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歌飄揚紀州庵 2017.01.21黃安祖《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發表會
2017/01/23 12:10:47瀏覽498|回應0|推薦7

  愛情,對於人類來說,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事物,而《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透過黃安祖渾厚而略帶點沙啞的嗓音,道出不相信愛情的人有如行屍走肉,流露著隱隱的哀傷,但這道曲子的旋律,卻是以電音帶著小小的搖滾,訴說著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

  這次獲邀參加安祖的詩歌音樂會,地點位於同安街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從捷運古亭站2號出來,往同安街的方向走,路上也可以看到紀州庵的指示。

  走著走著,我忽然覺得這個地方、這個街道好熟悉,原來幾年前曾到過爾雅出版社,回程的路上有經過同安街。

  三個不同的紀年--中元、清光緒、明治,在這個歷史更迭的瞬間,來自日本關西和歌山地區的平松德松開了「紀州庵」。而紀州庵後來也成為文學藝文空間,201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在古蹟旁建立起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

  安祖的《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音樂會,就在這裡舉辦,據他本人而言,他也非常喜歡擁有深厚文學歷史的紀州庵,所以這次選在這裡舉辦。





  從上次參加過他的《祝福》詩歌會,後來得知安祖的音樂詩專輯《吟唱詩人》,獲得香港華語金曲獎評選為當月十大最佳專輯。我相信這對一個創作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舞,同時也證明的他的能耐與實力。

  即使在這麼多中、美、韓等流行歌曲當中,依舊有一種不同的音樂,更準確的來說是文字,同樣也談著愛情,但詩般的呢喃,更讓人夢迴。

     

  認識安祖雖然不久,但很佩服他那顆用詩做成的腦袋。在音樂會的現場,他也提到在做夢的時候,他常常夢到詩、夢到旋律,可惜的是如果是熟睡醒來的話,就會忘掉夢中之物。後來,他發現如果是淺睡時所夢到的內容,一醒來馬上記下來,都還有保有印象。

  在現場照了許多張照片,我最喜歡的是這張。唱歌時的安祖,非常投入詩歌的世界,表情是認真而嚴肅的,所以當我補捉到他這張笑容時,覺得這時候的他,像稚子一樣純真。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塊像孩子純真的地方,只是經歷過許多人事,平常不易察覺,所以看到這樣的笑容,你也會覺得,回到純真的時候。



  在創作人的心靈,有一塊地方一定是非常澄淨,因為在那個世界,才能去感受、去補捉這世上的感受。這次的專輯以主題曲《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為中心,並以詩集為概念,發展出整張專輯的製作。

  章一:《吟唱》。

  章二:《瑰麗的狂喜》。

 

  章三:《關於愛情的思索》

  章四:《愛情之外》

      

  雖然主題曲是以愛情為中心,不過安祖的詩也囊括許多思索的層次。愛情很重要,但他是人類情感的一部份,用不同的眼睛看待愛情,我們都是愛情的信徒……



  像這首「看見自己」並未收納在這次的專輯裡,安祖有許多的想法、旺盛的創作力,也是非常驚人,從他連睡夢中,都還在想著詩就知道。

  會後,現場還有年輕人在請他簽名時,跟他請教關於未來的路,安祖也是以看見自己的寓意來為他打氣!



  詩人是優雅的,不過唱到投入之處,還是會站起來,不過安祖似乎對這樣的自己不太習慣,在唱「又不捨又將就」時,安祖就有忘情的表現。



  底下提供幾段直播:

      


      


      






  左邊這位是製作人陳瑋儒,《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由他編曲,帶給詩歌電音的不同感受。





  吉他手。

     

  除了詩歌之外,我對於朗誦詩歌這一點,覺得也不錯,透過聲音、語氣,一首詩,其實可以有不同的情緒和表現。也許這正是詩有趣之處,每個人所見、所想,都不太一樣。詩人的表達,卻讓聆聽的人湧現更多不同的領悟。



  會後,我和朋友先行離開,在一樓大門時,碰到了一名女子,看到我們就急問:「請問活動結束了嗎?」我們告訴她,是的,活動結束了,但安祖還在,她就匆匆進門了。看來是安祖的鐵粉呢!呵!


  在紀州庵,一個詩歌的饗宴就這樣結束了,不過值得回味的,是迴繞在心中的愛情,《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那詩、那歌,科幻末日的愛情,牽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參考資訊: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得主黃安祖首張音樂詩輯【吟唱詩人】獲華語金曲獎評選為當月大中華區十大最佳專輯。

馬來西亞樂評人月貝凡的音樂紀事,評為2015年十一月全球最佳華語最佳專輯之一。

樂多日誌的的樂評人Graysky「薦音樂」評《吟唱詩人》為2015年度六十六大台灣專輯之一。

Indievox 2015年台灣最佳獨立專輯票選」票選《吟唱詩人》為年度94張最佳台灣專輯之一。

專輯設計獲台灣書籍設計大獎「金蝶獎」銅獎。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ttt8280&aid=896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