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 禮樂之道
2023/10/21 11:12:55瀏覽76|回應0|推薦2

10.  禮樂之道

    「禮是最根據並體現人性三種至美善之存在關係而成。這三種關係為敬、愛與和。」

禮樂是因和其他人的關係而形成的,藉由禮樂表達人際關係之尊敬、敬愛與和諧,因為禮樂適當的表現,可以呈現和諧之位份,或許民主時代講求人人平等,不認為這樣的位份有必要,但人類的關係中本就有上下之別,內外之分,若全然不顧及禮,則上下、內外關係混亂,如父親本就為長者,子女本居下位,稱呼用語理應有所尊敬。

     從古觀今,又何嘗不是如此?若推究為何今日子女不孝父母,學生不敬老師,人不尊重他人……無疑是不懂禮,錯認人人平等的真實之意,容易失卻對人的尊重。當社會上、下皆不知禮、不尊重人時,那必然產生紊亂。

一般都以為老子反對禮,其實老子反對的是虛假之禮,禮若沒有發自內心,就談不上真實的人性,所以,「仁是禮之本」,「而仁之本在孝悌」,「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些孔子所提醒、讓人反思的觀念,於今更見其義。

由此可見孔子和老子想法是雷同的,只是老子從反面論說:「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這段並不能斷言老子不贊成禮,而是禮之本已失,就成了虛偽之禮了。老子反對的就是這種虛偽的禮,故曰:「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也是從反面論說,簡言之就是「亂世出忠臣」之理,都是最根本的失去後,只好推出改善辦法,所以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其實是外在表現,「修心顯外」,虛假之禮顯出人的虛偽,故忠信薄弱以後,禮就見重,人的忠信是由內心散發的行為,一旦內心虛假,這禮就顯得虛偽不實,若能注意到禮的內心表現和外在行為合一的話,那是最能表現禮的和、敬和愛之義。我想儒道兩家可以做這樣解釋,而這正是修養自身之道。

在中國,禮因是在人與人之間,其人性美善之實現,故亦是在人存在中的一種德行,是從共體存在時所見的德行。論德行之<泰伯>篇,有把能做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視為德行者。正確的禮,若非不仁,其本身已經是一種德行了。為何會這樣闡述呢 ?因從人而言,仁是禮之本;從禮樂具體執行時的物質之根本而言,必須從「儉」,這是「禮之用」。

「儉」除了針對物質之不浪費而言,它亦是在他人眼中不驕而自謙之表示。奢侈往往是驕傲自大時的行為,故孔子亦說:「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這是說,奢侈是人與人間刻意的頂撞(不孫),而儉相反可能會使人感到自己困窮或窘迫,但孔子寧願選擇窘迫侷促而不願使他人感到自己的不遜。因此,一切禮之制定,必不能違背仁,意即不能在物質方面奢侈繁雜或只求隨便敷衍了事。禮必須儉簡但謹慎而為,繁雜與隨便只導致更大的虛偽而已。

    這段話可以說把禮的真義闡發得極為詳盡,「禮」還含有這樣深層的對人的一種情份在。

「禮之目的在教人不爭。」這點跟老子的主張又一樣。

「君子無所爭」是教人,一個真實人格的人,是沒有什麼可使其與人爭鬥的。真實的人,其生命是純然的自己,非處處在人與人間的互爭之欲求上,故無爭。在禮的教育下,人是無心於爭鬥的。這是禮在一般人中極為具體之意義。

禮因而是人類在其共體存在、強弱相處間,即在所欲之事物前,其能不相害的基礎。性情之溫和、謙下而恭敬,及讓而和睦,這也就是禮之美與善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禮確實是一種德行。

「真實的人其生命純然自己」,有多少人的生命建立在外物上或其他人身上?真實的人是獨立的人格,其生命只在於自己的成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依循著自然之道就是美善了,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不爭」。生命是不爭的,盡力而為但不會想要宰制對方;任何想宰制對方或外物、事情的都是「爭」的欲求,因為看到的都是外物,沒有看到自己,自己是內在的就是「純然的自己」,事實上,「生命應該純然只有自己」,生命歷程只有自己創造,智慧只能自己體驗得來,任何人事物都是協助的角色,為了能自我成長。

    禮尤其是在「強弱相處間,即在所欲之事物前其能不相害」,此句說的很精闢,人存於社會,強弱自是有的,在你強時,對於「所欲之事物」能有所克制,表現禮,那麼必不會發生強欺弱的情形了,闡述得極為貼切,這真是禮的具體行為,更是修身之道。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7998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