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 知、止、定、靜、安、慮、得
2023/09/13 21:15:47瀏覽7090|回應0|推薦2

2. 知、止、定、靜、安、慮、得

 

 所謂「知、止、定、靜、安、慮、得」,即「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大學之道」的七個修證的層次。

「知、止、定、靜、安、慮、得」語出《大學》,原文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思是做人的立身處世之道,在於實踐、彰顯自性本有的光明的品德,推己及人,感化他人,使人也能去惡從善、棄舊革新,最後能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達到的境界才會有確定的志向;志向堅定後才能心無雜物,專心致志;心靜無慾,不為外物所動後才能安然自得、隨遇而安;能安然自得後,才能思慮周詳,智慧處事;能智慮謀事,才能得其所止,知所進退,達到最高境界。萬物都有本末,事情都有始終,能明瞭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安身立命的根本之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這段所闡發的道理,是指一個人的修身是以「明明德」為先,而其行為準則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個要領。

《大學》這一章主要講修身處世之道,由於人的秉性氣質都不一樣,不注意修身自省,必然會影響到本身的思想、行為,任由名利色氣、功名權勢等外在的慾望、任由驕奢淫逸,失德敗壞的行為主宰,久而久之就會掩蓋人的本性,使人沉湎在迷途中,而難以返回本性。

因此,「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說明立身之道首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真理,實現道德。古人認為我們人天生就具有一種天賦靈明的德性,這就是「明德」,但是有時不免為氣質所拘束,為物慾所蒙蔽,漸漸失其靈明本性以至於泯滅人性,而一切驕奢淫逸、失德敗行的生活和惡習,乃從之而生。大學之道,第一就是要修明「明德」,以去人慾而存天理,亦可以說是要存天性而除物慾,要保持其純潔靈明的天性,不為氣質所移,不被後天的習氣、不為後天的物慾所遮蔽,不為利害所誘惑,使本性日益闡揚光大,此即謂明明德,這是修己工夫的第一步。

「在親民」意為學習明德修身之後,要親近民眾,推己及人,須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行以仁義,教之引之,感化而使之能滌除一切污染,使其智能、德性、精神、體魄、生活、行動,都能追上時代,日新又新的道理,即古人所說的「化民成俗」,除卻腐舊的不良習氣、生活方式,以便形成新思想,新的生活,此為修身的第二要領。

一個人學習大學之道,明德在於修己,而親民在於感化人心,都應當朝著至善的境界,不斷進取,必求達到至善至美之境,亦就是要做到於理已無所不窮,於事已無所不盡,萬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這時候方得為止,所以說「止於至善」,簡言之即做人要有所止,且要知其所止,不能善惡不分、左右兩可、無所適從,不只是為學、處事、開物、成務、做人的第三綱領,而實是總括「明德」與「親民」兩大綱領,實踐篤行的最高境界,也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要項的總綱領。

但要達到「止於至善」的最高境界的方法,就是「知、止、定、靜、安、慮、得」這七個修身之規準。

「知止而後有定」從「止」到「定」是兩個層次,止就是修德中的止欲止妄、止惡興善的意思。「知」是「止」的前提基礎,「止」是「知」的必然結果。「知」,就是求知學習,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止」是在明理之後,不越禮逾規,不做違背天理良心之事。若能如曾參之「吾日三省吾身」,及做到四項行為準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規範於道德允許的範圍之內,止住自己的私心貪欲,遏制思識中的惡心妄念,以德道的力量戰勝它,使之歸伏於善德,使自己的心身達到至善境界。

人的志向,一旦確定在修身、修德上,才能排除一切私欲貪心,心中道德自然而生,心中自會清靜,知足為樂,隨遇而安,即使處在當今物欲橫流,也不被物欲所動,不為金錢名利所惑。「靜」是心地清靜,無私無欲,心不隨外境所牽,意不隨物欲所動,即使再惡劣的外在環境,都能靜心以待,坦然面對,這就是修身者的「定而後能靜」。定靜的人生狀態才有益於自己在各種憂患中脫身而出,才有益於自己安分守己,素其位而行,沒有了患得患失,消除了憂心與各種紛擾,自己內心得到了安靜,心境達到了靜定狀態,才有益自己下學求上達,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靜而後能安」則指人的心中有了德性,自能看透世俗人生的一切,能克己自省,不為物塵所染,反而是心明如鏡,不為物欲所累心,隨遇而安,德心巍然不動,心地自安。

「安而後能慮」,「安」是一種靜心狀態,「慮」是處世謀事的一種思量、籌謀,含有謹慎周詳之義。人只有安然靜心之時,遇事才能既不冒進,也不畏縮,不過又無不及,執兩用中,不偏一端,心中一片空明之時,靈性思維才能閃現,先天慧性才能生發,這種慧性之慮是不慮之慮,是一種剎那間與自然萬物之性相感應的狀態。

「慮而後能得」,「慮」含有靜心中所生發的慧性之智,是德性產生的真正的聰明智慧。修德者既能在心中去私止欲,然後可以有德、累德、明德、行德,進而達到得道、成道、了道,達到親民的至善之境。世間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處在瞬息萬變之中,從發生、發展到終結,完成它本身的循環過程,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順境還是逆境,其理皆然。人們唯一所能做、所應做到的,就是以順應自然,靜觀其變,以德化物,促使事物向良好的方向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慮而後能得」。

       自古以來,先賢們修身於世的體會,透過「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修身、修的層次,逐步達到身心靈自在、與萬物合一的狀態,也是吾輩應學習的為人處事之道。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7986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