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遊泰紀行(二)
2010/02/03 00:56:01瀏覽689|回應0|推薦6

        泰國是一個「王國」,現在的國王稱為「九世王」,叫做蒲美蓬,在位超過六十年,很受泰國百姓的愛戴,不過他可不是泰國最受尊崇的國王。在泰國的街頭、戲院、餐廳或其他公共場所,我們常看到兩幅泰王的肖像,一個是當今的九世王,另一個是五世王。五世王從歐洲引進了現代文明,開馬路,設自來水,算是現代泰國之父,他長得跟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很像。

二次大戰後,泰國和中華民國有一點牽連,就是所謂的「異域孤軍」。我對六十年前那一場大潰敗頗有一點涉獵,對青島、上海、海南島的撤退,甚至廣西退到越南富國島的歷史都略知一二,唯有從滇西退到緬甸這一段,所有的知識幾乎都來自「異域」這本書。異域出版於四十幾年前,其描述之驚心動魄,內容之有血有肉,恐怕至今沒有類似的小說比得上。異域的故事有多少是史實,有多少是小說家言,很難明瞭,所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李國輝帶領了第八軍709團的一千多人,會同譚忠第二十六軍278團五六百人,在小猛捧成立了復興部隊,總部設在猛撤。那一塊中、緬、泰三不管的地區,一般人都以為就是後來所稱的「金三角」,事實上金三角的位置在異域一書的背景地區要南方許多,而且所謂孤軍第九十三師,其實是外人以為的番號,事實上李國輝的部隊後來擴編成一九三師,譚忠的部隊才是屬於九十三師,因為都有「九十三」,外界就含混以九十三師稱之。

不過再怎麼樣,滇緬邊區的歷史跟觀光勝地Pattaya其實毫無關係,但是會做觀光客生意的泰國人知道台灣觀光客都聽過「異域」、「孤軍」──至少也聽過費玉清唱的「美斯樂」──所以乾脆在Pattaya搞了一塊地,複製了一個具體而微的「邊區」,並且找到孤軍的第二代,每次幾十個輪流到這裡當介紹。我本來對這種「複製」的古蹟嗤之以鼻,尤其是看了十五分鐘不知所云的介紹電影之後,不過電影結束之後的發展,頗讓我出乎意料。我看到一個身穿迷彩服,軍帽上有青天白日徽的黝黑男子出來,用帶有口音的國語要求大陸旅遊團先行出發參觀,留下台灣的觀光客。後來我才知道因為兩岸的「史觀」不同,一起參觀的話容易起衝突,甚至打起來,所以他們用了這一招。

這位自稱是孤軍第二代的介紹者,先帶領我們看牆上掛著的照片、圖表和油畫,再看看模擬擺設的邊區住房、軍械庫、司令部等,比較刺眼的是,居然有兩個人躺在草蓆上擺出抽鴉片煙的神態,不曉得要表達什麼?根據他的敘述,「滇緬」到「泰緬」到「泰北」的時代,從李國輝開始,接著是李彌、柳元麟、段希文和雷雨田。他的講述和「異域」裡的敘述很類似,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樣。比如說第一次的撤軍,他說李彌不想撤,而且計畫結合當地土著,把緬甸打下來,成立緬甸民國,蔣介石不允(大概是怕真的成了氣候),覺得李彌不聽話,就把他調回台灣。在「異域」裡面,講這些計畫的人是丁作韶。不過這也不矛盾,當時李彌的確不主張撤退,因為他雖然是指揮官,可是根本不在邊區,打仗死人都是部屬的事。可是李國輝就不一樣了,身邊的弟兄經歷了太多寡眾懸殊的大戰,加上環境的日趨惡劣,畫一個緬甸民國的大餅,只不過是要他們賣命而已。所以孤軍的撤退,與其說是蔣的不允,不如說是李國輝的心灰意冷。「異域」的作者柏楊把戰爭的場景,骨肉的離散寫得淋漓盡致,但是唯有李國輝心境的轉折沒有觸及,可以說是「意在言外」吧!

孤軍到了段希文時代,對手已經由中共、緬軍而轉為泰共。段最大的功勞是消滅了泰共,得到了泰皇應允孤軍的居留權,可是他們還是沒辦法取得泰國公民身分,也無法離開泰北到曼谷討生活。到了雷雨田時代,所謂的孤軍九十三師已經全部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羅星漢、坤沙的勢力,坤沙懂得利用民族主義,搞撣邦獨立,表示他頗有政治頭腦,但是他走錯了一步,他以販賣毒品作為經費來源,這註定了他得不到國際的援助與同情,同時他又自不量力主動對泰國挑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終被剿滅。這位孤軍第二代說,他們的這些長輩打了一輩子的仗,可是無法回到老家,台灣也不要他們,只能在泰北的蠻荒之地偷生,死後的墳墓都面向北方,以示心懷故土。聽到這裡,太太的眼睛都泛紅了。

田英奇

wcwang54@hotmail.com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inch&aid=374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