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問波羅蜜(pāramī)
2020/01/31 22:56:22瀏覽162|回應0|推薦0

    八月底的清萊,雨季已經是尾聲,但是這一天大家一起用完早齋後,天空依然飄著雨;雨勢雖然不大,但是學生紛紛趕去上課,我順道繞進大殿旁那棵波羅蜜樹下,正要尋找幾株盆栽,準備裝飾一下廁所的洗手台。

   當我打著傘蹲在樹下挑揀盆栽時,再一次注意到波羅蜜,這幾天由於雨水的滋養,讓原是霸氣十足的果實,轉成渾圓成熟;當時台灣波羅蜜還不多見,因此我對它充滿好奇,記得走訪聯華山村時,那個華人山坳小村落馬路旁,就有幾棵波羅蜜,虯成一團的樹幹,低掛著波羅蜜,幾乎貼近地面的果實,不但與泥濘的地面相安無事,甚至還有幾分異地的風情。

   波羅蜜的巴利語 pāramī 或 pāramitā(波羅蜜多),南國語言與印度巴利語密不可分,尤其泰語一半以上是源自巴利文,所以不知幾時起,他們把這個饒富風味的水果稱為「波羅蜜」;波羅蜜(pāramī)意指從生死此岸,跨越到達涅槃彼岸,也有事情圓滿成就的意思,心想會不會是有人領受到這果實滋味後,忍不住歡呼-- pāramī 。

   旅居清來的雨季,常看到原來嬌小的果實,一個月後魔幻的蛻變;青菜不足的時候,廚工也會把蔬下來未成熟的波羅蜜,去皮之後做成酸辣波羅蜜湯,波羅蜜是如此地貼近庶民;記得那一年雨季盡頭來時,來自苗族山村的達師,他對蔬果十分了解,他側耳貼近波羅蜜,用手拍一拍樹幹上的碩果,他說如果聽起來是澎澎的感覺,表示快要成熟了!

  事隔多年,我依然記得他鄉的波羅蜜,尤其學生微笑拍拍果實,探問波羅蜜訊息的畫面!   (2007.08.21  寫於清萊    2023.08.05改寫於北投)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316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