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嫁小偷的富家女
2023/12/03 00:35:21瀏覽632|回應3|推薦104

佛陀時代,舍衛城有位富翁之女叫拘達娜,平常她喜歡過著寧靜簡出的生活。一日,她見到即將被處決的小偷,剎那間就愛上了他,從此她拒絕吃飯,除非能嫁給他,否則她就不要活。

 

拘達娜的父母愛女心切,只好向國王的官員行賄,換取小偷的性命,然後將女兒嫁給他。雖然拘達娜非常愛他,但小偷只愛她家的財富。一天,小偷說服拘達娜將所有的首飾配戴在身上,然後告訴她,他想供養山神,作為答謝祂們在他生命危險時對他的拯救。

 

拘達娜信以為真,就跟著小偷往山林走去,當他們抵達山頂時,小偷便露出猙獰面目要殺她,以便將她身上的首飾據為己有。拘達娜懇求他拿走首飾饒她一命,但小偷悍然拒絕。

 

此時,拘達娜想著若不除去這個萬惡的小偷,自己非死不可,所以她必需謹慎機智應付。於是她告訴小偷,既然他們只能再相處幾分鐘,她想最後一次向他頂禮,說著,拘達娜就繞著他緩緩的走過去,然後趁機從小偷背後將他推下懸崖。

 

住在山頂的天神目睹整個事件過程,鼓掌讚許拘達娜的作為:「不只男性有智慧,女性也能具足智慧,並且在今生今世就能展現!」

 

經過此事件後,拘達娜感覺沒臉見親人不想回家,就把所有的首飾掛在樹上,然後一個人到處流浪。不久,她來到女外道居住的地方,成為她們其中的一員。外道教她所有的詭辯技巧,由於聰明,拘達娜很短的時間就完全掌握其中訣竅。這些女外道告訴她可以四處雲遊,如果有人能夠回答她所有的問題,就拜此人為師。

 

此後,拘達娜就雲遊國內各處,並且公開向所有的人挑戰,很多著名的人士接受她的挑戰,但都無人可以駁倒她。

 

最後,她來到舍衛城,進城前一如往常,把樹枝插在土堆上,公開挑戰所有人,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上前接受她的挑戰。

 

拘達娜詢問舍利弗非常多的問題,舍利弗亦逐一解答,輪到舍利弗發問:「“一”是什麼?」 拘達娜卻張口結舌無法回答,就請舍利弗解釋其意。舍利弗建議她先出家為比丘尼,拘達娜信守諾言服從舍利弗的建議,正信出家為比丘尼,精進奉行舍利弗的教導,幾天內就證得阿羅漢果。

 

之後,比丘們針對此事請教佛陀:「拘達娜比丘尼真的只聽聞少許的法義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嗎?」

 

佛陀說:「比丘們,不要以多少來判斷法義,一句法義比一百句毫無意義的言語更能發人深省。」《法句經·千品》

 

本篇佛典說明貪、瞋、癡、慢、疑、邪見六毒,隨時都在等著偷走眾生的功德法財。若無法時刻提起覺性,當煩惱來到,就會隨著不良的習氣走,造諸惡業,甚至殃及他人。因此,行者要時刻顧好自己的心念,面對無常來臨,不為境所轉,煩惱迷惑不起,自然不造惡業,不受輪迴。

 

文中這位「小偷」代表六賊、愛、名譽、地位等方面之得失,預示著眾生對於種種虛假的外表容易被蒙蔽被盜取,唯有面對本心才能利於情感之長久,找到內在的真實自我,不受騙,不急功近利,才不會吃虧上當。

 

富翁之女拘達娜,她見到即將被處決的小偷,剎那間愛上了對方,非嫁不可,否則以死相逼。代表眾生迷濛顛倒,認假為真,眼睛看到的外表就信以為真實,對於看不見的內在善惡卻不知真偽,最後卻為自己招來災禍,險些喪命。還好拘達娜是一位有智慧的女子,在她性命危急時,為了自保只好將忘恩負義要取她生命的歹徒推落山崖。

 

在佛教的大乘菩薩戒中,著重持戒者行為背後的心念動機,與他人互動時作出受煩惱驅使的惡性心念和行為,以防止心的染污。有些行為表面上看似惡,但因動機是善性或無惡性,能饒益許多有情的眾生,便能形成修行上善功德的積累。

 

佛教的善惡與世間的善惡是一致,佛教的善惡,是存在因果關係,設定因果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例如,殺人在佛教的定義是惡性的行為,在社會上亦同樣定義是極惡,然而佛教的惡性是基於殺人者會墮惡道,不利於修行和解脫的後果,社會上視殺人為惡是基於此舉侵害到他人的生活與權利,造成社會不安。

 

拘達娜為了自保急中生智將歹徒推落山崖,佛法說殺生有行為上的殺生,意念上的殺生,還有無心之殺,雖有殺生之行為,但無殺生之「心」,因此罪業較輕。因為經歷了人世間的醜陋,最後拘達娜視珍寶如廢土,福報深厚得遇佛陀正法而證得阿羅漢果位。

 

因此,本文的重點,比丘們幫眾生提問了一個問題,「拘達娜比丘尼只聽聞少許的法義真的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告訴眾生:「不要以多少來判斷法義,一句法義比一百句毫無意義的言語更發人深省。」說明「修行在心」,告訴行者如何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才不會走錯路,走遠路。不知道在何處,心外求法,即是佛門中的外道。心為根本,但什麼是「心」?是要回歸自性,時刻清楚明白,才不會產生法執落入邪見,最終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而一無所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180121737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29 14:20
哎呀呀,您寫道:貪、瞋、癡、慢、疑、邪,我無役不與,且爐火純青。罷了,若上不了西天,讓西天來就我。😵‍💫🌈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3-12-30 19:27 回覆:
Dear  Sir Norton

謝謝大醫師來訪

哇 ! 大醫師做人很坦白, 相信每個人都會犯錯

然而知錯能改懂得懺悔,佛說也可以立地成佛

Norton大醫師救人無數,也一樣累積福德善果

祝您闔家 平安如意 天賜

水羚 祝福



i~Rober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教 ^ - ^
2023/12/08 07:57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3-12-22 22:15 回覆:
Dear  i~Robert 您好

謝謝您來訪

哇 ! 謝謝送來好吃的水果

祝您闔家 平安如意 佛光普照

水羚 祝福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_ ^
2023/12/03 16:24
/



水羚好:


我們中國有一句話說:「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個人覺得這句話和佛陀的教誨:「不要以多少來判斷法義...」具有異曲同工之效。

比如文中比丘們提問:「拘達娜比丘尼只聽聞少許法義就真的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這問話裏頭藏著貪念和比較心,貪念在於貪多、比較心則是衡量高低,其實衡量高低本身並沒有對錯,重點在於這份衡量高低的出發點是什麼?!以及遭到質疑這份存在他的本質是什麼?!

我相信佛陀會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是祂看見了拘達娜比丘尼此刻生命所顯現的本質、而那實際上已趨近阿羅漢果的本質。

其實,從佛陀留下那許許多多經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就是「累世」這個時間軸,這是佛陀眼中所看到的時間軸,而這個時間軸與眾生眼中所見是具有極大差別的,因為眾生眼中的時間軸多不為「累世」,而是叫做「今生」、叫做「此生」!

所以,當我們將佛陀眼中的時間軸套入這個故事可以發現它們並不相悖,今生只聽聞少許法義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這件事在意義上來說是她累世修行已精進許多,所以來到這一世發生頓悟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

而一位跟隨佛陀學習的修行人更應該注意這件事 ... 累世,累世就是我,我就是累世,而修行的總和就是(累世+今生),那情況就像爬樓梯一般,佛陀也沒有說祂僅僅只用一次今生就把自己修到涅槃,依照因果原則樓梯慢慢爬,一次爬一段,能爬多少是多少,久了總會來到登頂的那一天。

修行最重要是信心不退,而信心不退最重要則是理解佛陀眼中的時間軸。

水羚分享的這篇文章對修行人是一份很好的提醒,至於故事開頭富家女拘達娜瘋狂愛上小偷這件事,照說一位累世精進的修行人,她身上所帶的智慧應該不至讓她做出如此愚昧的事情才對,看待她這樣的表現我個人比較傾向那是業力所引發的結果,業力潛藏於每個人的生命當中,它無聲無息支使著每個人身上的好惡與計較,所幸在最後拘達娜找回本心,一場即時的覺悟幫她處理掉這幾乎危及生命的危機,而修行的目的是找回本心,修行讓人可以對此多做練習,當此熟練之後自然也就很有機會協助應對任何危急的狀況。



以上是讀文感想,順心 ~ 水羚 ^ _ ^ !




/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3-12-22 22:42 回覆:
Dear 小刀詩人 您好

謝謝您來訪

您說得很好喔

每個人都有許多前世每一世的因果都會累積,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和我們眾生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對因果的看法不同。「菩薩畏因」,表示菩薩慎於始,明白「招果為因」,對於一切事理跡象能夠洞察機先,防患於未然而眾生不怕「因」,逞一時之快,意氣用事,不能善始不能善終,因而造作無明的罪業,即是「凡夫畏果」。

因此,維繫社會秩序的條件是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是「因果」。因為法律的約束是有形的,道德的制裁是有限的,這些都不如「因果」的觀念深藏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審判。有了這層「因果」的體悟,隨時隨地都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以維繫善良的境界。

祝您闔家 財寶豐足 吉運常臨

水羚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