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緣》
2021/01/01 22:55:55瀏覽353|回應0|推薦1

《茶緣》106.01.28

     茶藝正夯,它也是聯結感情的藝術與媒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跟「茶」有關的故事!

     曼谷仁得長老的方丈室,應該是我品嚐過最多種類茶的地方:從普洱,水仙,大紅袍到我不知名的各式各樣的茶…..往往喝了小小一杯茶的同時,也可以輕鬆地聽見長老說起當年往事;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是普淨長老教育這些年輕後進的用心,他會延請國學老師到寺裡教學僧讀書,提昇年輕人的文學素養;上個世紀中葉,這些舉措在當時需要很大的擔當,因為當時暹羅以反共為由,明訂不得教授華語;然而也是由於長老的遠見與膽識,所以如今年已八十好幾的仁得長老還記得滕王閣序,文中那 「閣中弟子今安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的體悟,也會隨興講些禪的公案,近幾次他常說的則是憨山大師的詩偈。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藴之外,據說普淨長老有過人的智慧,往往能夠在喝茶聊天之間,通透一個人的個性與品質,學生或訪客和他喝茶聊天,心中的苦悶或未定的方案,往往透過泡茶談天後,會得到一些轉換或啟發;記得不論在曼谷或清萊,這些長老偶爾也會在午齋後說:老師喝茶嗎?他們一手輕鬆泡著一小壺茶,一邊問問一些旅行見聞或邀約,有時候行程也會在飲茶時間做了些調整或確認。

    長幼之間可以透過品茶進行溝通以外,清香的茶葉也是清淨美好的贈禮;台灣盛產茶,我時常把茶葉當做饋贈朋友的伴手禮,但是這次我卻從清萊帶回來茶葉;記得有天晚上下課後,來自茶房的沙彌跟我說,今天爸爸媽媽來學校看他時,他特地請父母帶來自家生產的茶葉,要給台灣老師帶回家,所以他要我下課後稍等他一下。

   當八點半下課時間一到,這學生像風一樣旋上寢室,不到兩分鐘立刻衝下來,他拎著一個塑膠袋,裡頭裝著大大小小的茶包,邊走邊跟我說這是村裡的名產,正是他要和我分享的禮物;大年初一,我展開來自清萊的烏龍茶,一股清新氣息散開來,溫馨的情誼也隨之化在空氣之中!

    我雖然不懂茶道,但是茶的故事,卻是一篇又一篇呢!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5501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