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2 三心不可得
2022/12/13 14:12:15瀏覽114|回應0|推薦1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

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語譯)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在恒河中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說它是沙呢?」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說它是沙。」佛說:「那麼,須菩提!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再以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認為這樣的佛世界難道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說:「不必遠說到那麼多的佛世界,就拿你所處的世界來說,所有眾生的心思,隨情而遷的種種心思顛倒妄想,我卻能以清淨的五眼完全看得見,完全知道。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心思,皆是眾生的妄心,並非清淨心,只是假名安立,稱之為心罷了。這又為什麼呢?須菩提!清淨的心是寂然不動的,過去的心思不可滯留,現在心思不可執著,未來的心思又不可預期,反觀內照,則三心總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則清淨的般若才會顯出。」

(摘要)

1.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在眾生世界中,有智慧的人安立種種的名言,佛陀隨順眾生,所以世俗說是沙,佛也說是沙;但凡夫說沙,會執著它是真實的,然而佛說是沙,只是名言假立,不會落入眾生的執著。

2.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佛陀告訴須菩提:那麼多的世界所有眾生的分別心,如來完全都知道;眾生心是顛倒迷惑、虛妄分別,無法安住在第一義諦,佛陀都能知道。

3.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佛陀通達「諸心非心」的道理,因為一切眾生虛妄分別的心,其本性是不可得,因為不可得,所以心本是性空,只是假名為心,佛陀已然了悟「不可得」,所以能通達眾生分別心的狀態。

4.「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從世俗時間的角度來說,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不同;若站在現在的立場看,過去心已經過去、已經謝滅,所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有生起,所以也沒有未來心可言;至於現在的心,也剎那剎那間生滅,所以也沒有真實性可言。若是有真實的體性,現在就永久是現在,不會過去。

龍樹菩薩在《中論.觀時品》中說:「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未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大正》no.1564,T30,p.27)因為時間是相依待而成立,未來與現在,乃是因過去而成立,彼此之間互相依靠,實質上並沒有真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所以說「三心不可得」。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772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