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3/12 11:41:43瀏覽2705|回應8|推薦122 | |
![]() 佛陀時代,舍衛城裡有戶富豪的兒子山卓山慕達出家為比丘。他為了遠離塵囂到離家鄉非常遙遠的王舍城去修行。致使他的父母對他非常思念。一日,舍衛城裡舉辦慶典,富豪長者因思念心愛的兒子不禁哭泣起來。一位妓女看見長者在哭泣,就上前詢問關心。長者夫婦就把想念兒子的始末告訴她,妓女聽完就跟老人家說:「如果我能使你們的兒子離開僧伽還俗,你們要如何酬謝我?」長者夫婦聽到有人可以幫他們把寶貝兒子找回來,便答應使她成為一名富翁。於是妓女向他們要了一大筆錢,出發前往王舍城。
抵達王舍城後,妓女在山卓山慕達比丘進城化緣的路上租了房子,並準備好美味可口的食物,等他來化緣。開始的幾天,妓女在租房門口供養他。不久,她就邀請比丘進屋裡。妓女更花錢雇請幾位小孩在比丘化緣時,故意在房門口嬉鬧遊戲,她就有藉口樓下太吵又髒亂,將比丘引上頂樓進食。比丘隨妓女上樓時,她就將門關上,開始誘惑:「尊者!請你當我親愛的丈夫吧!讓我做你摯愛的妻子,我們渡過快樂幸福的生活之後,可以一起加入僧伽再精進努力,盡最大的能力證入涅槃。」
比丘明白自己犯錯,立即心生警惕,內心不斷告訴自己:「由於疏忽,我已犯了大錯。」
此時,佛陀觀照得知山卓山慕達比丘發生事情,就立刻請阿難過來,告訴他:「山卓山慕達正在王舍城一棟尖頂樓房對抗一位妓女挑逗,然而他終究會戰勝。」
佛陀透過神通放光,勸誡山卓山慕達比丘:「去除對財富和感官欲樂的貪愛,從欲望所造成的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吧!」山卓山慕達因正念現前,努力思考佛陀往昔之教誨,而證得阿羅漢果。《法句經‧婆羅門品 誘惑比丘的妓女》
本篇佛典說明真正的行者,是不被外境種種誘惑所牽引而能鎮定處之泰然,修行最重要的是戒、定、慧。《首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戒、定、慧三學能斷修道者之煩惱,故稱無漏(漏指煩惱之意)。生活中為人處事不受外境所影響,「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心定之人,自然而能克服引誘,不隨便動念頭,就能生出清淨的智慧力!
人之所以會做錯事,是因為一顆浮動的心禁不起境外的誘惑而導致無限的苦果,因此不隨便攀緣,自然就不會受傷害。外面的世界充滿種種誘惑、威脅、衝突、毀謗、打擊等陷阱,當自己的財產被眷顧,地位被搶奪,這些都是外境的誘惑所導致,也是人生種種的遭遇。人因情緒和想法受外境所影響,好的環境塑造高尚品德的人格,惡劣的環境則養成低落的道德,這些都是被無明所迷惑之故。
文中妓女居心不良,為了貪取對方財寶而詐騙兩老,又懷邪心想誘惑比丘,還好山卓山慕達修行穩健,心中無私無欲自然不受迷惑所障礙。《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當外境種種誘惑之假相都無法迷惑一個人的心智時,又豈能干擾得到一個正知正定之人?
非分之財不可取,妓女見老人有錢就起惡心想行騙,惜福是防止貪念的良藥,貪婪最嚴重後果就是讓人無止境的想佔別人的便宜。佛陀曾跟弟子說:「金錢是毒蛇。」被毒蛇咬到只會傷害一個人,如果被財寶這種毒蛇咬到,禍患將會殃及全家眷屬。又「錢」字是從一金、二戈而來。二戈爭金殺氣高,戈指干戈,是一種武器,錢是用金屬所鑄造,二人各持干戈來爭搶,造成你爭我奪之殺機,人人為錢所迷惑。有智慧之人會謹慎使用它,將財寶看成是一條正在發怒威猛的毒蛇而趕緊遠離,如捨棄兇惡的毒蛇,出家到山林中修行,避開災禍厄難,又豈會執著財寶,而蒙蔽他的心?
所謂:「真解脫一塵不染;妙莊嚴萬法皆空。」一個人富貴是其前世的修行,吾人必須放下貪執,廣修布施,一心思慮世間的財產,心中就會產生障礙。錢將世間人支配得顛倒不堪,胡作非為,六親不認,是多麼可怕的事!修行者懂得如何為眾生廣種福田,卻不攀緣,不貪求,財令人迷惑,色令人顛倒。這兩種障礙是修行者的絆腳石,令人沉迷而無法自拔,人人當謹慎而遠離,才能明哲保身而永無災難。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
*1 本主題圖片粉紅小兔為格友豹老大老師提供水羚之畫作,特此致謝,並祝吉祥如意,圓滿豐收。 作家
![]()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