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1/26 19:14:23瀏覽1859|回應0|推薦17 | |
為提昇農業經濟產值及其附加價值,讓農業發展具有永續經營之效能。請以〈提昇農業經濟產值,發展永續經營〉為題,充份發揮論見。(第五次農會考試八職等新進人員)
提昇農業經濟產值,發展永續經營
臺灣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提供民眾食物來源,也承擔各行各業成長的後盾。本世紀以來,工商服務業蓬勃發展,農業在總體經濟產值比重不斷下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及國內少子化、老年化的影響,臺灣農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之後,在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下,臺灣農業更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如何提昇農業經濟產值及其附加價值,讓農業發展具有永續經營之效能,是農政單位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所謂:「民以食為天。」沒有人可以捨棄食物而得以生存,農業相對重要性雖然持續下降,但絕對重要性並未因而消減。特別是,現代人對於食物之需求,不再是「量」的充足,而是「質」的提昇;對於農業生產環境的想望,不再是糧食供應地,而是維護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及提供休養生息的重要場域。所以,農業生產不該只著重在量的增加,而是質的提昇,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並且建立起生產端及消費端的信賴;甚而讓民眾樂於認識農民、親近農村。近年來,夏季燠熱難耐,許多住在都市的人無法忍受高溫氣候,紛往農村旅遊或長期居住,享受農村清新空氣、安閒的生活步調,這就是在提昇農業經濟產值之餘,因其附加價值而發展出一條永續經營的途徑。
臺灣農業規模零碎而狹小,相關生產、居住及公共設施等用地參差混雜,再因產銷未能達到經濟規模,不易提昇農業生產力,也造成農民所得偏低。因此,如何透過農村綜合發展規劃,將每一農戶分散、畸零及細碎的耕地予以集中,以利農業現代化經營。此外,在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農村屬性,改善農業結構及規模,建立地區性綜合農業經營模式,包括:農林漁牧生產園區、園藝及特用作物生產基地、農產加工觀光園地、農產運銷及觀光休閒農業…等,讓農業生產與自然景觀、文化歷史及人文社會等生態環境,環環相扣,使農業經濟產值及其附加價值,達到相乘效果。
農業發展永續經營之道,除提昇農業生產力及競爭力外,農村生態的維護尤為重要。眾所皆知,農村具備「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機能,其所肩負調節氣候、提供乾淨的空氣和水、過濾水汙染及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等功能,都是屬於無形價值。這些價值雖然容易被人所忽略,但是大家意識到生存環境遭到威脅的時候,對於農業發展的期待,不再是解決吃的問題,而是身心健康的疏洪道。因此,提昇農業經濟產值,不僅要建構農業安全體系,而且要營造安居樂業的農村,促進人文友善的社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