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事] 歷史學與歷史課綱
2015/06/16 05:34:27瀏覽1407|回應0|推薦3

 

    最近高中歷史課綱吵得沸沸揚揚,我有一些感想。我不是歷史本科系學生,對於新舊版的歷史課綱也只是大略看過,以下的感想多半是基於我曾經受過的中學歷史教育,還有近年來的讀史心得。

 

    先說歷史學。我有個印象很深的記憶,國中時,我曾找一個功課很好的同學討論歷史,他只是冷冷回一句說:「唸這個幹什麼?以後又沒有用。」當然,這位同學的歷史分數還是很高,後來考到很好的高中,也進了很好的大學,現在應該在當醫生。

 

    這位同學對我的回應,或許也是在重理輕文的台灣中,大多數人對歷史這門學科的回應,「一堆死人骨頭的東西,有什麼用?死背就好了,考完試就可以忘了」。(當然,有些人告訴我們歷史是用來形塑國族主義的工具,這是事實,而且就某種程度來說很有用)

 

    我很喜歡歷史,但也被這種「歷史無用論」困擾了很多年,一直到近幾年、我又讀了更多書,才開始了解這門學科的價值。作為一門人文/社會科學,歷史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都是為了要解釋現在,預測未來。

 

    人類面對最困難的挑戰,就是時間只朝一個方向流動,因此對未來的未知,成為人類一切恐懼與努力的來源。所有的科學幾乎都是為了預測未來而生,假設我們拿著一顆蘋果,手鬆開後,蘋果有時候向上飄,有時候向下掉,那我們一定會很困擾,所以當我們發現過去的蘋果總是向下掉的時候,我們就很高興地預測以後的蘋果一樣會向下掉,我們還進一步學會計算蘋果掉到地面上需要多少時間,會對地面施加多少功,產生多少熱,蘋果會碎裂成什麼形狀等等。這是自然科學在做的事。

 

    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則是人類的社會。相對大自然來說,人類的社會預測性比較低,是個混沌的系統,各種變因與結果交錯,難以就因果獨立觀察。不同的社會學科便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人類社會,例如政治學看的是權力結構的形成與崩潰、經濟學看的是人類對物質理性的供需行為、法律學看的是一種通則性的資源分配(或是所謂的正義)規則。

 

    社會科學家們感到棘手的地方,就是很難進行實驗。你很難真的把兩群人分到兩個荒島上,給他們一樣的物質條件,然後一個島施行直接民主,一個島施行極權專制,最後判斷哪種制度比較優秀。我們能做的只能從過往人類社會尋找證據,用那些證據發展或驗證理論,再用這些理論預測將來。

 

    這就是歷史學的「功能」,社會科學的實驗場,歷史學家們不斷尋找過去不同時空、不同自然環境、不同物質條件下所存在的人類社會,尋找這些社會發展的脈絡,從中找出規則,找出不同的因果線,提供給其他社會科學家在不同理論架構下,尋找現在社會的未來。

 

    這是我對歷史學的認識,其實就像傳統我們對歷史的認識:「鑑往知來」,只是如何「鑑往」,這才是歷史教育真正的重點,在我的觀念裡,歷史教育目的應是在於教導學生,瞭解我們現在社會、世界形成的過程,這樣的認知會進一步影響學生對社會未來的看法。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會認為過去台灣歷史教育是有問題的,而且對現今台灣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過去我們學的都是大中國歷史,而且因為我們覺得歷史無用,除了課本外很少再去吸收其他歷史資訊,因此以我個人經驗,即便是最激進的台獨人士,腦袋裡裝的還是「中國」這樣的歷史架構,眼睛裡看的台灣,其實也是透過這樣的架構。

 

其實如果我們是用更客觀的方式去學中國歷史,去分析每個時代、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階層變動,進而連結到現今的中國社會,那學大中國歷史其實也沒啥問題。問題是,我們傳統的歷史教育走的又是中國傳統的歷史教育,強調的是「褒貶」與「天命」。我們的課本永遠是,在盛世時稱讚領導是聖君,在亂世時,崇拜那個殺人殺最多的為英雄。

 

所以我們從歷史課本裡面很難了解現在的長城是明朝蓋的,因為我們更難說明為什麼秦始皇雄才大略,蓋長城蓋到秦朝滅亡,明朝一堆吸鴉片、當木工的皇帝,蓋長城還可以讓政府持續二百年。就像我們也不能理解為何清朝自強運動,造出來的艦隊不敵日本,我想大多數的人還是像李鴻章等人,真心認為歐洲的強大是「船堅炮利」,當中國同樣「船堅炮利」,卻還是輸歐洲時,我們就說是慈禧的問題。

 

就像黃仁宇教授說的,中國是一個太龐大的政治體,幾乎沒有辦法有效管裡,最終只能訴諸統治階層的道德,只要統治者是善的、有德的,社會必然安定;反向的、但也是錯誤的邏輯就是,只要社會安定,統治者必然是善的、有德的,只要社會動亂,統治者必然是昏庸的(如果他沒殺很多人的話),或是殘暴的(如果他殺很多人的話)。中國傳統的史學家也花了很多力氣在評估每一個歷史人物的「褒貶」,做為現代或後世統治者的參考。

 

傳統歷史教育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對道統的強調,強調中國應將統一於一聖王之下,「統一」才有治世,「分裂」就一定是亂世,卻很少去討論「統一/分裂」,對於某些特定地區、特定階層的影響。我們也會看到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不斷的戰鬥史,重點都在於凸顯中原王朝之偉大,卻很少真正探討不同文化與民族之間交流的細節。

 

這些傳統的史觀透過教育,仍然深深影響著現在的台灣社會。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即使是最激進的台獨人士,很多人眼中的台灣仍然是那個「中國」,認為台灣是世界的中心,是個泱泱大國,應該有萬邦來朝,應該「夷狄入我中國則中國之」,認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認為只要選出一位「聖君」,台灣就會飛天,棒的瓜瓜叫;也或許有些統治者真的認為,他們只要修身齊家,克己復禮,不用太管理實際的事務,就會天下太平。

 

因此我們會很習慣將台灣比擬做中國的某一個朝代,某個官員像中國的某個歷史人物,卻很少人去想,台灣現在的狀況可能比較像琉球王國、像亞美尼亞王國、或是像瑞士聯邦,或是更簡單的,就像是過去的台灣。當我們能了解荷蘭到明鄭的台灣,我們才會理解台灣與中國、東亞、歐洲的相對位置;當我們了解漢人與荷蘭人的共構殖民,我們才瞭解漢人與原住民的相對關係;當我們瞭解泉漳、閩客的械鬥,我們才能進一步瞭解現在的族群,乃至新住民的議題。

 

老話一句,歷史學是用以解釋現在的社會,並預測將來。歷史教育在於提供學生這些基本的素材,讓他們有更多思辯的空間。

 

一點淺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2452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