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州初探 – 三星堆
2010/09/20 20:27:25瀏覽2190|回應25|推薦94

中秋節快樂!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縣南興鎮,在成都以北約 40 公里的鴨子河畔。由於區域內有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旁邊又有月亮灣,因此有「三星伴月」的美名。

早在 1929 年春,南興鎮的燕道誠一家在挖蓄水溝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圍成,裡面裝滿了玉石器。消息傳出去,大批人前來挖掘。當時的縣長羅雨蒼認為古物應歸國家,禁止私人開挖。 1934 年 3 月,華西大學考古隊前往月亮灣,揭開川西平原考古序幕。他們挖掘十多天,出土文物 600 多件,可是還沒有發現三星堆遺址。

1950 ~ 60 年代四川大學和博物院數次前往調查。到了 1970 年,有人在三星堆和月亮灣一帶建起磚瓦工廠,使古文化遺址遭到破壞。那時文化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廣漢縣的文物幹部,沒有人重視這事。文革結束後,四川考古隊才於 1980 年 5 月前往進行搶救性挖掘,發現龍山時代和 3 ~ 4 千年前的房屋、墓葬遺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陶片標本。這時當地工人也開始對古文物注意起來了。

1986 年 7 月南興鎮的磚廠工人在挖坯土時,挖斷了一塊玉環。工人報告給考古隊,因而發現了三星堆一號祭祀坑。考古隊在當地進行大規模挖掘,發現兩座商朝時期的祭祀坑,出土 1700 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 80 根象牙, 4600 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

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於 1997 年 10 月開放。我們 2002 年去成都時,也去參觀了半天博物館。那時更大規模的金沙遺址已經被發現,但還沒有開放參觀。

博物館裡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展覽品,是那些青銅人像(或是面具)。其中最大的面具眼睛突出,耳朵、鼻子都很大。其他比較小的面具的眼睛好像是閉起來的,但也有大耳朵和大鼻子。有一座比人還高的銅像兩手似乎握著像棍子一樣的東西。

 ←調皮的小兒子學青銅立像的姿勢

古書上說:「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有學者認為那個突眼的人像就是蠶叢的像。但也有人因為下面那一棵「神樹」和上面棲息的鳥,認為三星堆人以鳥為圖騰,禿目面具代表的是鳥的形象。更有人以為古時岷江上游的人缺碘,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所以眼睛突出。

在甲骨文中,蜀字有二十多種形式,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字的上方都有一個大眼睛,下方是一個彎曲的身體。最早的蜀字是没有虫字的,虫是後來發展的,金文時期將它固定起來,然後直到漢隸才把它擬定為現在的蜀字。 顯然遠古時候蜀人就以大眼睛聞名。

 

除了大眼或凸眼的銅像,出土的銅人中有些眼睛沒有瞳仁,這又是甚麼原因?有學者以為是薩滿一類的神職人員。他們可能是一群叫作鼓矇的人,有和神靈溝通的能力或權柄,但是眼睛是失明的。

考古學家認為三星堆是古蜀國的一個祭祀地點,為了還原三千年前祭祀的景象,博物館做了一個祭壇的模型,顯示巫師們當時可能站的位置。

還有兩棵銅樹,樹的下部有圓形底座,樹幹筆直,套有三層樹枝,每一層有三根枝條,一共有九根枝條。每一根樹 枝上都停了一隻鳥,所以有九隻鳥停在一棵樹上。考古學家由青銅樹的尺寸,所使用的材料,和樹上雕刻的鳥、花、果等,推測這是古蜀人的「神樹」。

 

《山海經》裡記載的神樹有建木、扶桑、若木。傳說建木在都廣,居天地之中,扶桑居於東方的湯谷,若木位居西方。在古人認知中太陽運行,清晨太陽自東方的扶桑出現,日落於西方的若木。《大荒東經》中記載十隻金鳥輪流揹著太陽從扶桑出發,到達若木。學者認為輪值的金鳥已經背著太陽出發,銅樹上是沒有值班的「九日居下枝」。

相傳有一天十隻金鳥想一起到天上玩玩,於是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經不起蒸烤,到處旱災。堯命令善射的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留一個在天空。這后羿就是月宮嫦娥的老公。三星堆的桐樹上還是有九隻鳥,是不是銅樹製作的時間早於后羿射日的傳說?還是天府之國的四川沒有受到旱災侵害,所以他們「居下枝」的九日還是乖乖待在扶桑上面?

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上没有一個文字,但古蜀人有一些符号性的圖案看起來有特定意義,學者稱之為巴蜀符號。有的學者認為巴蜀符號就是蜀人使用的文字,和漢字寫法不同。

 

由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及其他比較小規模的遺址證實,古蜀國是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不輸於同時的夏、商、周和中原諸國。雖然最後亡於秦,留下的大量文物還是顯出她的光彩。這些珍貴的文物幸好因某種原因被埋於地下,才不致在秦國滅蜀之後被徵收毀滅。

§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三星堆遺址 http://zh.wikipedia.org/zh-tw/ 三星堆遺址 ,蜀

2 《中國新聞網》權威專家解謎三星堆“八大猜想”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4-30/1670730.shtm 

3《 中央電視台《三星堆.消失與復活》 2004 年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854/01/index.shtml 

4  《史記》《山海經》《華陽國志‧蜀志》

**引申閱讀 古蜀國的傳說和歷史**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3wang&aid=3517139
 引用者清單(1)  
2010/10/11 08:12 【蓮華園 - 麥芽糖 myata 的家】 美版西遊記: 伊賴經 Book of Eli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星堆
2010/09/21 12:25

找資料找的很辛苦哦!謝謝分享!

祝 中秋節快樂!

看雲 (33wang) 於 2010-09-21 12:39 回覆:
謝謝,中秋節快樂!
用電腦找資料很方便,只是太多了,不知道如何取捨。最後決定只配合相片介紹,因為沒有圖片的也差不多不記得了。

blue phoenix女兒回家時-祝母親節快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10/09/21 12:25

最喜歡這種考古歷史性文章


blue phoenix

看雲 (33wang) 於 2010-09-21 12:33 回覆:
 謝謝。我們居然同時互訪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知識
2010/09/21 10:45
 我去參觀過  但也看過就忘  在妳這才知來龍去脈
真好  謝謝妳
看雲 (33wang) 於 2010-09-21 11:30 回覆:
謝謝。我也是為了寫遊記才「複習」,學到好多以前忽略的。這是寫部落格的收穫之一 … 雖然花了蠻多時間,好幾次不想寫了。

ellen chou 雨僧 玫力得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晾了一陣子啦
2010/09/21 08:42
終於出土 ^=^
看雲 (33wang) 於 2010-09-21 12:31 回覆:
嘻嘻,被大姐看出來了。「晾」的時候,其實是在找時間「做功課」啦。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總算「交卷」
2010/09/21 01:36

這篇去年就想寫。可是經過那麼久,以前聽的故事早就忘了。上網查到很多資料,又難以消化,就一直延宕下來。最近讀到馬蹄和 Jamie 的文章,讓我想起放在草稿夾裡的這一篇,終於下定決心,把有關的報導讀完,然後配合照片把她完成。寫遊記最大的好處是在找資料時自己也學了很多東西。

寫三星堆就不能不提到古蜀國的歷史,這方面記載最多的是晉朝常璩編撰的《華陽國志》,不過其中傳說和史實夾雜。我參照現代學者的說法寫了大要。本來放在這篇遊記的後面,後來覺得太長了,怕朋友讀了打瞌睡,就把她獨立成一篇。

不管是傳說、神話、或野史,《山海經》、《華陽國志》、和很多古書裡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惜讀的人(和讀得懂的人)越來越少了。如果不是為了寫這兩篇,我也不會強迫自己讀這幾段文言文。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