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人的移美潮(上)
2018/09/19 13:25:08瀏覽2509|回應0|推薦8

美國華府喬治城的Washington Harbor (楊遠薰攝影)

台灣人的移美潮()

楊遠薰

美國自1882年起長期實施〈排華法案〉1,對日本移民亦不友善,所以在1949年以前,僅有極少數台灣人到美國留學或習醫,幾無在美國獲得永久居留權。

〈排華法案〉於1943年廢除。此後,美國開始每年給予中國105名的移民配額。2爾後十餘年,自中國或台灣移居美國者,大抵為國民政府的高官及其眷屬。

然而根据台灣僑委會2002年所公佈的統計資料,「自1949年至2000年,從台灣移居美國之第一代移民累計約有391千人。」3 何以二十世紀後半期會有這麼多台灣人得以移居美國、並國落地生根?這確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議題。

由於台灣移民的統計系統十分混雜4,有關的統計數字都僅是推估,所以筆者在此僅就多年的採訪、長期的觀察與所蒐集的資料,與大家分享我所觀察的四波台灣人移美潮。

 1.      留學潮

台灣人在過去一甲子,一波波地橫越太平洋,湧進北美洲新大陸,乃至在美國締創一個十分優秀的台美族裔(Taiwanese Americans)社區,說來是個傳奇的故事。這其中的變化,照基督徒的說法,是神的帶領與恩典;依世俗的觀點,則是諸多主、客觀因素的相互配合。

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形成以美國與蘇聯各自為首的民主與共產兩大集團,雙方很快地進入軍事對立與科技競爭的冷戰(Cold War)期。

鑒於第二次大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的驚人威力,美、蘇兩國競相發展核子武器與核能研究。五、六十年代,美國除了在各地成立國家研究室與能源研究所外,還挹注大筆經費,從事高等科學教育的發展。一時,量子力學、粒子物理、電磁學、化學鍵…等艱深難懂的理論都成了熱門的學科。

當時,許多大學都自聯邦申請到大筆的研究經費,但卻缺乏足以從事研究的。其解決的辦法就是開放研究生的名額、甚至提供研究助理(RA)獎學金予外國數理成績優異的,結果造就了台灣年輕人出國留學的機會,從此為一些勤奮用功又數理理奇佳的台灣大學畢業生開啟了一扇到美國的大門。

1957年,一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那年十月,蘇聯出奇不意地發射了人類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普特尼克 (Sputnik)號進入太空,舉世譁然,尤其驚嚇了美國的政治界與科學界!

為挽回頹勢,美國在兩個月後倉促發射一枚「先鋒號 (Vanguard)」,結果失敗,顏面盡失。(1958)年一月,美國再接再厲,發射另一枚人造衛星「探險者(Explorer )一號」,總算成功送入太空,但舉國上下已對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地位產生危機感。

因此,美國國會在1958年元月通過成立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法案。不久,促使一個專門主導太空研究的機構—NASA迅速建立。

接著,該年七月,國會又通過「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由聯邦撥大筆基金予各級公立學校,以增進各學校的科學與數學教育,導致美國社會很快地充滿了崇尚科學與科技的新氣氛。

然後在1961年元月,年輕又有魄力的甘乃迪就任美國總統。他為大幅增加NASA的年度預算,於該年五月在國會發表豪氣干雲的「登月計劃」演說,矢志在1970年以前將人類送到月球。

影響所及,根據Space Race-Facts and Summaries的記載,自1961 1964年,美國太空總署的經費激增五百倍,參與登月計劃的NASA員工多達34,000人,與之簽合同的工業界與學界人士多達375,000人。5

在美國舉國卯足全力發展科學、科技之際,台灣一些數理成績優異的大學畢業生也因此獲得更多到美國的機會。

五、六十年代,由於台灣尚屬開發中的國家,台、美兩地的薪資所得與生活水準相差甚大,所以一般人都十分嚮往到美國。當年的台灣孩子從小被教導要用功讀書,以便中學考上省中、省女、大學進台大,然後在親友們的祝福與送行下,滿懷抱負地到美國留學,就是一般人公認的「有志氣、有出息」的青年。

這種風氣蔚為潮流,以致當年的社會流行一句:「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諺語,即是這光景的寫照。

六十年代的台灣留美學生,照片由沈雲提供。

黃呈嘉(台大電機系畢)與沈雲(台大外文系畢)於1966年攝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

這些台灣學生抵達美國後,求學的際遇自自不同,但學成後,大多數人都留在美國成家立業,爾後在美國落地生根。他們之所以能留在美國,主要得歸功於1965年新移民法的實施。

此之前,美國係依據國民的血統比例決定每年給予外國移民的配額,因此亞洲國家所分配到的配額少之又少。

六十年代,為擴大延攬科技人才,美國國會於1965年通過新移民法,除了賦予具技術的專業人員享有在美國合法居留的優先考量外,更賦予美國公民的近親得以赴美依親生活。

這項新移民法對當時正在美國各大學研究所寒窗苦讀的台灣留學生們猶如及時雨,適時解決了他們在美國的居留與工作的問題。當時許多台灣留學生在即將拿到博士學位之際,即開始以專業人才名義,向美國移民局申請永久居留,同時向美國的大學、國家研究室、政府機構或公司…等申請工作。

一旦獲得工作與合法居留的身分,即迅速接其在台灣的妻小來美團員,單身者則在美國成家,然後一個個地購屋置產、養育子女…,一步步地實現他們來美之前所憧憬的「美國夢」。

尤有甚者,這項新移民法從此打開了亞裔大批移民美國的大門。以台灣留學生為例,他們在美國安居立業五年後,歸化為美國公民,便開始為其直系與旁系的親屬申請來美依親,爾後造就了許多台灣人得以直接移民的身分,順利進入美國生活。

留學潮以1965年至1975年為高峰,其興起與衰頹與美國的社會情況十分有關。

1969年七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 (Neil Armstrong)在舉世矚目下,成功登陸月球,為美國太空研究史寫下最輝煌燦爛的一頁。那時亦正是台灣留學熱的高點。

然一進入七十年代,美國即因能源危機、經濟不景氣,導致國會議員要大幅刪減龐大的太空計劃預算。結果在1975年七月,美國的阿波羅太空船與蘇聯的Soyuz太空船在地球外的太空軌道相會,雙方的太空人握手示好,算是為美、蘇兩國長達二十年來的太空競賽劃下一個美麗的休止符。

此後,太空研究經費急遽縮水,相關人事全遭凍結,民間企業亦因經濟不景氣而不再僱人。許多拿到博士學位的台灣留學生立刻陷入就業無門的困境。這現象持續數年,台灣一度炙手可熱的留學潮便在不知不覺中漸告降溫。

2. 醫師潮

            醫師潮比留學潮稍晚數年,約以19691979年為高潮期,形成的原因亦是因應美國社會需要而產生。

美國自1955年開始參與越戰,至詹森總統執政的1963年至1969年達到最高峰。越戰高峰時,美國青年必須從軍,導致全美各大小醫院普遍缺乏醫師。

為解決這問題,美國的醫院開始到國外招募符合要求的外國醫師。當時,「美國國外醫學研究生教育會」每年都到台灣舉辦「外國醫學研究生資格檢定考試(Educational Council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簡稱ECFMG),舉凡及格者即可申請到美國的醫院工作。

台灣的醫科畢業生一般來說,皆不畏考試。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屢在各式個樣的考試與激烈的升學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據一位第一屆台北醫學院醫科畢業的醫師說,他們那一班於1968年夏天自醫學院畢業,在軍中服役時,聽到有個ECFMG的考試,幾乎全班同學都去報考。然後在獲得ECFMG及格證書後,即向美國的醫院申請實習。待自軍隊退役,就一個個地飛赴美國工作。

醫師潮時期到美國行醫的林榮松醫師與太太石秀文,照片由林榮松醫師提供。

這些年輕的醫師通常在美國的醫院實習一年,升為住院醫師後,就開始向美國移民局申請永久居留,也就是所謂的「綠卡」。七十年代,因為美國缺乏醫師,所以住院醫師們只要提出申請文件,通常很快就收到移民局核發的綠卡。

如早期留學生般,台灣醫師們一旦獲得在美合法居留身分,便接配偶與孩子到美國團聚。在美國安定居住五年後,歸化為美國公民,再為其父母與兄弟姊妹申請依親移民。如此一個接一個地,形成許多台灣人都得以直接移民的方式進美國。

 換言之,早期到美國的台灣留學生與醫師係以留學或應聘的身分到美國,數年後再變更身分為移民,屬於間接移民。他們是台灣人在美國合法居留的「開基祖」,後來因他們的關係而以依親的身分到美國的,則是直接移民。

 醫師潮於七十年代末期漸進尾聲。1975年,美國自越南撤軍,美國青年回到本國。許多人重返學校,接受專業的教育與訓練。數年後,美國醫學院的畢業生陸續出爐。一進八十年代,美國醫院已不再需要外國醫師,這扇為外國醫師開啟的大門遂漸告闔上。

3. 依親移美潮

就在留學潮與醫師潮漸趨緩慢之際,1978年十二月,美國突然宣佈將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這項宣佈猶如超級炸彈般地爆炸,震得島內人心惶惶。

197911日,該項重大改變的外交政策付諸實施。許多人害怕國民黨政府會支撐不住而與中國談判,屆時台灣將成為赤色中國的一部分,因此私下紛作移民國外的打算。

在全球所有國家中,以自由、民主、法治又富強的美國最令移民者所嚮往。所以如何移民美國,成為當時許多人的探索之道。由於一些在五、六、七十年代到美國的台灣人獲得美國公民權,所以申請赴美依親頓時熱不可當。

但是從1979年至1982年,自台灣申請赴美依親者往往等不到移民配額。主要原因在美國每年給予中國的兩萬名移民配額過去由台灣移民獨享,自美國與中國建交後,中國也有更多的人想移民美國。僧多粥少,因此那些年台灣人赴美依親的審核幾乎停滯不前。

 後來,經「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6 創會會長蔡同榮博士等一些熱心台灣人 的多方奔走,美國參、眾兩院在1981年十二月通過一項新法案,將台灣自中國抽離,使台灣與中國各自享有兩萬名的移民配額。所以自1982年起,台灣掀起了另一波更大的移美潮。

根據僑委會2002年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在五、六、七十年代,台灣赴美的留學生約有五萬人。然而在八十年代,移居美國的台僑就增加了185千人。8 可見依親移民潮的人數遠超過留學潮與醫師潮移美人數的總合。

不同於早期的留學生與醫師們隨工作而分散在全美各州,爾後以依親投資名義來美的新移民則大都聚集在加州,僅少部分的人到紐約或德州等地。,南加州的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 與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Flushing) 當時甚至都有「小台北」之稱。(待續)

清晨的Washington Harbor(美國華府) 。(楊遠薰攝影)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ole777&aid=1162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