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壓力從哪裡來?
2008/05/19 09:36:46瀏覽4492|回應0|推薦9
 
        壓力來無影也去無蹤,看不見又摸不著,卻不停地干擾我們的健康,真可以說是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壓力不像是細菌一樣可以明確防堵,也不像是血壓一樣可以實際測量,我們要如何預防壓力破壞我們的身心健康呢?


        治水當從源頭整治起,想要避免壓力腐蝕我們的身心健康,也要從源頭做起。壓力的源頭在哪裡,就從源頭減少壓力。我們常常會說某某某給我壓力,什麼事情讓我很有壓力,這樣的說法,彷彿壓力是外來的,但是壓力真的是外來的嗎?


        我的朋友小曹常常跟我抱怨生活壓力好大,每個月努力辛苦賺錢都不夠花費,努力賺錢壓力真大。我說:「你可以把你那台BMW跑車賣掉啊,那就可以省下不少錢。」他卻說:「萬萬不可,沒了名車,賺錢還有什麼意義?」我問他:「你賺錢就是為了買台名車嗎?」小曹說:「要不然呢?有錢就是要讓自己開心,讓別人羨慕,沒有名車吸引人、讓自己開心,生活還有意義嗎?」我說:「所以你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買車然後養車,給別人羨慕,自己才能開心嗎?」他說:「還要養個漂亮老婆,這樣別人才會更加稱讚羨慕。」


我們常常強迫自已一定要擁有這一些東西,為了追逐這些東西,我們承擔了許多壓力。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這些東西真的值得我們拿內心的幸福去是換取嗎?為了擁有這些東西,犧牲了生活樂趣與身心的健康,划算嗎?人生的幸福與壓力往往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而不是在外界的要求。如果我們要求自己一定要達到別人的期待、符合別人的眼光,我們就會給自己許多壓力。壓力往往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給自己的。


只有像是吃不飽、穿不暖、或是有人動刀動槍要來殺我們這類的事情,是屬於真正外來的壓力。人生中的壓力,很少直接從外逼迫而來。大多數的壓力,是我們自己去背負起來的,因為我們逼迫自己接受這些擔子,我們才會承擔這些壓力。探索壓力的來源,不需要一直看外界,更需要往我們內心裡面看。人世間的壓力,大部份來自於我們自已。因為我們的要求,帶給自己壓力。我們的執著、貪婪,讓我們對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抱著非要不可的心態,當我們非要擁有一些名利或是物質不可,我們就隨時都在要拼命出頭的壓力當中。像是小曹,放不下BMW名車,就放不下要努力賺錢養車的「經濟」壓力。



         工作一定會有壓力,從原始人狩獵維生,到農村中趕著插秧收割,每一種工作都會有壓力。沒有壓力的工作,也是很無趣的事情,如同很容易破關的電子遊戲,或是只有稍微起伏的雲霄飛車一般,沒有壓力,也就沒有樂趣。有一些的壓力,讓工作與生活更有樂趣。有許多人卻是成天擔心事情做不好,要求完美到吹毛求疵,這樣的人工作起來,給自己的壓力特別大,這是來自於自己個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已給自已的壓力。


        人際關係也常常是壓力的來源。人際的壓力,常常來自於過度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讓我們不敢拒絕別人。王老師已經五十幾歲,整天都覺得壓力大。原來親戚朋友都想說她當小學老師應該很輕鬆,大事小事都找她幫忙。王老師從小的個性就很怕拒絕別人,有人求她,她就一定要做到別人滿意為止。所以她一天到晚都在幫忙帶老人家到醫院看病,幫忙接小朋友回家,每天花在幫忙別人的時間,比用在工作上的時間還多。剛開始她還想說助人為快樂之本,沒多久就變成助人為壓力的來源了。要她拒絕別人,她又很痛苦。每一次幫助人都變成天人交戰。

        現代人壓力最大的來源,不是外界,而是自已。壓力最大根源,則是自已的個性。與人相處的時候,往往不是外界的人讓我們害怕,而是內在的害羞讓我們緊張。工作考評的時候,往往不是外在的要求而讓我們焦慮,而是內心裡面的患得患失讓我們煩腦。工作一定會有壓力,正是因為工作有壓力,我們才能享受工作的樂趣,每天喝茶看報紙的工作,也會無聊到衍生許多煩惱。只是我們的個性往往讓我們把壓力放大,我們的自我要求,讓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壓力。


        想要減少壓力,維持身心康泰嗎?很多人遇到壓力大的時候,都會想說放下一切,躲到深山裡面隱居起來就好。很可惜的是,躲到天涯海角,也躲不開壓力的糾纏。壓力主要是來自於我們自已的個性,不論我們到了哪裡,我們內在的個性,永遠伴隨在我們身邊,時時刺痛我們的心靈。如果想要減輕壓力,要從檢視我們的內心,反省我們的個性做起。西方人說:「Unexamined life does not worth living!」未檢視過的人生不值得活。想要活的有意義、有樂趣、沒有壓力,請從檢視內心的個性做起。只要心理層面完整,個性不會給自己過多壓力,我們的身心,自然也會健康起來。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Soul&aid=18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