就是真我。

86 課 複習練習 71-72。

71) 只有上主的救恩計劃才有成功的可能。

*上主的救恩計劃會將我由這種知見中拯救出來。
*心懷怨尤,就是與上主的計劃作對,只有祂的計劃才有成功的可能。
*願我只在上主的救恩計劃的光照下來看此事。
 

72) 心懷怨尤,無異於打擊上主的救恩計劃。

*當我面對此事時,我是在妄見與救恩之間作一抉擇。
*我若在此事上找到怨尤的理由,我就看不到自己得救的理由了。
*這事是在呼求救恩,而非呼求攻擊。
 

我們若能轉換觀點,任何人、任何事,其實無非是在呼求救恩、呼求愛。當我們能這樣的思考的時候,自然就能給予他人叫罵哭訴下面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會報之以批判或懲罰。

小我要的是身體、理智以及自我的平安;但是上主所要給予的是心靈的平安。上主透過我而讓對方看見平安,這就是推恩。入手處就是要先放下怨尤,不攻擊自己、不攻擊他人。當我們認為自己是可以被他人所傷害時,才會產生怨尤;若是心懷感恩,就會有不同的創造、際遇。

87 課 複習練習 73-74。

73) 我願光明出現。

*這事遮蔽不了我所願看見的光明。
*(人名),你與我同在光明之中。
*在光明中,這事會顯得很不一樣。
 

74) 除了上主的旨意以外,沒有其他的旨意存在。

*願我按照上主的旨意來看這事。
*(人名),你是上主之子,這是上主的旨意,也是我的意願。
*不論我對此事的看法如何,這也是上主對我的旨意的一部份。
 

小我若是接受上主的支配,那麼身心就成了最神聖的工具。

88 課 複習練習 75-76。

75) 光明已經來臨了。

*這事無法讓我看到黑暗,因為光明已經來臨。
*(人名),我所看到的只是你內在的光明。
*我
只願在這事上看真正存在之物。

76) 我只受上主天律的管轄。

*我對此事的看法,顯示我相信那並不存在的法則。
*在此事上,我只看到上主的天律在運作。
*我願上主的天律,而非我自己的法則,在操縱此事。
 

人世間的法則是因果業報,強調對立性,顯示為一種報復形式。當我與萬物、與上主合一時,一切都平安無事了。問題與答案必是同時出現的,只看我願不願意去看而已。

有此認知,不是不承認因果,只是歡喜承擔。因果業報最多只能在我身體上運作,傷害不了我永恆的部分。而承擔方法就是「無怨無悔」。

每個時刻裡,若能用寬恕取代怨尤,這就是「大施」;以感謝來取代回報這就是「大受」。一昧的計較回報對方,其實並沒有真心的領受。

89 課 複習練習 77-78。

77) 奇蹟是我的天賦權利。

*在這件事的後面,乃是天賦於我的奇蹟。
*(人名),願我不再懷著怨尤與你作對,只願將那原屬於你的奇蹟呈獻給你。
*你只要看得真切,這件事就會帶給我奇蹟。
 

78) 願奇蹟取代所有的怨尤。

*我不願在我的救恩之外還抓著這個怨尤不放。
*(人名),讓奇蹟取代我們的怨尤吧。
*這事背後即是奇蹟,足以取代我所有的怨尤。
 

(正文P.149)小我的選擇,是一種「狀似缺乏光」的狀態。
慧見其實涵容一切,能包涵所有可能的觀點,它會尊重小我的選擇,化險為夷,轉識成智,所以奇蹟課程才會說,沒有問題,不必害怕。

90 課 複習練習 79-80。

79) 願我認出問題,以便對症下藥。

*這事向我顯示了我一直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隱藏在這怨尤之後的奇蹟,會為我解決這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覆,就是隱藏在它後面的奇蹟。
 

80) 願我認清自己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我無須等待這事的解決。
*只要我願意接受那答案,這問題就已解決了。
*時間無法把這問題及它的答案分開。
 

問題與解答是在一起的,有了問題才有解答的必要,而且在問題出現以前,答案早已存在了,那就是:上主無限的愛,與「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
「前世的創傷」,若以大我、聖靈的觀點來看時,沒有所謂的過去與未來,何來前世?如此,沒有問題難得倒我們的。

我們若還用過去或前世的創傷來為此世辯護,表示心靈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那問題的解答而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