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ㄊ、輾轉於醫院:照見五蘊皆空。
2021/07/25 14:42:54瀏覽316|回應0|推薦3

ㄊ、輾轉於醫院:照見五蘊皆空。

    

生病最是苦,醫院彷彿轉運站,讓人看清生命往何處去?

    病中若能反省、懺悔,病中修心性,亦不晚矣。

則醫院這一站,或生或死,能得其所哉!

     

    打算轉去長庚時,我妹聯繫了林口長庚的志工阿姨幫忙打聽,當時其實沒有床,都候補到二百多號了,但志工阿姨說只有到現場等才會有機會,還幫我們介紹了醫生,也掛了門診,所以便毅然決定轉院,妹連絡了私人救護車來接送媽。

    第一次坐救護車陪媽,前往長庚路上,突然深刻感受到每次聽到路上救護車呼嘯而過,那些家人的心情。

早上十點多到林口長庚,我妹幫忙去掛號、找醫師等等,我們陪著母親等門診,做一些檢查,直到晚上,都還在急診室等。

母親很不舒服,卻又無法躺,所以我妹又奔波著給她買躺椅等等,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母親胰島素超標到700多,護士嚇死了,我弟、妹也嚇死了,而我竟然並沒有意識到這樣會有多危險?

    護士問我們之前母親吃的胰島素的藥或胰島素的針呢?因為大部分的東西都還暫放在小弟的車上,弟與妹急著找,我一心只顧著媽,眾人折騰很久,才終於幫媽打了針!

    我看到他們緊張的樣子,我問:「現在這種狀況是會怎樣?」

小弟說:「這樣可能會昏迷致死!」

我當下嚇了一跳!

我看母親都好好的,完全沒想到會這麼嚴重,那個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怎麼連這樣的醫學常識都沒有?我只知道不好,但不知後果究竟如何?

    也慶幸有弟及妹在,往後很多狀況,讓我自己發現、意識到自己怎麼這些醫療常識都不懂?它可是會瞬間影響到我母親的性命,而我竟是醫學常識的盲人似的、一知半解,然而我還曾自恃常常閱讀醫學知識的人,沒想到我所閱讀、所關注的醫學常識,一點都派不上用場!

    第一天到長庚,母親只能睡在急診室那邊空地等檢查,那裏實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在等床位了。幸好到了深夜,終於有了急診室的床位,媽終於可以真正躺在床上,就只有一個床位的空間,但至少舒服點。

    我們在急診室隔著簾幕,蝸居一個床位,陪床者只能坐著睡,陪床者的椅子甚至會影響到隔壁,不便出入,只能彼此錯開不致卡住,於是我坐到床尾,隨時應命支援,拿水、叫護士等等。

那一個個簾幕裡,無法躲藏的任何細微的聲音,聽著病人們此起彼落的哮喘般難以平息得咳嗽,真的是愈夜愈淒厲,那時突感那個急診區,可真如地獄般,整天各種鬼哭神嚎的聲音都有,為那些人感到心痛,也因此深思是什麼樣的業力,才造成得那般痛苦的活著?

    那樣的活著,是活著嗎?    

    真的引人深思!

    就這樣和母親、妹輪流在這樣空間度過挺久的一段時間。

最後我們等了兩個多禮拜才終於有房間的床位,一有床位,又開始一連串的檢查,最後確認為肺腺癌四期,回想起來,這便是古人所謂的病入膏肓了吧!

但是我依然抱持母親至少可以控制病情與疾病相存的活著的希望,我從未曾思想過,她真的是一入醫院就等於宣告:沒多少日子可以再活了!

我完全不知道這真的已經是她最後的日子了,我總是不相信醫師說的只有三個月的時間,結果竟然是連三個月都不到!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寧願相信醫師,至少好好安排這最後的時間,讓最後的日子是在家裡和家人愉快的渡過,而不是在醫院;但是母親身體的病痛或許也沒辦法在家。

    這過程我心情是多麼矛盾啊!是多不願面對現實啊!

病情變化真是難以預料!

    

剛開始在長庚的這段日子裡,母親還可以吃東西,只是愈來愈少,我和妹都一直想辦法找些營養的食物,請求母親多吃點東西,我們輪流照顧母親,我一方面上班,一方面照顧母親,另一方面奔赴新竹請求仙佛協調母親的冤親債主、因果業障等等,同時運用能量產品、天鐵劍幫母親調理身體,更是把能量版放在她枕頭下,這樣她會好睡點、比較不會被干擾。

    我抽空去請仙佛協調處理母親的冤親債主後,母親說她有感覺到那天舒服得多,所以她後來拿了郵局儲金卡給我,要我領了錢,幫她到仙佛那兒,請求協助處理冤親債主,因為是母親授權處理、且是母親自己的錢,因此仙佛慈悲,竟然特別通融幫母親處理「帶旨冤親債主」。

那時我都還不知道老師已領旨可處理帶旨令的冤親債主了,因為這須修行至德行、能力都很高方能領旨的,真的要感恩仙佛慈悲與老師修行不懈,或許因為這樣,母親當時身體未感太大的疼痛。

處理的那段時間母親狀況還不錯,吃東西狀況也好點,我都以為情況逐漸在改善了,母親自己也覺不錯、可以回家過年,而且母親也相信老師說的磁場問題,所以母親同意到我家住。

入院到轉院,終於出院了!感覺出現了曙光!真的很開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6575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