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讀記(35) 法音遍滿
2022/12/28 22:11:06瀏覽141|回應0|推薦1

35 法音遍滿

(經文)「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語譯)須菩提!你不要認為我有這樣的意念:『我當有所說法。』你不可有如此生心動念。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的念頭,那是毀謗佛陀,因為他不能了解我說法的真正意義。須菩提!佛的妙理是無形無相,無法用言語說盡,但為了去除眾生的迷惑,不得已而說,實際上如來並沒有說什麼,本來也無法可說,所以「說法」兩個字,只是勉強安立的名稱,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說法」。

(摘要)

1.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假設有人說佛為眾生說法時,我要為眾生說什麼法?這樣子,不但不是讚歎佛,反倒是毀謗佛了;因為這樣就是還不懂佛為眾生說法;能說者與所說法,都是緣起性空,其中實無一法可得,如果認為佛陀有所說法,那就是錯解佛陀的精神。

2.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佛為眾生說法時,隨順眾生根機,宣說對治的法門;我們用語言文字傳達佛所證悟的真理,這些「能詮」與「所詮」,假名安立為「法」;但是佛所覺悟的第一義諦,乃是離文字語言相,沒有分別與尋伺的心,所以究竟上是「無法可說」。

3.是名說法:如果能不執著語言文字層面,掌握語言文字背後的意義,才能得到法的利益,如此名為說法;例如有人問黃檗希運禪師:「如何可以不落階級?」黃檗禪師回答:「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階級」就是前後、上下、多少、高低等分別,禪師說不落階級,等於沒有對待,不落任何痕跡,如此是真正的「說法」。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79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