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1/03 22:57:09瀏覽2452|回應3|推薦27 | |
從龜字怎麼寫說起 日前,有位媽媽發現兒子的「龜」字寫錯,不過在糾正過程中,意外發現兒子學的版本和自己不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嘲笑這位媽媽所認識的「龜」字,正好透露了她的年齡(註一)。如果寫「龜」字,中間沒有連起來,可能都是50歲以上的人所寫。 在電腦排版普及之前,多以鉛作為「活字」的材料。當時的鉛字,係以日本銅模為母本,異體字不少,例如:「為」字之上是「爪」字;「青」字之下有如日本貨幣「円」;「賴」的右邊有時是「負」字,有時是「頁」字。另外,不同號數的字,也有不同的字體,例如:「劫」字的右邊,有時小號字是「力」、大號字是「刀」或「刃」字,此一現象,比比皆是。民國62年起,教育部開始整理國字,透過社會各界討論,取得共識後,於71年頒布「常用標準國字」4808字、「次常用標準國字」6341字,後又頒布「罕用字」及「異體字」。 為使國人了解「標準國字」,教育部從1981年至1998年,請年輕漂亮的女記者在華視主持「每日一字」,還請書法家張炳煌先生一筆一劃寫給大家看,例如:「育」字,以前我們都先寫一點,再寫一橫。現在先寫一橫,再寫一斜一點;其下的「冂」內,不是兩橫,而一點一挑,總共「育」字為7劃,非以前的8劃。多年前,媒體報導,有位吳姓家長自己名字裡有個「育」字,過去寫法跟現在不同。他說:自己名字寫了快40年,想不到以前學的,現在卻變成錯的了;他認為這麼重要的改變該讓民眾知道;否則很多家長可能都會和他一樣,「誤教孩子寫錯字」(註二)。 當年,「每日一字」節目每天5分鐘,就是告訴民眾國字的正確寫法,前述吳姓家長不看節目,卻怪政府沒讓民眾知道,反應有欠公允。其實,除「育」字外,還有不少字也作了修正,例如:「致」字,右邊不是4劃的「攵」(ㄆㄨ、以手執物),而是3劃的「夊」(ㄙㄨㄟ、以腿行走)。「沛」字,右邊不是5劃的「市」,而是4劃的「巿」(ㄆㄟˋ)。「刊」字,左邊是「干」,不是「千」,也不是「チ」。「今」字,當中是「一」,不是「丶」(註三)。所以,寫錯的人,不必太自責,我們可能都會寫錯字(註四)。 目前坊間仍可買到「每日一字」乙書,有興趣的人買來研究,就可以知道過去與現在的寫法。附帶一提的是,「每日一字」第一代主持人—李艶秋,當時還是一位漂亮的小女生,現在都已經變阿嬤了! 註一:參見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285739 註二:參見聯合報2015.11.21.A9版 註三:參閱【標準正體字】乙文。 註四:參閱【我們可能都會寫錯字】乙文。 龜字有兩種寫法,50歲以上的人多半寫左邊的「龜」字,現在年輕人多半寫右邊的「龜」字。 以前的「育」字,先寫一點,再寫一橫。現在先寫一橫,再寫一斜一點;其下的「冂」內,不是兩橫,而一點一挑,總共「育」字為7劃,非8劃。 字典的「龜」字,有的中間沒有連起來,有的中間連起來。 目前坊間仍可買到「每日一字」乙書,有興趣的人買來研究,就可以知道過去與現在的寫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