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6 22:13:30瀏覽1408|回應0|推薦9 | |
我們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人世間,兩手空空地來,又兩手空空地走,如果不能創造出什麼、留下些什麼,人生這麼辛苦地走這麼一遭,又有什麼意思呢? 幾萬年前的原始人,在緊張而疲憊的狩獵之後,回到了洞穴之中,自然而然地拿起顏料,畫出所看到的各種動物與景象。到了今天,雖然他的肉體生命早已結束,但是他的創作結果,卻可以延續下來,遠超過他的生命,有些仍然留存不朽。 創造,就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當衣食溫飽無虞之後,創作的力量,自然會想要展現; 創造的動機,自然會想要爆發。創造,讓人們跳出了人生的虛無,脫離了生活的煩悶重複,超越了生命的短暫。創造,讓人們在離開人世之後,仍然能夠留下了成果與影響,讓人們可以告訴自已,我這一生沒有白活,生命雖然結束,影響卻沒有結束。 二十世紀中期幾位重要的心理分析家像是佛洛姆(E. Fromm)與荷妮(Horney)等人已經指出,現代人的空虛與焦慮,往往來自於現代的生活缺乏創造力的展現。機械性的工作,單調乏味,創造的力量沒有發揮,心靈煩悶至極,便去尋求各種刺激。等到賭博、歡酒狂歡、各種刺激都不再有感覺之後,開始依賴搖頭丸、古科鹼等等各式毒品帶來刺激。作為一個現代人的悲哀在於,生活只有極端的煩悶與極端的刺激。一方面壓抑自已的心靈忍受無聊重複的工作,一方面用各種危險的、有傷害性的刺激來作補償、來提醒自已還活著。 在這個生活苦悶、生命飽受壓抑的社會當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可以興緻昂然地工作與生活。或許工作很繁重、壓力很大,他們卻不覺的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人安排生活與工作的過程,會發現他們將工作與生活融合在一起,樂在工作,享受工作。更進一步去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享受的是工作中發揮的創造力。許多公司老板,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卻不覺得累,因為他們在享受創造的樂趣。生活當中充滿創造,生命當中就會充滿樂趣。工作是享受創造的過程,當不覺得累了。 創造性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工作; 創造性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創造,帶給了事物意義,也帶給人生意義。當一個人生命結束,我們以一篇墓誌銘總結他人生的時候,文章的內容,總是以他創作了哪些事物作為主題,我們都是用一個人一生當中創造的事物,來評斷他的人生意義。甚至於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創造,人生也就沒有了意義。 創造的成果,不一定是要實質的物品,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創造,例如思想、觀念、情感等等。心靈上的創造,往往比物質上的創造更重要,也往往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像是老師教導學生,就是用學生的心靈作為畫布的一幅創意作品,在學生的心靈中栽培種植許多的觀念,教育這件事情,就是就是一種心靈的創作。教育如此受人重視,也是因為這種心靈的創作,對於創造者與被創造者,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還在大醫院工作的時候,常常陪著即將死亡的人們回顧他們的一生。這樣的經驗,讓我看到大部份的人,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最令他們一生得意的創作,是他們在子孫心中留下的親情。情感,也是一種創作。有一部電影「手札情緣(The Notebook)」,談的就是男主角所努力創造出的完美愛情。 創造,本身就是拿天地之間已經存在的事物,以嶄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組合,實地做出新的事物。創造的過程,以天地為本,更進一步推動天地的發展。創造,原本是神的工作,人們卻可以經由自己的創造,加入天地的創造之中,使人感覺到與天地神連結在一起,不再感到徬徨孤單。這種耕耘創造的感覺,農人最清楚。農耕養殖的過程中,各種動植物的生長,在人的努力推動之下,更加快速繁榮,帶來許多就感,也帶來與天地合一的感受。 其實,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本身就是不停在創新的一個世界。從單細胞生物,到複雜的植物、動物。從恐龍雄霸四方,到在人類盤據各處。整個地球,不斷在創造,在改變。創新,是地球最基本的原則。也許我們可以說,我們來到這個地球走這麼一趟的目的,是在參與這個世界的創造。 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每個人都需要有意義的生活。創造,是所有成就感的意義根源。當我們覺得人生乏味、缺乏意義的時候,不妨檢視一下我們的生活當中,是不是缺乏創造性的活動,造成我們缺乏生命的意義。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