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唯識筆記4:唯識三境
2023/10/03 13:48:06瀏覽163|回應0|推薦2

唯識筆記4:《唯識三境》2023.10.03

三境的境,是感官與心識所認識的物件,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緣慮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境又稱為六塵,這是眾生所認識的客觀世界,但唯識學探究的不是此客觀世界,而是八識變現的「相分」。唯識家把八識變現塵境,依照性質的不同,而分為性境、獨影境、帶質境等三類。

唯識學家說到眾生各有八識,這八識都為能變,而變現的方式有「因緣變」和「分別變」兩種;因緣變是指能緣的心,依憑因緣,而不是作意,其所變現的相分,不與見分同種生起;分別變是隨著心識的分別力而變現,它所變現的相分,來自見分種子,不是實種所生 。性境是因緣變所變的相分; 分別變所變的相分,是帶質境或獨影境。

1.性境:性境是實種(色法種子)所生,所以因緣變而變現,都是實種所生; 前五識的相分,第六識五俱意識的相分,第八識的相分,所緣的全是色法,都是實種所生。

2.獨影境:沒實質的客觀外境,全是能緣識 (見分) 自己所憑空憶想出來的,如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以想像力變起空花、兔角等幻影。獨影境不是色法實種所生,而是第六識見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隨第六識見分生起。可以成完全憑空憶想出來的「無質」的獨影境,以及意識緣五境所遺下的影像的「有質」獨影境。

3.帶質境:是對境的錯認,當心認識境時,心自身帶起和境不相應的相分;例如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誤認為常、一、主宰的自我,但第八識見分不是自我,而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為「真帶質」;另外如第六識緣草繩誤為是蛇,草繩固有其本質,但並不是蛇,這種「以心緣色」的錯誤認定為「似帶質」。

眾生不認識心的作用,更不知道「境」是如何創化的;唯識祖師透過禪觀的檢視,縝密分類與具體舉例,主要讓後人明白,這是可以落實自利利他的清淨道路。

(照片來源:Forest)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993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