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一章 四大界各論《74》
2010/10/23 09:43:23瀏覽197|回應0|推薦0

 

四、身界

  身界人,以肉身為主,全部精力服務於肉身,以物欲的最大滿足為人生目的,他損人利已民,不擇手段,好發脾氣,人倫敗壞,傷天害理,無所不為,心中只有自己,不考慮別人,從不承認自己的過錯。他花天酒地,流連忘返,殺盜淫妄,嗜欲傷身,與人毆鬥,習已成性,違紀犯罪,國法難容,終至身敗名裂,墜落深淵,為眾人所唾棄,他是社會的敗類,人群的禍害。身界純陰無陽,是人間地獄。故先生說:『身界人是破壞的,是糟心的,身是地獄的根。』

  首先探討一下身界形成的根源。看看那些由於作惡多端而服刑的囚犯,而是由小引大,由淺入深地逐漸變壞的。一開始,多數是沾染上不良習性,吃喝嫖賭吸毒等等,天長日久,積重難返,終至走上殺盜邪淫等犯罪道路,被繩之以法,關進監牢,過著人人間地獄的生活。追源溯本,多數是由於惡劣習性所造成的,正如一位名人說的那樣:『幸福是一個「債主」』,借你一刻鍾的幸福,叫你付上一生的不幸。(此幸福指物欲氾濫)。

  再看看有些人由於一點小事,話不投機,輕則吵罵,重則毆鬥,挙腳相加。由此而引起的兇殺慘案,屢有所見,惡果促成,悔之晚矣。這是一種什麼力量驅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呢?歸根結底,無非是由於互不服氣,而引動了氣稟性,發作時,如下山猛虎,竟而西康成不可挽回的大禍。先生說:『使脾氣就是身界,就是鬼。』

  綜上所述,前者是習性滋長的結果,後者是稟性發作的結果。所以先生一再教人們『去習性,化稟性』,由此可見,其作用與意義,是何等重要!從習性和稟性上下功夫,乃是防止流入身界的正本清源之法。

  從身界的行徑來看,是心性和肉體的關係顛倒,致使心為身所役的結果。如果身能接受道心的領導,行為端正,物欲淡泊,居家則能孝悌為重,在外則必忠信處世,自能超出心身兩界。因此,身只可聽命,不可為主,否則,必自己造罪,親人憂心。

  身界人聞過則惱,從不接受他人的批語,以自我為中心。在社會上交結一些酒肉朋友,不務正業,狼狽為奸,以私害公,觸犯刑律,不知改悔。在親人近人中,則橫不講理,以非為是,表現為攪情,糟心。

  有人說,某人雖然脾氣不好,但心眼好。其實,只要一動脾氣,便已經掉到身界的圈裏了。耍大脾氣的人,必要傷人,把人家打罵完了,心眼再好,有有何用!況且動脾氣的時候,心中必要充滿恨怨,心靈已經被嚴重的污染了,這怎麼有算作心眼好呢?既傷別人又傷自己,所以必須心好性也好,才算作完整的好人。

  身界人是由於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有的是在孩提時期,受到父母的嬌生慣養,花錢無度,湊成奢侈浪費,為所欲為的惡劣習慣,成年之後,積習難返,便墮入下流,不知不覺地陷入污泥濁水裏,不能自拔。有的時升官司發財後,醉心享樂,貪贓枉法,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物欲橫流,染上各種不良嗜好,被子洶湧地毒流惡浪吞噬,捲入了罪惡的深淵。有的人是受到金錢的誘惑,見利忘義,不擇手段,損公肥私,甚至依仗權勢,巧取豪奪,喪盡天良,終於落入法網。身界人不信因果,但卻被因果所縛。

  有的人,私心太重,惱怒恨怨萃於心,人不對意,事不遂已民,或長時間受情牽物累的困擾,陰氣充塞,鬱積成疾,傷及臟腑久病臥床,痛苦不堪。這種身界之苦,不正是由心界的苦海而墮入身界的地獄嗎!

  身界人不能成事,只能敗事。心四時八節人是聚財的,愈多愈好,貪得無厭,而身界人是破敗的,有多少產業,也不夠他揮霍的敗壞。所以在家庭是敗家子,祖先父母遺下的家業,到他這輩,不敗壞光了不能甘休。在社會上,人家建功立業,他則損公敗業,身界人是社會的蠢蟲,人間的敗類,已喪失了自尊心,正如失靈了的車閘,沒有控制能力,不能約束自己,所以身界人走的是地獄路。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52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