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國際】新年的回顧與展望(二)
2021/02/01 12:34:07瀏覽63948|回應26|推薦21

這次民主黨建制派利用國會山莊的動亂,殺人誅心,把Trump集團定位為叛國(Insurrection),雖然暫時使其噤聲,但2022年中期選舉共和黨是否能將國會翻盤還在未定之天,Biden政權必須快馬加鞭,在一年半内通過所有重要法案和人事任命,而這樣匆促的連串單邊決定,必然又會在反對派民衆心中激起更大的敵意。Trump本人或許執政生涯已然永久性告終,他所激化的右翼民粹勢力卻不會因而消退,不確定的只是哪個共和黨政客能夠將其收歸己用;我們必須認真考慮Trump在未來幾年因爲嫉妒繼承者的風頭而叛出共和黨、另立山頭的可能,更進一步的共和黨長期性在野、甚至分裂消失則還有待觀察。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Biden面臨著嚴厲的國内問題和挑戰,他不但在個性上和瘋狂的Trump南轅北轍,從純理性的角度也有必要做出戰略收縮,因此不可能如同他的前任那樣不斷挑起新的國際爭端。然而這並不代表他會主動放棄對華貿易戰和法律戰的既得利益;正因爲美國政經精英的仇中來自保護自身特權,又有自金融危機之後多年的工夫來通過媒體財團對民衆洗腦,新冷戰早已成爲全美國社會無分上下左右的政治正確,Biden因而必須維持對華强硬的姿態,對中方的任何解禁都會附帶著可以用來對内宣傳的交換條件。

當然中方可以也應該在談判中混合强硬手段。這不像對澳洲是純粹的殺鷄儆猴,而只是施壓來爲合理的妥協做鋪墊,也就是預先纍積談判的籌碼,例如美國農產品對中國出口的海運集裝箱在最近忽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堵塞現象(參見《Shipping carriers rejected U.S. agricultural exports, sent empty containers to China (cnbc.com)》),就可能是中國政府汲取過去幾年教訓之後的新靈活手段。

然而這些貿易戰的折衝並不是中美新冷戰的主軸。民主黨建制派向來偏好用外交宣傳來打擊國際競爭對手,美其名曰“軟實力”。在對華鬥爭的策略上,早在Obama任期,這批民主黨智庫已經亮出底牌,試圖聯合所有其他主要工業國家,重新制定全球經貿和外交規則,把中國體制定義為非法,如此一來,美方不費一指之力就能扼殺中國,而且可在其後的混亂中獲取大利。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反制的關鍵自然是歐盟,因爲只要歐盟不站隊,美、日、澳、印的總體量並不足以支持他們的戰略意圖。

因此2016年Trump當選美國總統和英國通過脫歐公投,都是對中國極為有利的天賜機遇。歐盟原本已經主動聯絡美日來籌劃對華貿易的最後通牒,美日澳之間的TPP也接近完成 ,Trump把兩者都逆轉了。英國脫歐則解除了“歐陸平衡手”(Continental Balance of Power)對歐洲幾百年的桎梏,使得歐盟終於能夠建立獨立自主、適度集權的合理體制,針對全新的國際局勢做出靈活理性的判斷和反應,進而賦予中方過去兩年的外交主動出擊,足夠的運作空間。

我在過去一年中反復解釋,中國爭取歐盟中立已然成功,然而這並不代表局勢沒有反復的可能。Biden試圖撕裂中歐關係的著手點,必然還是民主、自由、人權那套白左教的空話,剛好白左思潮在歐洲根深蒂固,更勝美國。而2020年歐盟在中美之間的理性選擇,主要歸功於Merkel和Macron兩個領導人超脫白左的務實性戰略眼光,尤其是前者。

Merkel的政治哲學修養,培養自多年的執政歷程:她最早也曾天真地拿人權來對中國説事,後來才聽從德國工商界精英的勸告,改采務實的態度。2013年爆發美國NSA監聽她手機一案;2015年她最後一次被白左忽悠,對中東難民敞開國門,事後灰頭土臉,這些都是教育性極高的慘痛經驗;至於過去四年和Trump打交道,她的心路歷程更是有跡可循。

然而Merkel退休在即,下一任德國總理是否有同等級的智慧,要加上一個很大的問號。原本基民黨黨魁由Karrenbauer接任,她是個典型的天真白左,言必稱民主、人權。對中方很幸運的是,她一上任就出事,必須重選。今年1月16日的選舉,有三個主要候選人,其中只有Laschet在外交上持務實態度;早先在選前最後的民調中他屈居第三,但等到結果揭曉,他居然獲勝了。然而德國政壇黨派林立,局面破碎,再加上基民黨聯盟内部還有其他的大咖,目前完全不能確定9月選出的新總理會是誰,我們必須持續關注。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9月德國大選最大的危險在於綠黨參政:綠黨當然是白左教最忠實的信徒,對工商界的意見又有著為反對而反對的直覺反應,他們參與執政集團,對中德外交將會構成極爲嚴重的阻力。

Macron雖然沒有Merkel那麽務實友善,卻是獨立歐洲的信徒,對美國有很強的戒心,也不像Sarkozy那樣受華爾街金融勢力的擺佈,所以能夠接受中歐合作的戰略選擇。他的總統任期還有一年,目前民調非常不樂觀,由誰接手同樣在未定之天,中方也必須認真考慮届時發生重大變故的可能性。

不論德法的政局如何發展,Biden要爭取歐盟的外交策略必然集中在對中國人權事務的詆毀,尤其是新疆。這不只是外交管道的發聲,而將是來自無分左右的所有英語系媒體,再加上歐系白左的全面性宣傳攻勢。中方的因應之道,除了逐項反駁,也可以考慮預做公關準備,例如對新疆公民教育的對象做出明顯不同於“集中營”的待遇,包括津貼和高級制服。但我以往已經强調過,攻擊是最好的防禦:白左國家在新冠疫情中表現極差,瑞典、捷克、英國和美國都在單位人口死亡率排名表上名列前茅,尤其瑞典對養老院做出大規模安樂死政策,證據確鑿(參見前文《有關瑞典的一些觀察》 ),實在應該由白手套出面大做文章才對。至於正規的外交發言人,只須要不斷强調生命權是最重要的人權即可。

【後註一,2021/02/07】幾年前我曾在評論《Foreign Affairs》時提到,英美的大衆媒體被嚴格管控,實話越來越局限於高端學術界;雖然即使在那裏,實話也是少數。這裏(參見《The Chinese Debt Trap Is A Myth》)是一篇新的例子,解釋了爲什麽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是歐美編造出來的假話。

【後註二,2024/03/23】今天綫上出席國内智庫辦的研討會,題目是中歐關係的展望,事後頗有感慨。三年前我曾强力建議,趁Merkel還沒有退休,趕緊簽訂中歐自貿協定,即便開放歐盟銀行進入中國作爲交換條件都是值得的,結果這個談判被體制内官僚以錙銖必較的藉口搞黃了。現在中國汽車業、光伏業和風電業强勢興起,von der leyen作爲美國代理人,從意識形態出發,全面破壞中歐關係,尤其著重於設立貿易壁壘,曾經被中國棄如敝屣的條約款項成爲遙不可及的美夢,而金融主管卻主動對歐美金融業做出無條件開放,不但什麽交換代價都沒有拿到,還必然會成為美國金融收割的新支點。小時候讀近代中國史,曾以爲1885年中法戰爭獲勝卻反過來割地賠款的離譜窩囊事不可能再出現,唉,當時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55869077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28 10:17
印度这个事情实在是没办法, 哎, 目前只能胡萝卜加大棒, 剿抚并用. 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 尽量不能树敌太多, 能稳住一个算一个, 现在只能忍着恶心去安抚贪得无厌的印度. 无论印度多么孱弱, 毕竟他有 13 亿人. 美国曾经相当鄙视孱弱的中国, 但是为了东亚霸权, 打击日本, 二战也认真赞助了中国. 赞助的时候要多吹牛, 少给点. 只等将来中美霸权完成交替, 以核不扩散为借口, 想办法先把他的核武器给查处了, 教训教训印度. 中国要在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确保航线安全, 印度显然是个障碍.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28 14:30 回覆:
中國目前的戰略核心在於提升國力、超越美國;要超越美國,攻擊上必須打倒美元,防禦上必須避免不利的新國際規則,兩者的關鍵都是歐盟。印度真不是重點,戰略忽略才是當前的合適政策。至於霸權交替之後,如何處理,現在言之過早,届時再看情形吧。

MAXWELL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27 11:04
     王先生,现在印度疫情失控,中国是应该袖手旁观,还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给印度援助医疗物资。最恶心人的是印度的极度不理性,印度政府拒绝中国的援助请求,就算印度接受了援助,印度人也会照样反华。现在中国打算通过香港为印度提供医疗物资给印度台阶下,结果印度网民在推特上说香港才是印度真正的朋友。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27 11:59 回覆:
象徵性地給一點,然後慢慢地運,對方接不接受、感不感謝都無關痛癢。
鄉愿,德之賊也。外交部應該停止做賊了。

MAXWELL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26 23:29

       国防部长魏凤和访问越南,还与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举行会谈,见证签署《中国国防部和越南国防部关于在国际军事合作领域建立“兄弟单位”关系的谅解备忘录》阮春福说,越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也将警惕和坚决抵制任何破坏中越关系的图谋,永远不会跟着其他国家反对中国。请问王先生,越南现在的回应可靠吗?还是只是官面话?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27 02:24 回覆:
除非在南海打起來,越南不敢正面對抗中國,畢竟是有著不受喜馬拉雅山隔擋的陸路邊界,而且他們也部分繼承了儒家的理性傳統。

乌鹊南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20 00:08
非常抱歉是我的错,当时读了文章过于兴奋,转述有很多问题。神圣化崇高化后面范老师后面有解释是共同生活的意义,灵肉分离只是一句话带过,我也觉得比较弱,只是因为和之前的二元论的讨论有关系特意提了一下。最后关于西方无力应对全球化融合的话是我一时兴起看了这两篇文章的感受,说的太离谱,我自请一月禁言。范老师整篇文章的大意还是指西方政治学囿于城邦眼界,长期忽视了规模与秩序的重要性。细节部分我不敢再转述了,请您详读文章。我想您之前说民主只能是一小撮精英才能搞好,和范老师的结论应当是共鸣的。范老师也绝非只会纯文科式的呓语之人,相反他一直在利用例如控制论之类的理科学说解读历史政治。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20 01:33 回覆:
好吧,那就禁言一個月。
我多次解釋過,我不喜歡讀別人的長篇大論,有什麽道理,簡潔地把事實重點提出來,我自然有邏輯能力做批判。范老師的寫作,内容水準如何,不是我這樣沒有第一手去仔細閲讀的人可以評價的;我的評論雖然露骨,純粹是就事論事,針對的是你的總結,以及華語社科界的整體趨勢,范老師的意見當然可能被你誤解,而且可能是業界中的例外。

乌鹊南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16 14:08
范老师的文章则指出“政治秩序”才是政治学“第一性”的问题,而“西方主流政治学面对大规模政治秩序问题,采取的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态度。它先是建构起一种“合法性”神话,将某种程序性因素作为制度想象的基石。有了这个程序性的“合法”的制度,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何实现大规模政治秩序的问题,以及许多其他问题,被屏蔽掉了。”可以说是对鼓吹自由民主的西方政治学的釜底抽薪。他指出:“西方政治学对大规模政治秩序问题的忽略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历史终结”式的解决,恰恰相反,是因为其赖以建立的历史经验,没有留下这方面的有效知识、智慧和制度遗产。”而原因之一,则是西方政治学的“城邦眼界”。城邦眼界的源起是古希腊的城邦时代,但城邦时代的黄金时代很短,小规模国家的普遍失败给人民带来苦难,伊壁鸠鲁学派就是对这种现实简单粗暴的回应,它认为根本没有什么绝对正义,国家的意义就是安全,就是人们为了防止受到伤害而订立的契约。一方面,它不再执著于城邦形式,使人们可能去探索更大规模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把国家想象成契约,却无助于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契约是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利害相权为基础,没有神圣性,崇高性,不利于将人群有机的组织起来,形成更高级的政治结构。这种契约思想一直影响著欧洲的国家发展,即使建立了大规模的国家,也无法形成相匹配的复杂政治制度与文化,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古典时代的城邦眼界。同时,城邦时代末期,普世观念和城邦眼界并行,但是与中国先秦的天下观念不同,西方的普世观念没有一个现实中的对应物,最终世界主义和宗教合流,神带走了世界关怀,留给人的仍是狭隘的政治眼界。在城邦时代之后的诸王国时代,为了应对希腊人从未见过的较大规模的异质国家,国王法(普通法)被发明了,但是粗鲁的罗马人并未能利用好世界主义+普通法这两样材料,完成制度革命,为地中海的统一做出贡献,最后普遍主义向著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罗马法的结构,一个方向是宗教,由此开启了国家之灵肉分离的历程,阻碍了西方理性制度的发展。美国是罗马之后西方第一次有机会尝试大规模国家建构,它的方案是用代议制代替城邦的直接民主解决规模问题。但其实联邦制仍然是小规模体系国家进化至大规模国家的过渡阶段,不幸的是这个未完成状态被写在了羊皮纸上,成了一个无法改进的机器(麦迪逊就明确承认美国宪政设计得如此复杂就是为了避免后人的修改)。

归根结底,西方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无力应对当今全球化环境下世界性的文明与文化融合,甚至在自身出现危机之后,抛弃自己的世界责任,把其在历史上带来的不公正和造成的烂摊子弃之不管,全然不顾“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正义。遍观世界,只有中国有建立超大规模政治秩序的实践经验与智慧,中国有义务向世界分享建立真正统一的政治共同体的经验,我想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折腾了一个小时,实在令人恼火,不知道什么毛病之前繁简体都不能发)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18 07:23 回覆:
我對這種文科角度所作的理論闡述,有點過敏,因爲他們説來説去,就是收集一些零碎的片段事實,然後做出聯想式的論斷,每一個邏輯步驟都沒有嚴謹的因果關係,更別提預測能力了。以我的標準,這不是在做研究,而是在編故事。我一再强調社科教育應該是基於等同理工科的邏輯標準;現有的這些理論就是反面的例證。
把國家神聖化,不是每個建國神話的目的嗎?美國的建國神話還不夠離譜?
國家的“靈肉分離”,那麽它的“靈魂”就是宗教嗎?靈肉結合又是怎麽定義的?西方的興起,與“Age of Enlightenment”重叠,Enlightenment的重點就在於以科學取代宗教,那麽他們自我否定靈魂的過程,也是最成功的階段,怎麽解釋?
世界性的文明,是在近200年科技發展後的新現象,別説中國作爲新的世界霸主是否適任還在未定之天,近代國家體系彼此交往、衝突、融合,原本就是一個全新的動態進程,用古文化的遺留來做大部分的解釋,合理嗎?你不必假設這200年都沒有重要改革和發明嗎?
你不是理科出身的?怎麽還這麽容易受文科論述的騙?

乌鹊南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16 14:05
潘岳:为何罗马抛弃了罗马 而中华选择了中华? 

https://mp.weixin.qq.com/s/ZU4d9SOMc8ElIxXztKdOcQ (注:此文为《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的序)

政治学新维度 | 范勇鹏 - 重思规模:探寻有关“可大可久”之道的政治学 https://mp.weixin.qq.com/s/XX49Ijf0klgWqSJIsxfYzA 

知道您有不能外挂无意义链接的规则,不过这两篇雄文对于您说的“取代美式政治学的完整论述”多有贡献,我认为不可不读。潘老师的文章指出,中国和罗马面临相似的蛮族入侵的情境时,中国的五胡选择了主动汉化,而罗马的蛮族选择不融入甚至抛弃罗马文化,而“五胡族群之所以执著于“汉化”,是因为汉文明之精髓在于长治久安的超大规模政治体的构建。“ ”“汉制”不是“汉人”的习惯法,而是一种无偏私的理性制度。夷与夏不是看血脉看习俗,而是看文明看制度。即便是汉人,不去继承发扬“汉制”精神,也会失去华夏传人的资格。” “汉化”也不是“被汉人同化”,“汉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在大一统后融合七国之人的结果,是历史上首次用政治制度建构“国族”的创举。(而罗马文明缺少这种长治久安的超大规模政治体的构建,也没有构建“国族”,因此外来的蛮族被排斥之后选择了抛弃罗马(潘文并未明说为何蛮族不选择罗马化,括号内是我结合隐含内容及范老师文章的推论))因此罗马抛弃了罗马,中华选择了中华。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18 07:03 回覆:
那篇文章我看過,覺得它對議題過度簡化,不是完整的答案。
在有對大規模政治體的需求之前,必須有征服所有文明地區的欲望和能力,然後才能談如何維持大一統。這裏的真正前提是彼此之間的認同感,也就是文化、尤其是文字上的統一。這雖然是老生常談,卻的確是真理。
創新是好事,但不應該誇大新理論的適用範圍和層次。

MAXWELL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出口退税
2021/04/06 00:37
       請教王先生中國現在是否應該取消出口退稅補貼,我看國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賈根良(https://www.guancha.cn/JiaGenLiang/2020_09_14_565010_3.shtml)提到:現在中國出口的實際資源換來的卻是不斷貶值的諸如美元這種資產;例如,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總額為28700億元人民幣,而該年出口退稅金額就高達13870億元,出口退稅金額幾近占到對外貿易順差的50%;如果取消每年如此高額的出口退稅,並在國內實施同等金額的銷售稅減稅,就會大幅度降低貿易順差並使賤賣到國外的產品絕大部分在國內銷售出去;推動出口商漸進地轉向為國內生產,促進國內大循環。(又出現了簡體顯示字數問題,轉換成繁體就可以的情況)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07 11:38 回覆:
原則上沒有理由不予考慮,但這類政策必須仔細權衡得失,不能簡單地從理論概念出發做拍腦袋的決定。

GUI-龟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关于996和学术腐败之间的关系
2021/04/04 23:38
观察者网上有一篇文章详细论证了产业升级和996之间的关系(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0746&v=1617547856434),其核心观点是:只有高端产业才能提供高薪就业,一个国家拥有的高端产业越多,就能提供越多的高薪岗位,普通人付出正常程度的努力就可以获得高薪。反之,如果一个国家高端产业过少,所有人尤其是聪明人都会拼命去抢有限的高薪职位,其他行业优秀人才不足更发展不起来,最后整个国家产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所有人被迫进入地狱竞争模式(孩子从小接受教育军备竞赛,大人被迫996)。


这篇文章是对13楼回复的一个补充,国家想要拿下欧美国家手里的高端产业,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学术系统在研发和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做支撑。健康的学术界是全民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可惜国内舆论场似乎还没有声音完全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述分享的文章只讲了其中的一半逻辑)。国内最高领导层能意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以及“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606/c64094-31123936.html),但似乎没有意识到学术腐败危害的严重性。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4-05 06:48 回覆:
是的,這個邏輯演繹正是我在討論學術界假大空的留言欄裏,反復想要强調的一點。
這裏的困難,在於不但執政者必須從國家政略和治理上理解學術腐敗的嚴重危害,而且在執行細節上,當前被重用的學術官僚,本身就很可能是靠造假和誇大而上位的,絕對會繼續壓制試圖揭發他們的聲浪,而且不斷將國家所投入給基礎科研的資金壟斷到沒用的方向。我認爲在現階段,大事上必須避開最强大的阻力,先在投資方向上斷絕最離譜的浪費;若干次優的投資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兹事體大,良心人任重道遠,必須小心謹慎、一步一步來。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27 11:54
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美國用制訂規則將中國定義為非法,再藉此打壓中國的手段,在此次新疆棉花事件中暴露無遺。這件事傳到街頭巷尾熱議的程度,相當於省了內宣成本而給中國人民好好上了一課,不失為一件好事。

中國的長遠目標當然是要在各方面制訂新的國際規則讓各國遵守,但這並非一蹴可及。短中期內,我認為中方應先致力於樹立國際各方在參與中國國內產業發展時應守的規矩,以及中國自身也依規矩行動的公信力,因此「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原則,即使在傷敵自損的情形下也必須要堅持。在中國雙循環的戰略框架裡,立規矩這件事也許能和先生強調的學術管理有著相輔相成的效果。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3-27 12:03 回覆:
如何應對,我已經寫了文章詳細解釋,只不過必須緩一個月發表。大家稍安勿躁,届時自然有答案。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08 08:36

稍作解释, 以回应 17 楼: 立场不同只是表面, 更深层原因仍然是科学认识的问题. 所谓理不易明, 所谓"简单的道理"一点也没你说的那么简单.

首先, 人类建立价值判断体系, 本来就是为了协调不同的立场, 公平分配利益, 以便更好的协作. 立场不同, 利益不同本来就是"说理"存在的原因之一. 关键问题是怎样的价值体系会得到人类普遍接受, 以及这种公平体系是否真的存在, 如何建立. 不能仅仅因为立场不同, 利益不同就放弃"说理", "说理无用论"等于还是没有解决"挨骂"的问题.

例如, 宗教就曾企图建立一种人类普遍接受的"朴素的道德判断". 但问题是, 即使全人类真的普遍接受一种"朴素的道德判断", 它也不可能直接用于处理现代社会复杂的事务, 必然要先做具体化的演绎, 然后才能用于实际判断. 而如何完成这一技术步骤, 恰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识过程, 且极易受干扰和利益腐蚀. 认识"简单的道理"根本就是很难的事情, 要不然的话, 人类社会何必需要处理专门事务的法庭, 例如海事法庭, 知识产权法庭?

回到宗教的例子, 即使是同样一本圣经, 不同的教派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每个教派都让其信徒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义的, 最后酿成的宗教战争更不计其数. 近代以来, 宗教迷信逐步消退, 但遗留下的政治伦理道德, 仍然是以近似宗教的方式运作, 依然不能经受利益的腐蚀, 造成的无谓斗争仍然存在.

然而, 科学理性精神却与宗教有一个本质性的不同. 科学本身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 要求独立重复可验证, 这意味同样的物理定理在不同的文化, 种族, 宗教信仰的人类中, 得到的验证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种非常可贵, 宗教经典或者道德伦理根本做不到的能力, 即提供全人类复杂事物认知的一致性. 在新冠疫情下, 全世界的主流科学家都一致认为, 病毒极不可能从实验室里制造出来, 无论是中国, 美国, 欧洲的顶尖科学家, 都持一样的观点, 对政治偏见, 阴谋论根本不屑一顾, 其团结全人类克服偏见的威力可见一斑.

然而, 英美的文化和欧洲大陆的传统不一样, 他们有很深的"反智主义". 他们的保守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建立在"不可知论"上的, 抵制政治的科学性, 鼓吹退回到野蛮的自由状态, 实际上等于是让英美的资本豪强获得统治特权. 既然英美称霸全球数百年, 英美的统治阶级当然更没有动机去改变现状了, 而是千方百计的抵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化, 例如"自由大于平等"就是经常被鼓吹的例子.

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 中国人当然希望中国复兴, 可是全球仍然有 4/5 的人类并不是华人, 如果中美霸权交替仅仅只是又一次的立场斗争, 利益斗争, 那这种崛起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国经常针对英国自诩为"仁慈的霸权", 虽然美国并不完美, 但好歹比英国的殖民主义稍稍进步些. 对于世界其他人而言, 如果中国只是又一个美国, 换成中国霸权, 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中国能够建立某种较为科学的政治学,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那当然是有进步意义的.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1-03-10 00:08 回覆:
有讀者把我想要傳授的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話重述出來,總是讓我很欣慰的。這裏我只補充一點:“普世價值”、“民主”、“自由”等等詞匯,一樣都被英美宣傳體系侵占、扭曲、污染到親媽都不認識的程度。其實只要基於邏輯重新出發仔細思考,就會明白要是真正的“普世”,只能是演化的結果,而人類演化的過程是在游獵經濟和小規模部族的環境下發生的,所以一方面任何現代政治體制都不可能適用,另一方面普世人性也絕對不會在工業社會中有完全正面的價值。中國古代人性本善/本惡的爭議,尚且是毫無意義的空談,英美把自己吹捧成普世真理,更是無恥、無知、無良的騙人把戲。
科學是比普世人性還要深刻廣汎的真理,它的“内在一致性”是絕對的、獨立的,而且不但在空間維度有普世通用性,在時間上也是永恆不變的。當然,這並不代表每個人在每件事上都必須只做純粹科學的思維考慮,但在有關國家運作、國際競爭的事務上,科學是對内公益最大化、對外保證勝利的唯一手段。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