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孫傳庭枵腹抗敵--大明王朝夕照系列
2014/11/30 00:23:20瀏覽1690|回應6|推薦83

孫傳庭枵腹抗敵--大明王朝夕照系列

孫傳庭明末山西人,萬曆稽勳郎中,在職兩年後因不滿宦官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崇禎八年(1635年)秋,孫傳庭奉旨返職,升為驗封郎中。

崇禎九年(1636年)三月,朝廷起用孫傳庭接任陝西巡撫。但朝廷給予兵餉不足,孫傳庭到陝西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行屯田,發展經濟。經過治理,招募訓練了一支勁旅,負責剿滅流寇。闖王高迎祥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在子午谷的黑水峪激戰四天后,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高迎祥是流寇中實力最強的一支,拓養坤是流寇中人數最多的,這兩人都死于孫傳庭之手,這對流寇本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

崇禎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關南原被洪承疇與孫傳庭設伏擊潰,帶著殘部十七人往陝西商洛山逃亡,清軍卻在此時攻入長城,崇禎帝又急調洪承疇與孫傳庭回京防禦,李自成大難不死。孫傳庭在閿鄉(今河南靈寶縣西北)、靈寶的山地間又大敗流寇十三家兵馬,流寇向督師熊文燦詐降,孫傳庭未採納熊文燦的勸阻,執意進攻流寇,接到主和的禮部尚書楊嗣昌手書才停止進攻。流寇遂移兵易陣轉移到內鄉、淅川。

崇禎十二年,明廷調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孫傳庭立即上疏請見皇帝,但因楊嗣昌的百般阻撓而未成,孫傳庭心中慍怒,引病告休。兵部尚書楊嗣昌彈劾孫傳庭假裝生病請求卸任,崇禎帝大怒,將孫傳庭貶為平民後,又將其囚禁。

在孫傳庭下獄的三年期間,熊文燦、楊嗣昌在征伐流寇的戰爭中屢遭敗績。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崇禎帝想起孫傳庭,才把他從獄中釋放,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不久孫傳庭接任陝西總督,當時陝西軍務田地都歸屬於豪門,兵丁只是虛設在花名冊上,孫傳庭接管後,斬殺跋扈的賀人龍,經過治理才擴充了軍力和糧餉。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圍開封,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入豫。孫傳庭則上疏回復: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禎帝不加理會,只一昧逼迫孫傳庭儘快救援開封。孫傳庭被迫率領雜牌軍馳援,於九月底進抵潼關。時恰逢大雨連下數十日,河水驟漲,李自成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

孫傳庭揮軍直趨南陽,李自成遂向塚頭寨(在今南陽境)轉移,途中故意大
量拋棄財物糧草,明軍競相爭奪因而亂陣,天大雨糧不至,士卒饑則採青柿以食,身凍且餒。官軍希望破郟縣獲取給養,但郟縣此時早己坐吃山空,破城後只得到一些騾馬,很快就被饑兵們分食殆盡,因此在郟縣被李自成兩部夾擊而敗。

孫傳庭敗回陝西後,決心死守潼關,制定了不宜速戰,開墾屯田,修繕兵器,儲存糧食的戰略方針。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明廷授孫傳庭為兵部尚書,並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七省軍務,令其迅速兵出潼關。卻逢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孫傳庭不欲倉促出戰,可是在朝廷催逼下,不得已在八月領軍10萬人出師潼關。九月,孫傳庭在汝州(河南郟縣)兵敗,明軍四萬餘人戰死。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萬軍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陣中,時年51歲。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全都投井自殺。

孫傳庭用兵狡黠、多謀、果斷,是明廷手中一張不可多得的王牌。孫傳庭還發明了一種戰車,上面裝載火炮,車廂裡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糧食,名叫"火車"。這種火車共打造了二萬輛,組成一個火車營,火車打仗時可以用來轟擊敵方騎兵,火力驚人,殺傷力強大宿營時可以作為柵欄保證野戰部隊安全,行軍時還可以作為後勤運輸工具,但火車機動性差,在野戰中尤其天候不佳,又缺乏友軍護翼時,往往容易吃大虧,有如現代砲兵如沒有步兵協同作戰,在大規模野戰中就會出現很大隱憂。

崇禎年間旱情嚴重,疫癘流行,而且在古代氣候考證中有所謂「小冰河期」之說,孫傳庭復出後指揮曾有兩場決定明朝命運的決戰(柿園之役和郟縣之役),皆因遭逢陰雨,士兵凍餓而戰敗,明史中有"傳庭死,明亡矣"的說法。

(季非/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ESI15&aid=19413128

 回應文章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9 22:23
這是一個亂的讓人深思的時代,之前看過相關的書籍與記載,英雄的無奈與悲憤好像都近在眼前~謝謝你提供的影片,我正想看描述這時代的劇呢。
郁勝(PAESI15) 於 2014-12-10 23:28 回覆:
用歷史比較法來看,到民國1950年時,和明末的許多社會現象是很相像的,只差沒像明末幾十萬人屍橫遍野,野獸虎狼成群穿越街衢鄉道那般榛莽還古。到這時,是否是1950年時代後現代潰退的延續?還有待觀察。

我正在整理1950年之前的民國史,這個大混亂時期,兩岸都有遮掩歷史之處,因此一般人民大多都看不懂那些事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包括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絕非目前主流論點所界定的那麼簡單,前因後果都和大陸當時主戰場上的三方內鬥有關。

這段歷史除了要比對兩岸說法,還要參考當時外國人的文獻,才能稍稍釐清一點真相。也許以後我會把這段歷史裡的複雜因素,做一個簡化和連結,再嘗試淺釋地寫出來。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2 16:32

讀史能以超然的心情最好, 但多數時候還是會有痛心的感覺.

想跳出人間是非, 自忖修為還不夠. 我是標準紅塵俗人一個.^-^

ynn

郁勝(PAESI15) 於 2014-12-04 22:03 回覆:
讀史再深切思考,將會發現到,歷史中雖然各時代現象不同,但人的行為有些軌跡仍是在不斷複製著。沒有人能跳得脫人間是非,但角色可以自選,是要做吳又可?還是孫傳庭?或是崇禎?探討到這裡,不免覺得整個人世就是一部大戲,一念間角色就不同了!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4/12/02 13:40

疑孫傳庭詐死而不贈蔭其族 .

這充分顯露崇禎的個性陰暗處 .

孫戰死 ,  算死得其所 .

 

郁勝(PAESI15) 於 2014-12-04 22:03 回覆:
軍人戰死沙場,固為死得其所。但換個角度看,大廈將傾,獨木難撐,撐到底;也只不過落得妻小亦死而不得其所。

高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1 11:07

傳庭戰死,完淳大哀賦,簪花攬鏡崇禎,煤山老槐樹。

郁勝(PAESI15) 於 2014-12-04 22:02 回覆:
我認為"大明劫"是兩岸三地近年來拍得最好的一部歷史劇,劇中沒有讓血性少年夏完淳入戲,卻把歷史上並沒相遇過的大將孫傳庭和遊醫吳又可湊到戲中,有其深意。這兩位都是憂國憂民之士,但在一個千瘡百孔的時代,都只能站在不同角度做各自不同的決定。即使崇禎昏庸,但時代是所有人心共同組合而成,會有此結果故可謂"共業"!

飛紅戲墨~〈影音書寫〉_在影音書寫中沉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30 23:16
歷史上,有很多善於用兵的大將,總遇昏君與佞臣
郁勝(PAESI15) 於 2014-11-30 23:35 回覆:
展讀史書,孤臣孽子斑斑血淚數不盡,明君卻難尋凡幾,即使明君也還有誤杖錯殺之時。看得愈多,愈覺官場可畏!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30 10:02
歷史書讀到元明清民國、、、是我最不愛、不想讀的篇章。
郁勝(PAESI15) 於 2014-11-30 13:38 回覆:
歷代興衰自有因,更迭之末難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