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16 20:56:51瀏覽3383|回應7|推薦182 | |
《
有位富裕的長者,家中藏了許多珍寶。一天他準備出遠門,便請一個奴工幫他看家,出門前再三交代他說:「我要出遠門,家中有許多寶物,希望你好好看門。」 雖然主人知道奴工天性愚鈍,做事不知應變,於是再進一步仔細囑咐:「要守住這個門,家中財物才不會遺失;而且屋外的一隻驢子也必須看好。」 僕人聽完長者交待,就慎重其事忠實的看守這個門,以及屋外的驢子。 過了幾天,剛好附近鄰人在慶祝喜事,請來戲班助興,十分精彩。守門的奴僕很想前往看熱鬧,可是主人一再交代要看好家門及驢子,怎麼辦才好呢?絞盡腦汁,於是他想到一個好方法,把門好好的綁緊,再將繩索的另一端綁在驢子身上,然後牽著驢子去看戲了!這樣驢子和繩索不僅不會遺失,門也被繩子綁住,非常安全。 他自以為聰明的牽著驢子高興的去看戲了。 遠行的主人終於回到家中,見到門戶大開,僕人也不知跑到哪兒去,只見一條繩索掉在地上,而屋裡的財寶都被竊盜一空。 不久,戲班表演結束,奴僕高興的帶著家門和驢子回到家中。 主人見到奴僕回家憤怒的問他:「我叫你好好守住大門,你跑到哪兒去呢?」 「我按照你說的方法做事呀!你看,門還在,驢子也在這兒呢!我哪裡做錯了呢?」奴僕無奈說著。 「要你看門就是希望屋內的東西不要遺失,你雖然綁住這扇門,驢子也安在,但是大門打開,屋裡的財寶卻全被偷光了!我要你保護家中的財寶,若無財寶何須守門?」 主人氣得七竅生煙,然而東西已遭竊,事已無法彌補,只能怪自己用一個愚人做事,後悔已遲。《百喻經 囑奴守門品》 本篇佛典指出行者要明白守住自己『根門』的重要性,嚴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門,不應貪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妄性。 佛陀問弟子們當六根接觸六塵時,是『眼』繫縳於『色』?還是『色』繫縳於『眼』?乃至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意』繫縳於『法』?還是『法』繫縳於『意』? 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既非『眼』繫縳於『色』,亦非『色』繫縳於『眼』,乃至於非『意』繫縳於『法』,亦非『法』繫縳於『意』。 由於眾生心生貪欲,就會被貪欲所繫縳。 文中奴僕以為把門綁緊,再將繩索的另一端綁在驢身上,然後牽著驢子看戲,如此驢子和繩索不僅不會遺失,門也被繩子綁住,非常安全。 究竟是繩索綁住驢子?還是驢子綁住繩索?是繩子綁住了門?亦是門綁住了繩子? 其實既非繩索綁住驢子,也不是驢子綁住繩索,不是繩子綁住了門,也非門綁住了繩子。 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在做主。 是以當六根接觸六塵之時,不是『眼』繫於『色』,也不是『色』繫於『眼』,而是因貪欲生起,令六根與六塵相互繫縳所致。 生活中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習慣於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其根本道理就在於一種貪欲。因為貪欲而讓六根攀緣六塵,永無止息。因此得不到的東西,便汲汲向外尋求,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始終被外境所迷惑、束縳,而無法解脫。 是以,行者要從六根入手,不讓自己的六根向外攀緣造作,唯有建立正確的知見,將心念向內觀照,才能在煩惱中得到解脫。透過佛法的種種加行,使心念得以作主,收攝六根,檢討內在自我,不執著攀緣,不起煩惱,本具清淨之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自在。 然而,眾生都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認假為真,卻不知眼睛所見也不是真實的現象,它是表面的一種錯覺,懂得觀照這念心,就能見到真實自我的佛性。 般若智慧就像一支火炬,能燒掉妄想、自私、煩惱之我,去除虛妄,如此眾生的本來面貌、真實的自性就會顯現出來。 文中驢子代表著無明,眾生只會追求身外的無明,尋找門外一切虛假的現象,遺失門內屬於自己真實貴重的財寶,都是來自一種錯覺,《心經》所云『無眼界』,即指一個人到了最深的禪定時,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全都是無的現象,此時所顯現出來的「空性」,才是最清淨的真如實相。 既然五蘊皆空,就無眼耳鼻舌身意之別,所有的感覺都是虛假,眼睛貪著外界的色塵,舌頭貪著美妙的味塵,色身貪著身體的享受,就會被外界事物所引誘,而分散了自我的意念,只想追求門外的虛假,讓無明忽視了自性寶藏的存在。如同守門僕人有了無明的愛,妄念而心猿意馬想看外面戲班的表演,卻將門內真正的道品等財寶全部丟失了,愚蠢以為帶著驢子(無明)和繩索(束縛)走就萬無一失,卻沒看好屋內的寶物,致使內在貴重的物品全被偷光。 為人處世如果能斷除這條束縛之繩索,斷除私慾,解開無明之索,不將它綁在無明的根門上,就不會再受到愛慾繩索之纏縛,而寶藏之門其實就在繩索的另一端而已。 因此,吾人在生活中,當不貪著於境外假相,不患得患失,把握每一個當下,「無念」才能擁有更寬廣的世界。不被「虛相」所迷惑,而產生顛倒妄想,《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開「妄想」,才能證悟「實相」之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