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內在導航--心的相續
2020/12/30 10:25:33瀏覽92|回應1|推薦3

**般若經心得7-1(p.395-396)

*《從自心相續(atma -samtanan)到轉動異熟果(vipaka-samvartaniyam)》

心是一條潛流,佛陀用縝密的語言,揭示出其容易被忽視的力量。

《般若經》的地獄品中說到,如果心相續(atma -samtanan)是傷害自己,或是傷及他者(para),那麼就會與般若智遠離,漸次與三世諸佛的智慧不相應,甚至會從般若會中退席;當我們觀察自心的相續正是如此,如果積累了清淨的功德,自然升起對法的好樂,但是如果心性與世俗煩惱相應,就漸漸不相信有無為法!

心的相續雖然是看不見的潛流,但是它卻發揮了引導的功能,決定我們身、語、意造業的品質,成為每個個體的能量狀態,佛經上用kamopacesyanti(kama upacesyanti)生動的來形容這個累積的歷程,kama就是造業,upacesyanti就是「將會累積」的意思,表示心相續不斷的湧動,它就像朝著某個方向前進,最後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巨流;例如如果不斷培養學習的態度,不斷思索研究的主題,漸漸就會堆疊出學問的果報;相反的,如果沒有體會到心相續的力量,沒有目標來規範心的方向,漫無目標過日子就成為一種心相續,更嚴重的是造作惡業,然後經歷苦的果報;經典上用異熟(vipaka)來說明果報,vi具有成熟或變異的意義,paka的原意是烹煮,表示心相續累積造業,匯聚成可觀善惡的果報!

般若法門十分殊勝,它的目標究竟圓滿,然而卻是非常具體可察,提醒眾生—異熟果報來自內心的相續,這股相續是我們內在的導航,引導我們建構生命的歷程,然後我們帶著這個相續,度過一期又一期的生命,這個力量因為開發智慧而淨化,我們會因為它得到保護,然後避開泥梨這條險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54964812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2/31 14:38
請問,您當真了解寫下或抄錄的這些文字?沒有哲學的宏旨,不具生活的實境,缺乏邏輯的貫串,這多是「文學」的描構,卻又了無趣味。
Jophiel(Liling214) 於 2020-12-31 23:22 回覆:

我不是抄錄的,我正在學習梵語,都是聽課或查字典思維而來的;經典不是文學的描述,是內明的參照,如果以哲哲學有為法為規準,並非內明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