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成語選之伍~105〈2016〉.02.01
2016/02/01 14:23:39瀏覽1441|回應4|推薦92

《論語》成語選之伍~105〈2016〉.02.01:

 ~〈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參閱《四書章句集注》:

 http://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zh
= = = = = = = = = = = =
《論語。陽貨第十七》成語選輯:〈二則〉

一、割雞焉用牛刀:

 俗作「殺雞焉用牛刀」;原典「割雞焉用牛刀」為正。比喻處理尋常事務,毋需徵用大才即可辦妥。或引申芝麻小事,不值得小題大作。

 典出《論語。陽貨第十七》第04章: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又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言未絕,呂布背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附註]:

 或謂此一成語在法律上,近似公法學的「比例原則」;而在管理哲學上,則指適才適用,避免大才小用或大器者用於小事務。

 參考成語「隋珠彈雀」~《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 = = = = =
二、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另解〉~小人,古代泛指市井小民階層,此處指家僕或童少隸。女子,此處指未成年少女。養,此處謂教而養之。

  由於古時受教育者多為貴族子弟,一般家僕或少女則少有機會上學堂,即便幸運入學又好嬉玩,難以專心求知。故謂「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典出《論語。陽貨第十七》第25章: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附註]:

 此一成語熟語,原解說曾被視為有歧視女性之嫌〈古時倡行「女子無才便是徳」偏頗禮教〉。唯古代雖男尊女卑,但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並不排斥當時少女及家僕之受教權。

 由於古代教育環境所限,尋常人家少女及家僕教而養之不易,以致「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而興此嘆。

 參考《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小人之事君子也,惡之不敢遠,好之不敢近,敬以待命。」
= = = = = = = = = = = =
《論語。微子第十八》成語選輯:〈一則〉

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謂以往的錯誤或失敗,已無法挽回,而未來的作為,還可努力補正。有勉人忘卻過去傷痛以惕勵將來之意。

 典出《論語。微子第十八》第05章: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孔子問道於老子〈網路分享〉

 [附註]:

 此熟語亦作「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簡約之四字成語即「來者可追」。

 引申指以往的錯誤或失敗,要勇於面對並克服〈忘卻傷痛但記取教訓〉,而不是頹靡喪志或新亭對泣,以致庸碌一生矣。
= = = = = = = = = = = =
◎《論語。子張第十九》成語選輯:〈二則〉

一、致遠恐泥:

 泥,此處讀音ㄋㄧˋ。致遠:謂到達遠方〈指目標〉。泥:滯礙羈泥。

  致遠恐泥,謂欲以小技藝達成高遠目標,恐怕會滯礙難行。

 典出《論語。子張第十九》第04章: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附註]:

 小道,百工技藝或各家雜說。這些技藝或雜說必然有可供參考學習之處,但用來治理政事,恐怕力有未逮而行不通。

 以現代言,學者專家之多方意見可供參考,但若要融入政事實施,就須研判作出正確決策,不能全盤囫圇吞棗。
= = = = = =
二、大德不踰閑:

 大德,猶言大節。踰,越。閑,原指柵欄,比喻為規範、法度、法則。

  全文謂修身處世要能掌握大節〈大原則,如廉能等〉,其他小節雖偶有失禮則可以不予計較。

 典出《論語。子張第十九》第11章: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另見張載《正蒙。至當篇第九》:

  循天下之理之謂道,得天下之理之謂德,故曰「易簡之善配至德」。「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淵泉時出之也。

[附註]:

 按「大德不踰閑」係提醒正人君子應掌握修身處世的大原則,特別是為官公正廉能及做人慈悲行善。

 至於細微小節可能無法兼顧而偶有疏忽,通常情有可原;但並非完全不在意小節失禮,還是須儘量留意。
= = = = = = = = = = = =
《論語。堯曰第二十》成語選輯:〈一則〉

一、惠而不費:

 惠,謂予人小惠;費:謂耗費。惠而不費,謂給人小惠或小確幸,己身並無多少耗損。

  引喻①花有限小錢獲大成果。②做人處世善於做順水人情。③做事掌握綱領使事半功倍。

佈施行善,也是惠而不費。〈網路分享〉

 典出《論語。堯曰第二十》第02章: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附註]:

 「惠而不費」重在實施成效有多大多快?故雖是小道,唯運用得當則有大效用。例如政府在環境不景氣時,政策應多照顧弱勢團體及中小新貧階層,使之經濟窘境紓解,生活也溫馨有感。

 比方促進消費政策,補助鼓勵消費僅讓有能力消費者獲益,效果終究有限;何妨再發放消費券。讓基層民眾如獲甘霖。發放消費券所耗經費雖較大,但受惠者澤被基層甘苦民眾,這才是真正「惠而不費」。

 〈按政府若發放消費券,則年節前後年貨大街及百貨小吃,料將添增多少年節歡樂氣氛!所謂經濟學專家、學者乃至主管官員,空有滿腹理論,終究是腦袋冬烘一個。〉
= = = = = = = = = = = =
轉貼《養生八字訣》:

~資訊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7/8/18/n1806373.htm

 健康長壽是每個中老年人共同的目標,為此專家總結出了「八字訣」,即「保、活、轉、參、睡、笑、調、聽」。

 「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大腦用則進廢則退,中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書看報,繪畫下棋,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 人,其腦力並不比一個不愛動腦的35歲青年人差。

  近年研究發現,45歲後勤用腦的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比例明顯少於不用腦或少用腦的人。

 「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說明雙手與大腦有著親密的關係。經常活動手指,比如做手臂交替運動、手掌握力活動、轉動健身球等,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益智健腦、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活動。比如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讓腦力保持最佳狀態。散步、做體操、做家務等都是較好的轉換活動方式。

 「參」即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朋友特別是年輕朋友,可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積極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使你精神歡愉,消除疲勞,增強體質。

 「睡」即保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學會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努力做到按時就寢,按時起床,不要常熬夜,保持一天有8小時(老年人10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因為充足的睡眠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笑」即「笑口常開」。笑的保健作用越來越受到專家的矚目與提倡,研究證實,笑能降血壓;笑1分鐘可以收到划船10分鐘的效果;笑還能釋放壓力,減輕沮喪感;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快感。

  但每天不一定有很多誘人發笑的事,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喜劇,多聽相聲,多讀笑話,多欣賞漫畫,就能笑口常開,進而延年益壽。

 「調」即調節飲食。生活水準提高了,更要重視飲食調節,應儘量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並蓄。提倡多吃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紅棗、牛奶、豆漿、蛋黃、胡桃仁、百合、木耳、香菇以及綠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脂肪和含糖類多的食物。

 「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增進大腦活力,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長壽詩〈網路分享〉

 = = = = = =
轉貼《莊子~八字養生》:

~資訊來源: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503/8851/826065.html

 莊子是戰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學識淵博,且對養生頗有研究。

  《健康時報》 (2003年04月03日第六版) 

 1、少私:莊子認為私是百症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終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莊子認為.只有心底無私,才能胸懷大志,不計較功名利祿.才會知足常樂,樂觀坦蕩。

 2、清靜:莊子提倡有志之士應當重視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奮進中不時創造下來的機會,這時保持健康的心境和體魄至為重要。莊子常勸人施行以頭空、心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

 3、寡欲:莊子認為“人欲不可飽,亦不可縱”,縱欲則必招禍染病。他提出,少性欲就不會損精傷神。節食欲就不會勞氣傷身,寡官欲就不會積慮傷心。莊子所說的寡欲,既是處世也是養生要訣。

 4、樂觀:莊子曾形象地比喻說,水澤裡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逍遙自得,情緒樂觀,因之得以保生;而鳥兒關在籠中,羽毛會憔悴,意志消沉.低頭不鳴,因之難以全生。人如果禁錮於精神惆悵之中,必然會憂愁相接,有損健康。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樂觀豁達。
= = = = = =
轉貼「98歲老中醫的八字養生法」:

~資訊來源:

http://harryfirst.pixnet.net/blog/post/77051316-98%e6%ad%b2%e8%80%81%e4%b8%ad%e9%86%ab%e7%9a%84%e5%85%ab%e5%ad%97%e9%a4%8a%e7%94%9f%e6%b3%95

 [1、童心 2、蟻食 3、龜欲 4、猴行]

 出生于1912年9月的幹祖望,是全國著名老中醫,江蘇省中醫院耳鼻喉科創始人。

 他一生酷愛書籍,人稱“四書”老人——讀書、藏書、教書、寫書。現今已經98歲高齡的幹祖望,雖聽力下降,只能靠文字交流,但仍頭腦清晰,思維敏捷,視物清楚,還看書看報寫文章、批改論文。

 他曾說過:“上班上至90歲,壽年100歲。”這個願望現在已成事實,幹老新的目標是活到110歲……幹老說,他能高壽,秘訣就在于他的“童心、蟻食、龜欲、猴行”八字養生法。

 童心。就是要有兒童樣的心理狀態,生機勃勃。這是一種養神的好辦法。保持童心有兩點:一是天真無邪,決無欺詐撞騙、明爭暗鬥、佔小便宜等惡習。二是單純,思想傾向于美好、愉快、滿足的感受。

 蟻食。蟻食有兩個內涵:一是像螞蟻那樣,飲少食微,即吃得少;二是像螞蟻一樣,什麼都吃一點,即吃得雜。

 龜欲。烏龜以其壽命長,被奉為祥瑞的象徵。對人來說,值得借鑒的是它與世無爭的胸襟和一無所求的淡泊。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能做縮頭烏龜,但對一般問題,當學烏龜,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猴行。猴子是思想方面反應敏捷、行動方面活潑輕快,終日無片刻之息地具有朝氣與活力的動物。猴子的長處有兩點:其一,多動,這不一定就指跑步、打拳,平常盡量少坐車、電梯,以走路為主,達到鍛煉目的的都算多動。其二、戒惰。多動偏重機體(身),戒惰偏重思想(心)。
= = = = = = = = = = = =
註~《與「猴」有關的詞語、成語》:

 按:因與「猴」有關的詞語、成語多為負面,缺乏正面勵志作用;且多已耳熟能詳,故不再另發文臚列。

 〈例如:「木〈同沐〉猴而冠」、「衣冠沐猴」、「尖嘴猴腮」、「軒鶴冠猴」、「心猿意馬」、「殺雞儆猴」、「猴年馬月」、「教猱升木」、「樹倒猢猻散」、「獼猴騎土牛」....等。除「殺雞儆猴」及「猴年馬月」屬中性非負面成語外,其餘涵義均乏善可陳。〉

 格友若有興趣了解,請點閱下列網址或另搜尋參考之。

 http://blog.xuite.net/kant.ku/twblog/122370033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5502583

 回應文章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6 00:25

恭賀新禧!歲歲平安!

加油!〈2016〉

 

2016 新年快樂!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5 00:00

《為什麼科技這麼進步,我們還會吃東西拉肚子?》

 ~作者:Yahoo!奇摩新聞/2016.02.04

《十大清腸好食物,新年實踐「腹」平專案》

 ~作者:健談網站/2016.02.01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年快樂!闔家健康平安!」
2016/02/01 22:11

民國105年〈猴年〉唯二的代表性成語是:

一、朝四暮三政策本質不變,優先次序權宜變通。

二、非禮四勿「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網路分享〉

 敬祝各位格友們:「新年快樂!闔家健康平安!」Fox恭喜恭喜

〈年節前後暫停敝格文章回應,年後再予開放。期間仍照常欣賞格友好文並按推薦。〉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論語》全文之伍:[抄錄於訪客簿供參]
2016/02/01 14:54

《論語》全文之伍:[抄錄於訪客簿供參]

~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http://classic-blog.udn.com/Axeman/guest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