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見欲心亂神迷的多耆奢
2024/10/05 14:22:25瀏覽817|回應6|推薦103

佛陀時代,釋迦牟尼佛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居住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當時,阿難尊者與多耆奢著衣持鉢進入城內乞食,此時在街道中,多耆奢見到一位端莊絕美的女子,多耆奢見後頓時心亂神迷而失去正念。

 

多耆奢便以偈言向阿難尊者說:

「欲火之所燒,心意極熾然,

 願說滅此義,多有所饒益。」

 

阿難尊者亦以偈語回答:

「知欲顛倒法,心意極熾然,

當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

 

多耆奢再回應:

「心為形之本,眼為候之原,

睡臥見扶接,形如亂草萎。」

 

阿難尊者走向前以右手向多耆奢摩頂:

「念佛無貪欲,度彼欲難陀,

覩天現地獄,制意離五趣。」

 

多耆奢聽了阿難所言,明白其意,立即說:「阿難!請停止!不要再說了。」

 

當尊者們乞食完畢,準備返回迦蘭陀竹園。此時,美麗的女子遠遠的朝著多耆奢微笑。多耆奢從遠處看見她的笑容,心中想著:「妳現在的身形,也不過是皮連骨,如同外形美好的畫瓶,裡面裝的卻是不淨物,以此誑惑世人,令人胡思亂想。」

 

多耆奢再從頭到腳仔細觀察女子,思惟這個形體有什麼值得貪愛?身體裡面三十六物都是不淨,這些又是從何而生?多耆奢:「我今觀察他人形體,何不剖析觀照自身,此愛欲是從何處而生?是從地大生出愛欲?還是從水大、火大、風大生出來呢?假設是從地大所生,地大堅固不可毀壞,如何生出愛欲?如果從水大生,水是液態無法執持;如果是從火大生,火是熱能也是不能執持,假使從風大生,風大無形無相,也無從執持。」

 

多耆奢尊者經過一番思惟,有如此的結論:「這些種種愛欲,是從思想而生。」

 

於是多耆奢便說:

「欲我知汝本,但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多耆奢唸誦此偈,從當中反覆思惟不淨觀,就在此時,當下煩惱漏盡,獲得解脫。回到迦蘭陀竹林精舍多耆奢尊者頂禮世尊:「我今日有所覺悟,而得到善妙之利益。」

 

世尊問:「你今天自己覺悟到什麼呢?」

 

多耆奢回答佛陀:「『色』蘊不牢靠也不堅固,不可覩見,是虛幻不真的。覺受苦、樂、痛的『受』蘊,也是不堅固,如同水上的泡沫一般,似有但隨即破滅,也不真實。『想』蘊也不堅固,虛幻不實。而『行』蘊,猶如芭蕉樹,也不堅固,若將樹皮一層層剝掉,中間原來是空心,什麼都沒有。『識』蘊也不牢靠、不堅固,虛幻而不真。」

 

多耆奢向佛陀說明五陰熾盛不牢靠,也不堅固,是幻化虛偽,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他今日所覺悟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尊告訴尊者:「善哉!多耆奢,你能善於觀察五陰熾盛之根本,要知道修行人應當觀察五陰『色、受、想、行、識』的本質。因為,佛在菩提樹下,便是觀察五盛陰的虛幻不實,進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也如同你今日所觀察到的。」世尊說此法時,在座的六十位比丘都漏盡煩惱,心開意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

 

本篇佛典說明愛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由於多耆奢尊者在托缽時路上遇到莊嚴女子,當下覺察心中所生的欲念,於是向身邊的阿難尊者請教,彼此用偈語表達看法,如法思惟修觀行,因此照破五蘊的虛妄本質而斷盡煩惱。還好有阿難這位善知識在旁邊給他指點,多耆奢才能藉境練心,修觀行,思惟五蘊的幻偽不實而證悟。

 

《楞嚴經》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菩薩遇到欲愛的境界,都要遶道而行,唯恐被沾染上淫欲之毒。佛陀說眾生的本來面目本是清淨,然而為什麼會搞得成為業障凡夫?佛陀說就是一念的無明妄動。這個無明妄動,都是自己現前妄動操作的。我們現在的內心世界已被外在世界搞得紛亂不堪,而眾生原來的世界,叫『一真法界』,由於產生一念的攀緣心,就生起妄動,一念妄動,就會讓這個世界產生了我相人相之間的對立。

 

世界本來是無好壞,都是自己想出來的,表現出的都是假名假相,太多的妄動就把世界分割成對立,對立一產生就製造出愛憎取捨,就造業了。人世間之所以搞得如此複雜,就是眾生的心亂動,本來無一物,是自己去惹塵埃。

 

是以,當多耆奢尊者路上托缽遇到美女時,他的心雖被美色給綁架了,還好一旁善知識阿難及時給他救援開示,讓多耆奢這念心安住於中道、安住實相,清楚明白,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不想好壞美醜。當下這念心沒有好壞美醜的分別,就不會產生貪愛和取捨,心定之後,能自我作主,就是智慧,佛法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不假外求,就是最高的佛道境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181136598

 回應文章

端木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25 22:50

每一張早安圖都好美好美!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1-01 01:13 回覆:

Dear 端木豪 您好

謝謝來訪

秋天美得像一首詩

感恩在問候中相遇

人生有圓夢也香甜

心境如畫自在如雲

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綻放

用美麗的心看世界凡事都美好

祝您 祥和自在,如意安康 

       水羚 祝福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20 07:01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1-01 01:00 回覆:

Dear 終南山 您好

謝謝來訪

天涼好個秋,注意早晚善變的氣候

用最美麗的視覺,讓自己每天都開心

把無限的情懷給予秋無限的希望寄託秋

祝您 生活多彩繽紛順心如意 

       水羚 祝福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06 20:59
這些偈語都典雅高義,由宋元的文士優質化,意境宏旨比印度高明。
近代文明以消費當道,主流是豐盛過量浪費,和您的申述完全相反,挑戰是該怎麼走下去?🌱🌴🤓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0-16 23:19 回覆:

Dear Norton 大醫師 您好

謝謝來訪

Norton大醫師是有品味之人,閱讀佛典偈語明白典雅高義,佛陀時代多以偈語勸化世人,其中裡面充滿許多深奧發人深省的意涵,也要感恩當時唐宋許多學識豐碩的出家修行禪師們,運用他們崇高的學識將佛陀的智慧無偏差的整理翻譯,讓後代的眾生可以一睹佛經的精采,浸淫在佛陀的智慧法流中得以深入經藏而明心見性。

讓眾生依循佛法的真義去修行,就能超越凡夫的形象而證入聖者之境界,佛陀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是闡示從身、心、靈的自性去圓融,由於佛陀義理艱深,因此凡夫難以理解契入而退縮,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經云:「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佛陀的色身雖滅,但法性常在,經典流傳,正代表著佛陀法音宣流從無間斷。因此時常誦經看經典的人,他就是與佛常在,自然會得到佛陀法力的加持而開啟崇高的佛智,因為佛陀的法身遍十方無所不在,有法在的地方,佛陀即示現。眾生能夠在法上相應,就是與佛相應,心中有佛,就與佛同在,便能得到佛的法味。

日出日落花開葉落願大家一起擁有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祝您闔家  順遂光明  天賜福安

     水羚 祝福



刁卿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06 06:49

其他受造存在一樣,人,年輕時受制於荷爾蒙,是自然界生物傳承需要;飲食,是為維持生存。

食色雖是本性,但人異於其他生物,在於天賦意志,這亦是本性。但沉溺性事者其靈必卑,食過精,其智必下。靈智卑下者,永難企及神性。

是以,正念的宗教皆教人要克己自制,莫玷污身體。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0-16 23:08 回覆:

Dear刁卿蕙 大德  您好

謝謝來訪

您說的極好!

修行不只色身的修持,最重要是懂得如何將『心』做空想,如果單從色身的靈通變化想求得一個境界,身,色界無法突破,尚有束縛著身,仍有妄想執著,就無法修好內在的空性。

一般眾生在理念上要他們「拋棄色身」,認為身體是污濁不淨,是假合虛幻不實在,非常困難。

佛說:「四大假合,終須敗壞。有智男女,知身是幻。」

明白凡夫的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聚合而成,緣滅,色身終歸要敗壞。因此世間的一切相,從來都無法永遠存在的,所以壽盡,色身終須敗壞。

是以眾生要修的就是,不去執著一切虛幻不實的事情。趁自己還活著之前,假借此一虛幻不實的色身,學習佛陀的教化作為自我修行的楷模,借假修真,因身體有氣脈經絡,常行打坐運動,能產生真氣,行於色身及腦部,以此假有的真氣,來磨練自己的心志。

那要如何「借假修真」?既然身體是假合,就要讓它產生定力,破除執著,借肉身的假,修不去貪戀身體的那個真,不把身體看成寶貝,而看成是工具,(修行的工具),因為它是虛幻的,會敗壞的把它放下丟棄,不迷戀色身的虛假就是修真。

所以身體生病了去看醫生,如果醫生說得了絕症沒救了,也能夠坦然面對,更要加緊腳步趕快修行,不要被外在這個會毀壞的假色身擊垮內在的真性,應該要勇敢面對而超越,拿出不怕死的勇氣如如不動的繼續念佛,有時自己的決心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扭轉病情,絕症被克服,身體病痛消除了。有時雖然因緣已到,難以起死回生,但亦不要悲傷痛苦,更該以出離心除去妄想執著的假象,肉體雖不在,卻能獲得真正的永恆人生的真諦不是「小我」的生命,而是要追求永恆的解脫,亦即以有限的生命,換取無量壽光明的法身,這才是每個人要認真修行的功課

清淨心看世界

歡喜心過生活

祝您闔家 吉慶光明 家運昌隆

     水羚 祝福



亦言亦詩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06 05:29

凡人之煩惱:

假如人都無欲,

人類何以延續。

食色,性也。即人之本性。


以良知,寫文字(Write with conscience)
真善忍,人性之美(Truthfulness, Compassion & Forbearance)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0-16 22:42 回覆:

Dear 亦言亦詩 您好

謝謝來訪

佛教所謂的『清淨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修持,就是斷除性慾。然而許多不了解的人以世間法來看世間事,就會對這個問題產生誤解及對立,把「斷除性慾」理解為斷除性行為。

佛教本身並沒有把性慾的滿足看成是罪大惡極,違反道德的行為,只是性慾是所有欲望中最難去除的事,也是眾生得到解脫的最大障礙之一,從戒律的角度而言,違反身份的色戒是有罪的(其他宗教亦同)。因此佛陀對在家眾所制定的戒律中,只是不允許人們發生婚姻關係之外的性行為,並沒有說只要學佛的人都要禁止性行為。而且佛陀也沒有強迫所有學佛的人都必須持戒,每個人都可以學佛但持不持戒都在自己的選擇,因為不持戒是無法得到更高的境界修行而已,是每個眾生自己的事。

出家人由於受戒後有戒體,戒體可以幫助修行人在惱欲中得到清涼,但是為了向更高層次修行,必須要有修斷性慾的願望。然而大家要明白,在家修行的人最終是要「斷性慾」,不是斷性行為。斷性慾是按照佛陀所教的方法一步步深入修持,慢慢去除了業力與習氣,執著等煩惱之後,自然就能夠克服種種慾望。

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清淨,體驗清淨所帶來的身心靈快樂,欲望就會越來越淡。佛教對性行為是有約束的,但不是用控制,因為用控制只會讓慾望更強,佛法教導眾生去看慾望是如何運作?讓它漸漸消失。而宗教對婚姻的看法都認為彼此要忠誠,忠貞體貼,擁有共同的目標,不允許婚外情產生種種無明的慾望而製造苦果。

例如已婚之人見到俊男、美女時,產生愛意會情不自禁迷戀對方,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事後一連串的因果來。是以佛陀教大家修『白骨觀』,遇到俊男、美女他們死後也是一堆白骨,現在的俊美只是一張皮肉包裹著白骨而已。懂得修『白骨觀』就不會陷入情愛的漩渦中而痛苦造業。

實際而言性慾的產生有兩種原因,一是自然生理周期,一是外界信息刺激。嚴格來說,因於後種性心理產生的性行為是不健康的,最好能控制自己遠離這些對身心靈刺激的環境,佛法教導眾生制服性慾的正確方法不是直接去克制,而是採用迂迴,對於自然產生的性慾,夫妻之間自然不必克制,因此沒有延續後代的問題。

以上所說斷除性慾要點和方法,只是對在家人而言,對於出家者是不適用的,出家人身披袈裟,代表三寶,他們發揚諸佛之正法,這是屬於無漏、圓滿、神聖的身分。因為既然出家就是放下塵緣『六根清淨』,豈會去貪戀美色?出家人受戒得戒體,在戒體的作用下,較容易滅除慾火的魔障,得到清涼自在,這不是一般在家人所能體會得出佛法精深奧妙之處,必須實際度過精進的修行生活。

所以,人生的荒謬在於人們一生汲汲追求雖然看的見,但終將消失的外在物質東西,拒絕承認雖然看不到但真實存在的内在精神能量。生活中的不快樂與痛苦就是源自於這個荒謬性,佛法說所有看得到的物質好像擁有,實際上是一無所有,因為這些東西都會消失會毀滅,是虛幻不實。

人類及動物會繁衍後代又如何?能生生不息就能不滅嗎?人生不斷輪迴究竟是苦是樂?佛說肉體是『地水火風』所組成,會腐壞會毀滅是假的現象。因為我們所擁有的,所佔有的一切,只是生命過程中暫時的瞬間,人類認假為真,不斷的荒謬生活,無法認清生命的真正本質究竟是什麼?無法認清事實存在的現象又是什麼?拼命追求虛幻不實的東西,只是在浪費生命罷了!

 祥和之晨送出一份寧靜

 問候之中寄上千萬祝福 

 祝您闔家  五福臨門 歡喜自在 

                          水羚 祝福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讚的
2024/10/05 22:50
讚啦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4-10-16 22:34 回覆:

Dear郭老師 您好

謝謝來訪

沒有動聽的言語只有真誠的問候

祝您 花開蝶來心開福來健康如意日夜皆吉祥 

     水羚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