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識規矩頌(一)--前五識
2023/10/06 00:07:39瀏覽60|回應0|推薦3

八識規矩頌(一)--前五識

01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02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03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1-1性境現量通三性

【語譯】前五識所接觸的境是真實的境-性境,這是純粹而直接的接觸,因此稱為現量;但前五識常與第六識一起運作,第六識可協同善心所、惡心所或無記性的心所一齊起作用,所以前五識也有善、惡或無記這三種可能性,因此前五識通此三性。

(補充) 心所(梵語:caitasika;巴利語:cetasika)又稱心所法、心所有法,指心的所緣、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當心識在運作時,會與心識同時發生的各種名法皆可稱為心所,它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助伴,支持心的運作。

1-2眼耳身三二地居

【語譯】眼識、耳識和身識這三個識(眼耳身三),除了在三界九地的初地即

五趣雜居地起作用外,還在三界九地中的二地即離生喜樂地起作用,但作用止

於二地(二地居),而鼻識和舌識只會在五趣雜居地現行,在離生喜樂地以上就不

起作用了。

(補充)

1. 三界(梵語:trai-lokya)為 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構成世間,也稱為三有。

2.九地:

(1)五趣雜居地:為欲界的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六慾天)等有情雜居之所。

(2)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地為色界的初禪天。

(3)定生喜樂地,為色界第二禪天。

(4)離喜妙樂地,為色界第三禪天。

(5)捨念清淨地,為色界的第四禪天。

(6)空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第一天。

(7)識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二天。

(8)無所有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三天。

(9)非想非非想處地,為無色界第四天——即有頂天。

1-3遍行別境善十一

【語譯】可與前五識一同生起的心所,有五個遍行心所(遍行),即觸、作意

、受、想、思;有五個別境心所(別境),即欲、勝解、念、定、慧;還有十

一個善心所(善十一),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

放逸、行捨、不害。

(補充)

1-4中二大八貪瞋癡

【語譯】與前五識一同生起的,有兩個中隨煩惱心所(中二),即無慚、無愧;有八個大隨煩惱心所(大八),即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還有三個根本煩惱心所,即貪、瞋、癡(貪瞋癡)。

2-1五識同依淨色根

【語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的生起,都需要依靠各自細微的色根(淨色根),這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或相當於神經系統)。

2-2九緣七八好相鄰

【語譯】眼識生起了別作用,需具九個條件:光明、空間、眼根、色境、作意、分別依即第六識、染淨依即第七識、根本依即第八識、因緣依即自身種子;耳識生起了別作用,需具八個條件,省去光明;鼻識、舌識和身識生起作用,需具七個條件,即略去光明和空間。不論九緣、八緣或七緣,每一組緣都是共同協作的(好相鄰)。

2-3合三離二觀塵世

【語譯】前五識的作用是觀察塵世,需要根和境相合才能起作用的:鼻識、舌識和身識三者(合三);眼識和耳識這兩種識,根和境分離才能起作用的(離二)。

2-4愚者難分識與根

【語譯】觀察塵世,屬心識作用而非色根作用,但要分別心識或色根的作用,愚蠢的人是難以做得到的。

3-1變相觀空唯後得

【語譯】登入見道位,根本智生起,直證真如,此際有見分而無相分;後得智

隨之而起,見、相二分皆有,但不能親證真如,只能變現空相而觀想。

(補充)

見道(梵語 darśana-mārga)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

3-2果中猶自不詮真

【語譯】前五識只能觀察境相,即使在佛的果位中,仍不能證得真如。

3-3圓明初發成無漏

【語譯】待第八識初轉為大圓鏡智時(圓明初發),前五識才能轉為無漏的成

所作智(成無漏)。

(補充)成所作智(梵語 krtyānusthāna-jñāna)又作作事智,為四智或五智之一。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參考自佛光大辭典)

3-4三類分身息苦輪

【語譯】成作所智既能變現出盧舍那身,為四加行菩薩說法,亦能變現出

丈六化身,為二乘及凡夫說法,也能變現出種種化身,為不同眾生說法(三類

分身),目的都是止息眾生的生死輪迴之苦(息苦輪)。

(Forest 提供)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994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