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解夢?
2008/05/16 10:48:05瀏覽4738|回應0|推薦5
 
    幾乎所有人類的古老文明,都有解夢這回事。從遠古以來,不論東西方的人們,似乎都認為夢中蘊藏許多智慧。但是夢境似乎從來不明白地說什麼,總是用隱晦的方式在偷偷傳達訊息,所以需要有人解夢。解夢,便是一把解開夢中隱密智慧的鑰匙。


    舊約聖經有個故事,埃及的法老王夢到了六頭壯碩牛,然後紛紛餓死,夢到六根結實稻穗,又紛紛枯萎。法老叫所有大臣祭師解夢,卻沒有人解得出來,最後聽說在埃及做奴隸的摩西很會解夢,便將摩西找來,好好解夢。摩西說,六頭肥牛、六根豐滿的稻穀,代表六年的豐收,六頭餓死的牛、六根枯萎的稻桿,代表六年的饑荒。摩西建議法老在豐收之年就準備好存糧,好準備度過饑荒。後來,果然如摩西所說的,埃及度過最豐饒的六年,也經濟最悲慘的六年。如果不是摩西的提醒早作準備,埃及一定撐不過連年的饑荒。摩西因此獲得法老的疼愛,從奴隸一躍成為埃及的高官。


    現代科學對夢的了解非常有限。起初,科學家發現,人是在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作夢。後來,也有人提出,睡眠之中其他的時期也有在作夢,只是那些夢比較單調、重複,也比較容易忘記。人在「非快速動眼期」(non-REM sleep)的睡眠,很難醒來,醒來之前,早就忘記自己有沒有作夢了。腦神經科學家對於夢的內容,有何意義,沒有很多的研究,畢竟「意義」這件事情,一向不是科學研究的主題。


    佛洛伊德則認為,夢是由潛意識來的。只是夢的內容都經過複雜的濃縮、扭曲、切割、轉化之後才呈現出來。為什麼夢要進行這麼繁雜的工程?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一書,出版於二十世紀的第一年,幾乎所有的文史哲專家都說這是一本改變人類歷史的書。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的各種心靈解放運動,幾乎都源自於這本書。可是,這也是一本十分難看的書,佛洛伊德在書對於夢的各種分析,繁瑣而混亂,不斷讓自由聯想任意牽連,看完本書以後,只會讓人對於解夢,更覺得雜亂而無法分析。


    相對於佛洛伊德,東西方都有一些簡易的解夢方法。只需要簡單的對照表,什麼樣的夢代表什麼意義,預測著什麼事情。這樣照表解夢,太過簡單,也往往不準確。

    容格則是提出來,夢的內容使用的是象徵的語言,運用各種象徵的方式來傳達內在的意義。容格認為我們不懂夢,只是因為我們不懂象徵語言的語法。象徵的語法是比較使用圖形畫面的方式來呈現的,夢境喜歡利用各種圖像的象徵的方式傳達意思,像是摩西所解的埃及法老的夢,一頭牛或是一根稻禾,都是象徵著一年,只要這點解破,整個夢就解開了。


    象徵的語言固然有共通性,可是也有個別性。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象徵,個人也有個人的象徵。像是在東方烏鴉是厄運的象徵,在西方則是吉祥的象徵,數字六在東方是大順,在西方則是撒旦的象徵,這是文化的象徵。個人的象徵則是每個人心理狀況的表現,每個人依照自己的心理狀況,創造出自己的象徵。夢境使用的是個人自己的象徵語言,這些象徵語言只有在個人自己的架構當中才能理解,解夢也就必須在每個人自己的心理狀況中才能夠進行。不可能說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況而去解析一個夢。像是正在為情所困的人,跟正在為錢煩惱的人,他們的夢就會有不同的解法。像是埃及法老,因為他正在擔心國事,摩西才會這樣來解夢,同樣的夢,在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解法。傳統的解夢書,使用對照表的方法,每一個人的夢都用同樣的解釋,便只有有限的參考價值,沒有絕對的意義。

 

    作夢當時的情緒對解夢也很重要,同樣內容的夢,依照心情的不同,便該有不同的解法。象徵的語言是直接與情緒相關連的語言,因為象徵的語言比較不會使用形容詞來抽象描述心情,作夢當時的情緒,就直接反應出心靈當時的傾向。所以解夢不能只談夢的內容,更要說出作夢當時的心情與心理狀況。


    很多人很好奇,夢境到底有沒有預言的能力呢?象徵的語言常常用一些實際的事情來象徵抽象的事物,像是夢到非常快樂,象徵的語言不會說出快樂兩個字,只會讓我們經歷到快樂的事情。即使夢中殺人,也只是在象徵恨意,不代表我們就會去殺人。夢到跳樓或是被殺,也可能是我們自我的責備與處罰的心情反應,不代表我們會遇到這些意外事件。同時,夢境也常常是我們的心靈在對於未來的事情在測試各種可能性。像是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們會夢到不同的工作環境與狀況,這是夢境在想像中體驗不同的未來。最後,我們會在這些不同版本的未來當中選擇一個來實現。因此,夢境反應的也常常只是未來各種可能的版本中的一種,有的會在未來出現,大部分不見得會出現。想從夢境當中預知未來嗎?其實,我們的未來都是由我們自己在每個當下選擇出來的,重要的是掌握現在手中的選擇。拼了命想要透過夢境與算命卜卦去看未來,還不如好好把握當下,掌握現在自己的心靈。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Soul&aid=187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