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prajñā)小故事
2021/05/15 22:35:15瀏覽159|回應0|推薦0

般若是梵語的譯音,它的是梵文是प्रज्ञा(prajñā),這個詞比較接近中文的「智慧」,但是它的意義比「智慧」更豐富、更深刻,所以古代的譯師保留原音(prajñā) ,因為它原來的意義是非常豐富跟崇高;但是古代翻譯佛經的時候,所使用的語言是河洛話,河洛話類似現在的臺語,所以「般若」的音應該用「臺語」念會更準確。

但是現在大家都不會「臺語」,所以現在大家都用普通話來讀「般若」,已經跟原來的古音是不太一樣了;可貴的是佛法要傳達的是真理,「聲音」是次要的因素,只要我們以恭敬的心念誦,效果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它的演變故事,不但會增加我們學習的樂趣,也會幫助我們知道其中的道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294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