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1 00:08:16瀏覽5469|回應14|推薦151 | |
◎《羊年成語選錄》:2015.01.01 ◎正面成語: 一、羊羔跪乳: 羔羊於吸吮母奶時,前肢多先跪地;後人以此象徵羊羔因知父母哺育之恩而跪乳,藉以醒世孝親。 [典源]: 古訓《增廣賢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作者佚名;該文另則名言:「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附按]: 據某科學考證:羔羊為方便吸吮母奶有跪乳習慣,並非出於報恩。至於烏鴉反哺,或謂多半是成烏反哺給稚烏。唯古人舉此二例,寓意在提醒世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又《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按慈烏反哺情景雖少人目睹,唯此屬動物天性,可能為真實。〈羊羔跪乳則為習慣〉 羊羔跪乳〈網路分享〉 = = = = = = 引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晉遣羊祜伐吳,吳陸抗抵禦之,雖相為敵,而彼此講求德信,故後世稱兩國將帥雖臨敵相拒,仍敦睦交誼為『羊陸之交』。」 [典源]: 《晉書。羊祜傳》:「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人多諫抗,抗曰:『羊祜豈鴆人者!』時談以為華元、子反復見於今日。」 [附按]: 古代兩軍對壘,無論勝負,雙方將帥縱橫捭闔仍不失信義,彼此亦敵亦友惺惺相惜,殊為難得。於現實上殊難做到,唯至少勿以嘲謔對手為能事,則待人不失厚道,離羊陸之交美德亦不遠矣。 又類似成語「羊左之交」,則引春秋時燕人羊角哀與左伯桃患難生死與共之志節,借喻朋友間「生死之交」或「患難之交」。 亦作「羊續懸枯」、「掛府丞魚」、「前庭懸魚」。引「懸魚太守」羊續拒賄之事蹟,借喻清官出仕清廉不阿,堅拒特權請託或饋贈賄賂。 [典源]: 《後漢書。羊續傳》:「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蠃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縣者,以杜其意。」 明‧于謙為此賦詩曰:「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下,閑閱床頭幾卷書。」 [附按]: 水清則無魚,官場尤然。為官之道,固重清廉守法,而為民謀生增進福利,尤應積極除弊去冗,營造安和樂利好環境,方為牧民好官。 挂,掛本字。按羚羊似羊而體大角細,夜間掛角樹間,借枝幹以隱藏身影避禍;本義事物無跡可尋,引申禪理或詩賦之妙境不可言喻。 引錄《成語查詢成語大全》:「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典源]: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師謂眾曰: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汝向什麼處捫摹?」 [附按]: 《滄浪詩話》卷一「詩辨」,或作「詩辯」〈《維基百科》等〉。 羊羔,酒名,春秋時即有,盛於宋代。史稱羊羔酒、羔兒酒等。據稱因釀製材料中有嫩羊羔肉,故名。後泛指味兒醇厚之好酒。 引錄《互動百科》:「羊羔酒以黍米為主要原料,以礦泉水、絕嫩羊羔肉連骨同木香、杏仁等數種名貴中藥材一起入鍋煑軟抽骨,肉絲擗碎;將肉絲、肉汁與釀酒主要原料同釀,精心釀製而成。」 [典源]: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看這等凛冽寒天,低簌氊窗,羊羔美酒,正飲中間,還有甚麼人扶侍他。」 三陽開泰〈網路分享〉 = = = = = = = = = = = = 一、亡羊補牢: 謂羊圈破損走失了羊,只要儘速修補羊欄,就能減輕損失俾及時挽救。引喻一件大事出了狀況,應設法改善補救,不該忙著怨天尤人。 [典源]: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附按]: 亡羊首務是補牢,不是責怪牧童或羊兒為何會走失。故古人云:「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或作「臧穀亡羊」。引錄《成語詞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後世引喻凡有虧職守,不論其理由是否正當,都難逃失職之責。 [典源]: 《莊子外篇。駢拇》:「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宋‧蘇軾《和劉道原。詠史》詩:「仲尼憂世接輿狂,臧谷雖殊竟兩亡。吳客漫陳豪士賦,桓侯初笑越人方。名高不朽終安用,日飲無何計亦良。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 [附按]: 凡事應專心一志於本分,否則若心有旁騖,即易於捨本逐末,無法克竟全功。臧與穀,一勤學一嬉戲,皆失本分;勤學固可嘉,嬉戲則不當;而失職亡羊,並無差異也。」 羊腸,形容小路之彎曲崎嶇;九曲,形容河道之蜿蜒曲折。後以羊腸九曲借喻道路之崎嶇難行。 [典源]: 蘇轍《武昌九曲亭記》:「然將適西山,行於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少(稍)平, 遊者至此必息。」 [附按]: 同義成語如「羊腸鳥道」、「羊腸小徑」。 亦作「鳥道羊腸」。形容山路之狹窄、盤曲而險峻。 [典源]: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五燈會元。卷八》~引保福清豁禪師詩:「世人休說路行難,鳥道羊腸咫尺間。珍重苧谿谿畔水,汝歸滄海我歸山。」 [附按]: 同義成語如「羊腸九曲」、「羊腸小徑」。 1、古以右手牽引攜物方便稱手,曰順手。此處之「羊」,專指祭典奉獻之羊;因羊、馬性溫馴,故放心以右手牽引;犬性剛烈,故以左手牽引而右手持杖備防制。〈按:此針對右撇子言。〉 2、亦指《兵家韜略》三十六計之第十二計~「順手牽羊計」。此處之「羊」,係以馴羊象徵敵方防守之微小間隙〈漏洞〉。 引錄原文為:「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引述今譯:出現微小的漏洞,也必須及時利用;發現微小的利益,也要力爭獲得。變敵方小的疏忽為我方小的勝利。) 3、字面意指順手把主人家的羊咩咩牽走。此處之「羊」,借喻非屬自己所有之物。後謂乘他人疏忽或不在場,擅自取走其財物占為己用者,曰「順手牽羊」。 [典源]: 1、《禮記。曲禮上》:「進几杖者,拂之。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2、《草廬經略。遊失》:「伺敵之隙,乘間取勝。」謂審視細微敵情,抓住敵人的小間隙,藉以趁機克敵制勝。 《三十六計》第十二計/順手牽羊計:「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按語】:「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3、元‧尚仲賢《單鞭奪槊》二折:「是我把右手帶他馬,左手揪著他眼札手,順手牽羊一盤牽他回來了。」 [附按]: 「順手牽羊」原為正面成語,如釋例1與2。今日多作順手取走他人財物之負面解釋。 一、十羊九牧: 十頭羊動用了九個人放牧,反諷官多如牛毛,賦稅層層剝削,不恤民瘼。亦引喻官署疊床架屋,政務令出多門,則民無所適從。 [典源]: 《隋書。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張之義,瑟無膠柱之理,宜存要去閑,並小為大。」 《新唐書。魏元忠傳》:「今州牧縣宰,割剝自私,人不聊生,而更員外置官。古謂十羊九牧,羊既不得食,人亦不得息。」 [附按]: 疊床架屋〈官署〉+令出多門〈政令〉+繁文縟節〈流程〉=十羊九牧。 引錄《成語詞典》:「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典源]: 列禦寇《列子。說符》:「楊子不答.....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引用網路語譯:「大路因叉路多了而走失了羊,讀書人卻因不能專心一志而葬送了一生。」〉 [附按]: 類似成語如「鼯鼠五技」、「鼯鼠多技」。鼯或作「梧」。《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 亦作「羊公鶴」;本指羊公不舞之鶴。借喻人雖有隱藏才華,但被過度讚揚,而實際不相稱者。 [典源]: 《世說新語。排調》:「劉遵祖少為殷中軍所知,稱之於庾公。庾公甚忻然,便取為佐。既見,坐之獨榻上與語。劉爾日殊不稱,庾小失望,遂名之為『羊公鶴』。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而不肯舞。故稱比之。」 [附按]: 同義成語如「名不副實」、「名過其實」。唯羊公之鶴或尚有舞技才華,只是為世人所過譽罷。 舞の鶴〈網路分享〉 = = = = = = 謂羊雖披上了老虎皮,本質還是一隻羊兒。引喻人外強中乾,或名不副實徒有虛名。 [典源]: 楊雄《楊子。法言》:「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門,升其堂,伏其几,襲其裳,則可謂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質非也。』『敢問質。』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法言義疏》:「〔注〕羊假虎皮,見豺則戰;人假偽名,考實則窮。〔疏〕此刺新室之辭也。」 《後漢書。劉焉傳論》:「璋能閉隘養力,守案先圖,尚可與歲時推移,而遽輸利器,靜受流斥,所謂羊質虎皮,見豺則恐,吁哉!」 [附按]: 類似成語「鳳毛雞膽」,有鳳之羽,含雞之膽,謂外表雄武而內實懦弱。亦喻人華而不實,徒具虛名。 本喻將才不足以統率指揮。亦借喻若使溫文之君駕馭強悍不羈之部將,恐難御下而誤事也。 [典源]: 《史記。留侯世家》:「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也,皆不肯為盡力,其無功必矣。」 桓寬《鹽鐵論。除狹第三十二》:「弱者,猶使羊將狼也,其亂必矣。強者,則是予狂夫利劍也,必妄殺生也。」 羝羊,指公羊;觸:牴觸、抵撞;藩:即籬笆。羝羊觸藩,謂公羊觸角纏撞在籬笆上,以致動靜失據,陷於兩難之地。引喻處境進退維谷。 [典源]: 《周易。大壯》:“九三,羝羊觸藩,羸其角。九四,藩決不羸。六五,喪羊于易。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附按]: 亦作「羊觸藩籬」。類似成語「進退維谷」、「進退失據」、「騎虎難下」等。 代罪羔羊係非正式〈非中國典故〉之成語,源出《聖經》。 [典源]: 代罪羔羊又稱替罪羊、替罪羔羊,原指猶太教信徒於贖罪日時,按《聖經。利未記》記載的儀式將羔羊獻作贖罪祭。現普遍意指在某錯誤事件上,替代犯過者承受責任、受罪受罰的無辜人,即替罪者。 在猶太聖殿的贖罪日儀式中,百姓會獻祭兩隻公羔羊,大祭司會先獻祭其中一隻,並將手放在另一隻的頭上,說:「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而這隻便是代罪羔羊。..... [附按]: 亦作「待罪羔羊」、「替罪羔羊」;係源自於《聖經》之一種祭禮。中文似無類似成語。 一、不思量底〈藥山惟儼禪師〉 藥山惟儼禪師坐次。 二、我不會佛法〈六祖慧能大師〉 三、芥子納須彌〈歸宗智常禪師〉 禪悟01〈網路分享〉 = = = = = = = = = = = =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