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文章數:6455 |
![]() |
休閒生活|雜記 2023/06/08 04:48:14 |
位於城東(註)二十餘里處有一座大墓,當然的也被盜墓賊盯上,有一群盜墓賊(可能是一支地方軍閥的小部隊)合力開挖,挖了好幾天才挖到墓門,又費了好大的勁兒打開後,發現墓中居然藏放著一百多枚金釵,而且這些金釵每一枚都有一百斤重(註),另在一個石座上面堆放著許多寶物,也有古代樣式的腰帶,雜七雜八的陳列著很多東西。一名盜賊隨手拿起一條腰帶,頓時便有大水湧入墓穴之中,盜墓賊們當即朝出口逃去。沒一會兒大水就灌滿了整個墓穴,而那扇被盜墓賊強行打開的墓門也自行關閉。
經此劇變,雖有三十餘名盜墓賊僥倖逃走,卻仍有一名盜墓賊因傷行動不便而遭官府逮獲,該盜墓賊就將所盜得的二尊獅子雕像(註)上繳獻給當地太守武司空(註)以求從輕發落。武太守晚上就夢見一名身穿古代服飾、有許多侍從跟隨的人,來到府內拜謁武太守,說:
「我是南蠻的武相公(註),遭到一群盜賊毀壞了我的住處,因為與太守有同宗同姓的關係,希望你能幫忙修復我的住處。至於那些尚未落網的盜賊都將會發狂而死,太守也無需浪費人力去擒拿捕捉他們了。」
武太守醒來後,隨即聯想到那古人一定是盜墓賊所盜挖大墓的墓主,就派人將之修復。後來聽說那群三十餘名盜墓賊不知何故同時發狂,而且一個個的死去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文中此處「城東」,按此文接續在前文《安州鐵錮墓》之後,則可能也是指安州城。
註:原文為「得金釵百餘枚,『各』重百斤」,疑是原作者誇大或筆誤,或應是這些金釵總共約估百斤重,不然那是誰的大腦袋才能戴得了這樣一支重一百斤的金釵啊……
註:「師子」,即「獅子」。「師」爲「獅」的古字。又《太平廣記.塚墓二.武瑜》中為「二釵子」。
註:「太守武司空」,《太平廣記.塚墓二.武瑜》中為「刺史武瑜」。若以原安陸郡的安州為本,在唐昭宗李曄、乾寧四年/光化元年時,安州刺史為武瑜,此人後在光化元年、十月己亥日,朱全忠攻陷安州時被殺。且唐昭宗在位期間,曾任司空者有孔緯、杜讓、徐彥若、王摶、崔胤、裴贄(司空致仕)、趙崇(檢校司空)、柳璨等人,武瑜並未曾擔任此職位。
註:「南蠻武相公」,應是指南方某部族或國家的武姓宰相。古人尊稱宰相為「相公」。
改編自 《錄異記》
原文:
《錄異記》.卷八.墓.南蠻武相公墓
城東二十餘里,有一大墓,群賊發之,數日乃開,得金釵百餘枚,各重百斤,有石座、雜寶、古樣腰帶,陳列甚多。取其一帶,隨手有水湧,俄頃滿墓,所開之處,尋自閉。盜以二師子獻太守武司空,太守夜夢一人,古服,侍從極多,來謁云: 「南蠻武相公也,為群盜壞我居處,以太守宗姓之分,願為修之。盜當發狂,勿加擒捕。」 即命修之,群盜三十餘人,同時發狂,相次皆卒。
《太平廣記》.塚墓二.武瑜
安州城東二十餘里。有大墓。群賊發之,數日乃開。得金釵百餘枚。合重百斤。有石座,雜寶古腰帶陳列甚多。取其一帶,隨手有水湧,俄頃滿墓。所開之處,尋自閉塞。盜以二釵(「釵」字原「闕」,據黃本補,)子獻刺史武瑜。夜夢一人古服,侍從極多,來謁云: 「南蠻武相公也,為群盜壞我居處,以君宗姓,願為修之。盜當發狂,勿加擒捕。」 即命修之。群盜三十餘人。同時發狂,相次皆卒。 出《錄異記》
|
最新創作 |
|
||||
|
||||
|
||||
|
||||
|
||||
精選創作 |
|
||||
|
||||
|
||||
|
||||
|
||||
最新影像 | 30 本 1776 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