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適合全家郊遊健行的宜蘭縣冬山鄉「清香步道」導覽 002
2011/04/04 00:21:57瀏覽20985|回應0|推薦11

        宜蘭縣的山林步道很多,屬林務局的國家步道就有聖母山莊國家步道、松羅國家步道......等,其他如:林美磐石步道、礁溪跑馬古道、冬山鄉仁山自然步道、新寮瀑布步道、三星鄉拳頭母自然步道、蘇澳鎮朝陽自然步道等.......。

       雖然這些步道都各具特色,然而我家女王最喜歡的步道卻是較不具名氣的一條路線,是由冬山鄉梅花湖畔的「三清宮」道教總壇到香格里拉農場之間的這一條環狀路線,查了一下居然沒有正式的名稱,因此我取其三清宮的「清」,加上香格里拉農場的「香」,姑且將他命名為「清香步道」吧。

       與其他步道比較起來「清香步道」是比較默默無聞的,但是因為位置適中,遊客較少、路況良好、道路坡度起伏有挑戰性,是我家女王最喜歡這個步道的原因。再加上生態保持良好,沿路花草種類豐富、蟲鳥出沒頻繁,因此也是我最喜歡的生態觀察路線。

      「清香步道」因為距宜蘭、羅東市區都有一段距離,且位於半山腰上,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到達,因此來此一遊的多半是自行開車前來,因此三清宮前廣大的停車場就成了「清香步道」的出發點。

    本圖引用自:http://okgo.tw/map/town20-10.html

「清香步道」全長6.5公里,全程都有水泥鋪地,落差大處都有台階,最棒的是全程幾乎都有樹木遮蔭,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的路線,但是山路落差約有320公尺,體力差者可以走到茶園「中山亭」折返,因為後三分之二的路程起伏較大,卻是練體力的好去處。

從停車場停好車之後出發,可以發現停車場有好幾處,但是假日依然一位難求。

三清宮入口處一座巨大的「太上老君」塑像。

順著停車場大馬路來到大門處,整座三清宮的建築呈現出金碧輝煌的氣勢。

三清宮是台灣的道教總壇,香火十分鼎盛,來自全台各地的道友使得進香的隊伍絡繹不絕於途。

繞過正殿,從左側的樓梯走下去就是「清香步道」的入口了。

從這裡開始,步道緩步向上穿越左側的山稜線,爬高約50m來到步道圖上標誌的C點。這一段路大約1100m,樹蔭濃密花草種類最多。道路左側不時可眺望梅花湖美景。

過了標高約200公尺的C點後,道路向下滑到中山亭,距離約600m。這一段路邊開始出現大片的茶園,茶園景致特殊。

還可以遠眺壯闊的太平洋、海上漂浮的龜山島、對面山頭上的「中山苗圃」還有山下的丸山古文化遺址。

在中山亭休息時還可以欣賞小公園裡栽植的各種花草,喝點水準備接下來起伏較大的地形。

過中山亭後道路繼續快速下降一直到山底全步道最低的E點,標高僅有80m,途中遇兩處岔路,直行都可到山下的村路,因此都需要右後轉彎。

這一段路穿梭在茶園與文旦柚園中,道路只剩下兩條車軸道,非洲鳳仙花夾道開得燦爛,春天柚花開放時,濃郁的香氣使人陶醉。

過了標高最低的E點後,此時距離出發點已經走了3.1km,步道開始在山谷中快速爬升,左手邊溪谷中的轟隆的水聲,自己的喘氣聲,加上樹上嘹亮的鳥鳴,譜出了大自然最和諧的樂章。

經過一連串的爬升,來到F點時高度已快速回到200m,山路起伏減緩了,這一段路是賞鳥人的天堂,各種低海拔的林鳥不時的在林間穿梭,我看到過的就不下十餘種,其中朱鸝、灰喉山椒最叫人豔羨,冬季時連高山鳥類也來渡冬,真是熱鬧極了。

從E點到香格里拉農場大門的F點間是走在山稜線上,還有幾個起伏的小山頭,落差雖然僅有二、三十公尺,但對已經走到腿軟的人而言,還是頗大的挑戰。喘氣之餘看向右手邊,那山下大片的平坦果園是冬山鄉大進村一帶,山谷深處就是古魯林道的起點,以前道路暢通時可以通達太平山、翠峰湖。

來到香格里拉農場區,園區內經常舉辦活動,還有一些童玩設施,休息之餘大可試試身手。

我最喜歡布袋戲台前的這一副對聯: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

   千里路途兩三步萬年歲月一夕間 」

很有趣,但是我對下聯的「一夕間」有意見,改成「一瞬間」應該更好。

從農場大門起,是循著鄉道返回出發點的停車場。

路右側的山壁上長滿了各種花草,其中又以冬天的大花曼陀羅、夏天的非洲鳳仙最為繁茂。

這一段路程約有1公里,是平緩的下坡路段,需要注意來往的車輛。

回到大停車場時已經完成了「清香步道」一圈的路程,附上落差圖。

只是這一張圖由香格里拉大門的 G點回到三清宮停車場出發點時,高度未能歸零,有些怪怪的,幾次測都是如此,僅供參考。

「清香步道」是我極力推薦的宜蘭地區優質步道,值得您來走一趟,因為會來的人都是「住在巷子內」的,路上相遇都會親切的打招呼,給人很不一樣的感受,歡迎您來享受這一條優質步道。

以後將會逐段的介紹這一條環行步道上的各季花草,爬山之餘還能認識野生花草,將是多愉快的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j28wang&aid=504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