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二章 三理常存《20》
2010/06/04 07:49:36瀏覽230|回應0|推薦2

二、道理

 

  心存道理,是指心中首先要存倫常之道。人生世上,是離不開人群的,有人群就必然有人我之間的關係。要正確處理人我關係,必有其規範可循,這個規範就叫作道理。在家庭來說,為人子女,對父母要盡孝,為人父母,對子女要盡慈,兄弟姐妹之間要盡悌,夫妻之間又有夫婦之道。在社會上有朋友之道,在國家有盡忠之道,對工作要忠於職守。在工作崗位上,還有上下級關係等等。這些相處之道,是非常複雜的。古代聖賢的教導,多為原則性的規範。但時代前進,不斷變化,人際關係更加複雜,某些具體處理準則和方法,有些地方也不能不有些變化。先生說:『道是活的,時代不同。行道也有所不同了。』譬如古代婦女的『三從』之說,已經毫無意義了。又如『嫡庶道』在一夫一妻制的現代社會,已成為歷史垃圾,女人『從一而終』,孀婦不許再嫁的陳規陋習,已再無人受它的束縛了。其實,先生很早就主張孀居可以再嫁(當然,願意守孀的也可以守)。孀婦張玉奎的再婚,就是先生親自提議的。(詳見《年譜》71歲)

  心存道理,除了常存倫理之道而外,更要存物的道。因為你不會物的道,你就不可能很好地利用物。譬如當車夫的不懂牲畜的特點,你能趕好車嗎?農人不懂耕種之道,能種好莊稼嗎?萬物之道,莫不如此。所以心存道理,不僅要研究為人之道,更要研究各種物的道。先生說:『真學道的,有一人學一人的道,才算真。』又說:『我不會物的道,都算虧道。』又說:『人人都覺著自己無過,其實當兒子不會當,也是過,當丈夫不會當更是過。推開說,當什麼人不會當都是有過,敢說無過嗎?人人都願意享福,怎麼都沒享福呢?有道才有福。若不明道。有福也不會享呢!』

  為人不但要學會人和物的道,而且更要懂得聖賢仙佛的道,如此,才是心存道理的全體大用。

  心存道理最為首要的是研究家庭的倫理關係。家庭的問題最簡單,也最複雜,為什麼說簡單呢?因為傻人也可以結婚立家,生兒育女。為什麼又說複雜呢?看看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可以治國安邦,統率千軍萬馬,然而,回到家?,妻子兒女不一定聽他指揮,甚至弄得束手無策,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家庭關係是相當複雜的,如不研究明白,處理不得當,其家庭是絕對不會幸福的,甚至煩惱重重,痛苦不堪。所以家道倫理是鳳儀先生全部學說中的重點。佛家講人的相聚,其主要因素是:『無緣不聚,無冤不聚』。在家庭?顯露尤為突出。看來,倫常道——人道不盡圓滿,就等於欠債不還,要想成神成佛,真是癡人說夢。

  心存道理,首先要存個人應盡的道,先生說:『道是相對而生,絕對而行的』。應該只求自己盡道,而不求對方報償。以孝道來說,孝為倫理之首,為子女的只求自己如何盡孝,不求父母如何盡慈。鳳儀先生所講孝道,比起前人,更為深刻、全面。他說,孝親不僅『孝身』,更要『孝心』、『孝性』,『人子事奉老人,必須能得著老人的道,斷老人的家私之累,化老人的稟性,才算真盡孝。』

  父母對子女呢?不應以子女為私有。先生說:『兒女是天下的人。應該為天下服務,絕不應該只為孝親而累在家?。如果累在家?,在兒女方面是個小孝,在父母方面,就叫不慈了。』

  夫婦之道怎樣呢?先生說:『夫婦為人倫之始。』是家庭的核心。夫婦關係,處理得好與壞,可直接影響家庭精神生活的質量。尤為重要的是,家庭精神生活質量可決定下一代的質量。由此可見,夫婦之道是何等重要了。

  夫婦道的原則是『男剛女柔』。請注意,這?所說的剛,是剛正而非剛暴,柔是柔和而非柔弱。夫妻之間,陰陽相成,長短互補,剛柔相濟,這是實質上的男女平等。其實兩個人有完全相同的性格是不存在的。假如男女俱剛則易崩,男女俱柔則無主。演戲必有主角和配角,如果都想當主角,誰也不甘當配角,那麼這場戲恐怕就要散台了。有的夫妻退休回家之後,合不來,互不服氣,鬧得很苦惱,甚至長期分居。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上班的時候,二人都是各自單位的領導人物,長期處於指揮地位,說了算。然而,退休之後,仍然把上班工作時的習慣作風搬到家庭?來,這就必然吃不開了。所以,夫婦道必要研究明白。其實,夫婦之道在家庭中是極為關鍵的一環,是『心存道理』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剛柔相濟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相輔相成的根本法則。從社會來看,所有事業的成功,人格的成就,沒有一樣是離開剛柔相濟這一法則而能取得的。大則治國安邦,小則工商經營,無一例外。那麼家庭倫理,夫妻之間難道就可以離開剛柔之道嗎?

  心存道理,內容非常廣泛。上舉數則,僅是對部分倫常道理的簡單論述。克實而論,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世,處處都是有道可循的。只有時刻『心存道理』,並付諸實踐,方能達到上合天理,下合情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09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