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關一些政客的經濟政策之我見
2016/01/05 16:20:56瀏覽1785|回應12|推薦14

最近總統和立委的選情似乎有些加溫了,許多議題和政策似乎見報也多了,如果有看我部落格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是一個歷史唯物論者,但是我也對政府極度不信任,所以我也是一個自由經濟的擁護者,對於近日來的一些討論,我到是自有一番見解。

    首先我覺得所以候選人都還是把人民當成媽寶,推出的政見都是一付大有為的政府的態勢,政府就是想把甚麼都攬在身上,甚麼工資啦,甚麼社會住宅啦,好像這些事情政府介入就會解決一樣,但是一我之見,政府不介入還好,只要一介入,事情一定會更糟。舉幾個例子:

最低工資調高會改變生活水準嗎?如果今天社會財富的生產效率不變,調高工資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所得到的財貨價值也沒有增加,還有這會對於邊際勞工造成失業壓力,我真的搞不清楚這些人怎麼就認為老闆都是腦滿腸肥的笨蛋,一心只想壓榨勞工而不漲工資,而且勞工就根本沒有選擇呢?我承認有一些老闆的確為富不仁,但是我相信大多數老闆可是兢兢業業的打拼,尤其是這個景氣詭譎多變的時代,沒有兩把刷子怎可能存活下來,可員工也是有自由選擇工作的自由啊!找不到工作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像我們公司一直在徵人,但是永遠補不齊員工(本公司每年流動率約5%,大學畢業起薪兩萬八(助理),三萬二(業務和技術人員)),人到哪裡去呢?像這種狀況,政府在提高基本工資也沒有用。因為問題不再基本工資。而那些說這是諾貝爾獎認證過的,我想說經濟學者和實際總是有差距的,而且是有學派的,史迪格里茲固然以訊息不對稱理論著稱,但是老實說當他任職世界銀行時也做得不怎樣,倒是成天說IMF不好,而他所持的理論也是很多人不贊成。再舉個長期的實例,美國資遣員工比歐洲容易,照理來說勞工應該比較沒有保障,失業率應該比較高,但是以長期趨勢來看,美國的失業率遠低於歐洲,所以越企圖保護勞工,越是把邊際勞工推出勞動市場,而提高基本工資正是元兇。我知道有些研究實務似乎並不認為提高基本公司對邊際勞工有影響,但是相關數據因為變數太多,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

而建造社會住宅更是荒謬的政策,首先我們一定要理解,無論如何,總是有人買不起房子,你越是想幫忙,就會落入兩個陷阱,首先破壞市場秩序,建造了社會住宅後,因為比價效應,一定會對周邊住宅有影響,導致價格滑落,這種價格滑落對於業主是很不公平的,因為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而且反倒是做了好事才遭到資產損失,所以雖然大家口頭上都贊成社會住宅,但是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不要蓋在我家附近就好。而且如果是在精華地段蓋,那就是資源錯置,因為這塊地本來就可以做更好的利用。無論如何,只要有補貼,那沒有補貼到的人是活該嗎?最窮的人可能連付基本房貸都繳不起,即使是社會住宅也一樣,因此根本無法獲得補貼,而比標準剛好多一點的人也同時被拒絕在門外,這也是一種不公平,因此無論怎麼做,社會住宅在資源錯誤配置上,不是浪費土地價值就是不公平的補貼。

還有就是對特定產業的補貼,老實說,政府真的不會比私人企業更懂得找商機,政府以為他真的可以洞燭先機,所以預先來補助特定產業嗎?非也,政府錯誤的機會遠大於成功的,台灣有多少產業是政府扶持出來而且發揚光大的,少的可憐。舉個例子,大家看看手機行業,Moto失敗可以歸咎策略錯誤,Ericson也差不多如此,但是Nokia失敗就很難理解了,品質也沒有問題,也及時推出智慧手機系統,卻是打不過才剛剛做手機的Apple,當然事後許多人會說Apple因為如何如何,所以成功,但是Apple可有政府贊助?我不是3C迷,但是Apple的成功絕對不是可以預期的,因為Jobs也有失敗的產品啊!所以單憑一些實驗室的結果和一些推論就認定甚麼叫做有希望的產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策(因為再多訊息資料,都還是免不了有雙方訊息不對稱的結果)。想當年的兩兆雙星,到結果卻了慘業就是明證。每個產業都覺得自己才是明日之星,但是話說回來,既然是明日之星,那麼找到你的天使基金有那麼難嗎?為什麼一定要政府幫忙?如果說是要求一視同仁的法規鬆綁這倒無可厚非,因為我一直認為政府所謂的管制和扶持才是扼殺產業的原因,因此少管一點總是好的。

政治問題有時候是很無奈的,像是統一或是獨立,所以很難說誰對誰錯因為許多事是價值判斷,但是經濟問題是比較操之在我的,我真希望這些政治人物能夠好好想想,他是真的了解這些經濟問題嗎?這些政策能解決問題嗎?我知道大部分人還是期望有一個大有為政府,但是期望就真的是好的嗎?與其相信政府不如相信自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3242&aid=4208840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版主看看比自由經濟更加自由經濟的大陸吧,
2016/01/05 20:24
只有在有公平的遊戲規則之下,自由經濟才有意義,
政商勾結一起用不正當的手段坑殺平民,
然後說這個是自由經濟,
笑死人了。

~~~~~

25年來中共權貴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

2014年05月29日


、、

25年來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四步曲:

一,權力“贖買”政策

二,國有變黨有、黨有變私有

三,對“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的扭曲

四,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歷程

現分述之。



一,權力“贖買”政策

“六四”後中共最高層之間(所謂”八老“)背著人民做了一宗齷齪的交易:

1 以金錢交換年邁的領導人手上的權力,美其名為“贖買政策”。

2 答應退下來的“權力老人”的某些政治要求:

- 每一家人允許在其子弟中提拔一個為高幹。這一部分人就成為目前黨政軍內的太子黨高官。

- 其他子弟則安排他們從商“下海”。這一部分人成為商界的太子黨巨富。

數目有多少?筆者無從知道,但肯定不會少,因為筆者認識一位元商界朋友,就專門為獲得這些錢的“權力老人”及其子弟安排把來自國庫的錢逐步逐步搬到國外,這個過程就花了不少時間。這是最早拿到第一桶金的中國人,很多中國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種明目張膽的、赤裸裸的搶掠行徑。筆者是因為採訪工作關係,接觸到相關的人士才獲悉這種私相授受的勾當。

關於安排幹部子弟接班方面,八九“六四”鎮壓後,陳雲有言“還是我們的孩子可靠,不會掘自己的祖墳”。據此,陳雲向鄧小平提出一項提議:「江山是我們打下來的,因此繼承這個江山也應該是我們的後代」 。他提出一個家庭至少出一個人,出一個人的意思是掌握大權。“鄧小平默許了這個提議” (他在「六四」更曾經高調表示高幹子弟要退出權力圈子,以免造成不良影響,但無奈陳雲作出上述建議,他也不便反對),後來就形成了一個規矩,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人安排做高幹,家裏的其他人就“下海”斂財。中共中央組織部為此發過一個檔,正式成為官方政策。檔規定本來僅僅適用於領導幹部的子女,但實踐起來各級領導都仿效這個做法,變成舉國上下的不成文規定[1]。

2010年《半月談》作為党媒首談紅色富豪話題,指出紅色商業家族,多從事一些需要審批的貿易、基礎產業、能源、房地產等產業,借助權力賺取財富[2]。 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是典型的“紅二代貪官”。陳同海有句名言:“作為共和國長子,我們不壟斷誰壟斷!”



二,國有變黨有、黨有變私有

蘇聯東歐崩潰後,中共提出了一套應對方案: 《蘇聯巨變之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3],這份檔的第五部分:《五、面對蘇聯變化,中國怎麼辦?》提出七條應對政策,其中最後一條是:“ 7,共產黨不僅要抓槍桿子,而且要抓財產經濟。”我當時一看,就明白這是明目張膽地宣佈把“國有”資產變“黨有”。文件說(筆者按:黑體是我加上的,用以突出重點):

共產黨必須控制財產經濟,在目前局勢下這一點尤為重要。

1)改革開放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國有資產無人負責,.....。由誰來承擔財產所有者的角色最為合適?結論是誰與經濟運行過程結合得最緊密,並保證國有資產在運行中能夠增殖,就應該由誰負責。“一五”期間的一百五十六個項目誰幹的?鄉鎮企業誰在抓、誰在管?中國農村的財產誰在負責?地方上專案由誰負責?這些事說到底都是共產黨在幹,共產黨負責。

2)、

3)黨管財產經濟有利於維持穩定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如果黨握有財產,政治穩定便有了載體,社會進步會依據強有力的利益主體的導向而不出現失控。現在黨政一家,攻擊政府便意味著攻擊黨,共產黨沒有迴旋餘地。設若党成為龐大的利益主體,它可以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施加各種影響,政治操作上可有較大的空間。

4)黨管財產經濟的改革思路便於操作推行。十年改革中,一個重要的失誤是我們不注意培育已有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資產人格化代表,而是希望重走資本積累的老路,其結果是財富的流失程度遠大于財富的積累程度,培植起的新的利益主體又與共產黨離心離德。

5 )歷史經驗證明,在東方國家,如果沒有一支先進的、掌管一定財產的、有運作能力的部隊,穩定將無法維持,現代化將難以實現。

(待續)
①美國杜魯門總統丟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送蔣介石給臺灣!
②228事件國民黨警備司令柯遠芬説:『寧可枉殺99個,只要殺死1個真的就可以!』
③中正廟牌樓正名先總統石崗一郎紀念歌收尾:『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④如果你是公務員,那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死政府囉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05 17:14

非常同意版主

同樣產品,不可能大家講好賣100元(不要殺價),壟斷市場,大家有錢賺,一定有人會殺價搶客人

同樣地,人才不可能大家講好給一樣薪水,必然有人出高價,以免被別人搶走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