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風暴下的困惑
2009/02/19 15:48:50瀏覽660|回應0|推薦0

        古人說:「四十而不惑。」顯然這年頭不適用了,想必古人的生活很單純,因為交通不便,安土重遷一輩子,老死一地很正常;又因為訊息不發達,行業不外士農工商,所以求功名的讀書,務農的種地,賣勞力的上工,做買賣的擺攤,父子相傳,千年歲月也就悠悠行過。可現在這世界複雜的太多太多,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發抖。我們那些在放無薪假的「新貴」們,從雲端跌到谷底,還不是因為國外訂單取消了?

        如果只是這樣,那也就單純了。我很早就聽過一句話:「用錢賺錢最快。」證諸金融海嘯,用錢賠錢也是很快的,可見誤入魔道的不只我一人。我最恨的,是2007年的時候,我跟每一個理專聊天,他們都說未來會很好,「跟以前比起來,現在的股票很便宜。」便宜?如果真的「現在」有人跟我說,該進場了,股票很便宜,有幾個人會信?「眾人貪婪時我謹慎,眾人謹慎時我貪婪。」問題是你膽子要夠大,眼光要夠準,本錢要夠粗──我可是一夠也不夠。

        金融海嘯開始後,我常在報上看到什麼大師,什麼學者「精準預言」了什麼什麼事情,一副就是「看吧,老子多厲害!」的模樣。你有沒有注意到,不同的事情,都是不同的人預言的。也就是說,這些大師學者碰巧矇對了一件,其他沒預言到的都甭提了。這種大師我也會當──「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九月,股市可能呈V型,U型或L型走勢。」我有可能不對嗎?

        偏偏我又買了房子──以前是沒錢買房子,現在是(舊)房子賣不掉了。因為買房子,倒是增加不少知識,我是最近才知道,投資客的買房策略是什麼。我剛好錢夠,就沒有貸款,等於所有錢都壓在這上面了。像現在利息這麼低,投資客一定去貸款,用少少的錢(大概兩成吧)就買下一個房子,如果是成屋就租出去,用房租抵掉貸款。等到房價高了,再一舉賣出賺差價,等於用少少的錢當槓桿。最現成的例子是林文淵,只用一千七百萬就賺了(他自己說的)五六千萬!

        有那麼好的事?問題是房價要是跌了呢?要是找不到房客呢?美國的房地產風暴,事實上就是這麼開始的。我親身碰到一個例子:八十五萬(美金)的房子,貸了七十萬,現在房子六十萬都賣不掉了,屋主乾脆閃身走人,把房子丟給銀行。這屋主雙手一攤:“Why feed the dead horse?”(幹嘛餵死馬吃草?)

        還有更狠的,在美國付房貸,可以終身只付利息。也就是說,付一輩子都付不完。在我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但是有一位理專(又是理專)振振有辭的說,這種方法很好。他打個比喻:如果有人願意借你一百萬,中間你只付利息,十年後你還一百萬給他,你借不借?

        聽起來很不錯,因為十年下來一百萬可能不像當時那麼有價值了。但是如果你是十年前借的,現在要還,你肯定笑不出來。因為我們只要深入一想就會明白,這十年裡你不但不能賠錢,而且還一定要賺超過你借錢的利息,你才會划得來──這豈是簡單的事呢?更何況如果資產是房子的話,還會折舊,還要修繕,還要繳稅,還要管理….媽呀,除非我是神仙,知道現在是低點,否則套牢的可能性都很大。

        幾個禮拜以前,跟老大哥「無言」通了個電話(附帶一提,他的blog很值得看:http://blog.udn.com/junk200/detail),我說我始終搞不懂,我買了一百塊的股票,它先跌30%,再漲30%,我只剩91塊;如果反過來先漲30%,再跌30%,結果還是剩91塊,怎麼會這樣!(請看「精打細算總是賠」http://blog.udn.com/junk200/2613816)其實我和無言大哥都是學理工的,數學不至於差到那種程度,只是證明了,錢很難賺而已!還有別忘了,一買一賣,都要付手續費!

        唉!理財,理財,如果本本分分,賺多少用多少,不但一輩子無法致富,到老了退休金(如果有的話)可能只夠我付平價養老院(高檔的都不敢想)的錢而已。可是真要理財,花那麼多時間精力,到頭來一場空,圖的又是什麼?四十多歲了,困惑,困惑,到處都是困惑。怎麼辦?怎麼辦喲!

田英奇

wcwang54@hotmail.com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inch&aid=266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