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美國女孩」的問題不在美國
2022/03/08 01:27:44瀏覽700|回應1|推薦8

前天從Netflix上看了電影「美國女孩」,我很喜歡它清新内斂的風格,所有大小演員的演技都打動人心,那股淡淡的憂傷令人鼻酸但不至於潰堤。

從之前看過的簡介,我以爲這部電影主要是在探討文化衝擊和身份認同的問題,但看完後,我個人會把它解讀成是一部探討家庭面臨危機時所產生的恐懼和焦慮,以及母女化解衝突和互相理解過程的電影。

相較之下,我認爲「美國」這個因素在劇情的推展上並不是很關鍵,偶有輕描淡寫的幾筆,但也有點淪於形式化(以後有機會另闢文再述)。

我覺得女孩梁芳儀只是「剛好」從美國搬回台灣居住求學,但他們一家人碰到的母親生病、經濟壓力、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轉換學習環境適應不良、受疫情影響等問題也會發生在其他一般的家庭。

我知道這部作品是編劇/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且不可否認地,她在美國的那幾年一定對她蛻變成青少年的人格和成長經驗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我隱約覺得即使片名不叫「美國女孩」,這部片應該還是會成功,因爲它的主題都是很能普遍引起共鳴的。

印象最深的場景

整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幕戲,一個是女孩跟馬的那一幕,另一個是最後媽媽替女孩掏耳朵互講真心話的一幕。

當女孩對著不就範的馬不斷哭訴著  "I need you" 時,讓我切實感受到女孩真摯自然的演技。其實當我一看到女孩出現在夜晚的馬場時,我還以爲那是一場夢境的戲。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她怎麽可能進得去馬場?我的第二個想法是:那隻馬也太大了吧! 在美國的小孩很多都是騎pony小馬,但畫面中的白馬大如巨獸,她怎麽可能跳得上去?而且女孩還穿著學生裙耶,什麽配備都沒有,好危險! 結果幸好是我多慮了。值得一提的是貫穿全片的白馬意象也讓我聯想到unicorn獨角獸--常用來代表遙不可及的夢想。

看到最後媽媽替女孩掏耳朵的那一場戲,終於讓我有釋懷、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的解讀是--原來女孩對媽媽的憤怒和怨恨是源自於對媽媽可能離世的恐懼和悲傷。

兼扮心理醫生的角色

看著電影中緊繃的家庭/親子關係,我的直覺是這家人應該去看心理醫生發泄一下和梳理情緒。我猜編劇/導演本人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應該也有接觸心理方面的分析。

片中有兩個角色各講了句一針見血的話,可比心理醫生洞察和療癒人心的建言。一是女孩的同學。當同學問女孩爲什麽這麽恨媽媽時,女孩回説她覺得媽媽還可以做得更好。同學接著説:但如果這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我聽了不禁拍手叫好,竟然有這麽睿智的同學?! 如果編劇/導演打算藉某個角色的嘴來開導女孩媽媽已經盡力了按照常理,我會覺得讓也看過講稿的導師(國文老師?)來説比較適合,但老師講的女孩可能聽不進去。透過同學的確是個巧妙的安排。

另一個角色是女孩的爸爸。我不知道爲什麽是爸爸看到演講稿(而不是打掃房間的媽媽),但我想是因爲編劇/導演需要一個第三人(和事佬)來點醒女孩。聽到女孩爸爸説出當頭棒喝的一句如果你只是想逃避,到哪裡都一」,我還真忍不住要給他按一個讚。

其實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很不解爲什麽女孩不斷吵著要回美國,即使一個人去也義無反顧。就我所知,很多隻身在外的小留學生都非常渴望有父母手足的陪伴。女孩真的那麽喜歡美國,還是只想逃離每天都要面對 "媽媽生病可能會離世"   這個事實的台灣?

問題不在地方,而在心境。

講到這裡,我也想到悲傷的五個階段: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nd acceptance),從女孩的身上可以看到混合著所有接受之前的複雜情緒。面對人生無常,我也想到聖嚴法師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

有點離題了,但我想説的是看電影(或其他文學藝術作品)最令人享受的地方應該就是最後得以跟劇中人一起得到心靈的昇華transcendence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Y220&aid=171924159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08 09:45
這片名不只那個,也容易誤導,我還以為相似片名的Spacey的作品,其劇情如您簡介,看像是濫情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