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三章、三命消長《24》
2010/06/15 09:49:14瀏覽192|回應0|推薦0

  一、天命 

  一個人從嬰兒時期起,經過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歷程,都可能迸發過無數次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來自固有的天性,是天命形成的基因,屬於生命的光明面。如小兒的愛父母,愛兄弟姊妹;一生中常常生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以及扶老攜幼,助人為樂,同情之心,激奮之情和扶困濟危之心等等,通過培育與實踐,使之發揚光大,充實起來,便是天命的成長過程。把它用在家庭倫理中,便是孝悌之道;用在社會上,便是忠於職守,愛民族,愛國家的忠良。歷史上的孝子、忠臣、英雄、豪傑、偉人、哲士,無不是這些閃光點高度集中而釋放出巨大能量之所致。所以說“性與天命合”,說明性與天命是統一的。

  修天命即是孟子說的:『修其天爵。』凡屬篤盡倫常,敦品立德,樂善好施,與人為善,立功立德,利益大眾的,都是對天命的充實與壯大。

  先生說:『命者名也。』名即名分,命指天命,按自己的名分行事,依照準則做人,這就是『立命』。如在家庭中有『兒子』的名,『兒子』即是天命,把兒子當真了,就是孝子。眾人賓服了,眾人是天,就是長天命。反之,就是虧天命,或叫作丟天命。

  先生說:『人像燈泡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大的,少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小的;若是無人佩服,就是有燈而無光;令人嫌惡,就是黑燈影了。』那些成為黑燈影的人,枉此一生,正是對生命的浪費與糟蹋。

  『職務無貴賤,人格有高低』,當縣官的和一名清掃工人,從形式來看,他們的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無法相比,但從做人的品德來講,就不分高低了。如縣官不以民眾的利益為重,幹些貪贓枉法甚至為害人民,招致廣大民眾反對與唾棄的事,則他的天命便完全丟了。但那位清掃工人,能盡心竭力地幹好本職工作,處處為大眾著想,受到稱讚與尊重,他的天命就比那些品質惡劣的縣官大得多了。所以用天命的大小虛實來衡量一個人的高低貴賤,是再公平不過的了。縣官必以全縣人民的利益為利益,才符合天命,否則,他的天命就是虛的了,甚至成為全縣的罪人。先生說:『眾人不服,就是把天命丟了。』

  從家庭來講,如夫妻、父子、兄弟、婆媳等等,每一個名分,都是天命,當好了,行真了,便是長天命。社會上士農工商官,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天命,如士人是主教化的,能夠當好老師,為人師表,教好學生,就是士人的天命。商人主流通貨用,方便顧客,幹好本行工作,就是長商人的天命。農人種好地,多打糧,心存為世上多增加糧食,便是長農人的天命。總之,人能幹一行愛一行,把自己所應做的做得圓滿,眾人佩服了,就是天命增長的標誌。所以鳳儀先生說:『做什麼還嫌惡什麼的,就是不要命。』

  能夠一心從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助人為樂,勸人為善,這便是完全以天命行事。如能進而教化世人,移風易俗,敦品立德,出苦得樂,如此濟人利世的聖賢,乃是天命的最大充實者。如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萬古不朽,他的盛德永存,即是天命永存。

  所以,人暫短的一生,惟有不斷地增長天命,充實天命,才是最高上、最有價值、最純粹的生命。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13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