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必修學分-1 生老病死--生命是什麼?
2019/05/02 17:28:58瀏覽2691|回應0|推薦4

我們來打開天窗說亮話,自己誠實的面對以下這些生老病死的問題:
你會想要長生不老不死嗎?
․你會怕老、怕病、怕死嗎?
․如果既怕老、怕病、怕死、又想長生不死,那麼,你的未來怎麼辦?
․面對面對老病死,你已經知道怎麼辦了嗎?你自己已經想好了嗎?你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嗎?
․你的家人也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嗎?已經知道怎麼辦了嗎?

我們從小每次看到自己的親人或鄰家的伯伯、叔叔死了,內心除了傷心,還有更多的疑惑!這是從古到今所有人類都得面對的事。這是千古以來的疑惑與恐懼:人既然出生到了世間,又為什麼終究會死?為什麼我們不能永生不死?」生由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人為什麼會死?我可以再見到他們嗎?而我呢?我也會死,我死了以後去哪裡?既然我一定會死,那我活著的時候要準備什麼?我活著是為了什麼?

生命是什麼?
我們要去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我的回答是,生命只是一呼一吸間。人生的榮華富貴只不過像是一坨大便而已。人生的結局在加護病房的啟示只有兩種:一個是『插管』,另一個是『沒有插管』。最後終歸會死。因為人一定會死,所以死亡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追尋一個問題,什麼才叫活著,這就是生命。

換一個講法來談:你如果問我死亡到底是什麼?我給你的答案:「怎樣才算是活著?」今天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問自己一個問題:「怎樣才算是好好活著。」很多人,活著時忘了身體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未曾好好的活著。很多時候,說再見,可能就永遠再見了。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正在燈火闌珊處。」

各位在這一首詩,您領悟了什麼?!可以慢慢的去淨化、靜下來,然後看看我們自己,回來檢視我們自己,我們內心深層的不安,原因在哪裡?即人皆貪生而怕死,不都是因為有生、老、病、死的問題嗎?

人的生命歷程:生、老、病、死。這是我們一生必經的歷程,在這一生中過程,如何求得生時平順,老時健康,病時尊嚴,死時安祥,這是人們一直在追求的目標,各位大概不會否認吧!

「老病死」是人生必修學分。人皆有生,即人皆有死,在輪迴之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縱經世界微塵劫,亦難出離。人終其一生都必須面對「死亡」一課,難的是如何將「臨終」轉化成「善終」。

生活周遭所接觸的中年同儕和老年長輩愈來愈多,自己也從青年慢慢進入中年甚至老年了,不由得不關心自己的中年及晚年生活,必須開始修習父母和自己的「老病死」課程。特別是在「究竟如何才能怡然自得,而又樂觀的度過晚年?」這個大家都重視的問題。

但長壽是福嗎?我並不這麼認為,如果身心不健康,寧願不要活得那麼老,因為「身心不健康,長壽便是一種懲罰」,這樣的人生是很苦的。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年老,高齡社會不單單是政府的事,大家都需要趁早認識瞭解年老,並且採取因應的方法。不要等待社會福利或立法,提出一堆解決的方法,那往往緩不濟急,我們要直接向年紀挑戰,也包括自己在內,要每個人從「要求自己」開始做起。

保持健康當然重要,但是一旦得了任何病,也要學著將疾病當作人生的一部份;就算在病痛中,也要一樣開朗,並從中找尋樂趣,老人家學著面對死亡,在活著時要將身後事安排妥當,不要給家人麻煩。

生死一事,大家都非常忌諱談它,因而使它蒙上重重疊疊的神秘、陰森、恐怖、詭異……。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跟著開放,敢於面對許多人以前避諱談論的問題。你想探索生命!你會想到這些問題,可見你對於生命解密很有興趣。

近十幾年來則因生死學的興起,使得社會大眾漸漸能以健康的態度去認識它、探討它,這是一項值得肯定的改變與進步。因為唯有以健康、正常、自然的態度,徹底地了解生命的來源、去處之道,我們才能從容不迫,且勇敢地面對生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生命的科學觀:從科學上講一切物理化學反應,都趨向最低能量、最大亂度,也就是越來越混亂。就死亡的科學觀來說,一切反應之趨向:最低能量,最大亂度;宇宙定律是生、住、異、滅,沒有恆一性。(夏蟲不可語冬雪)。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破壞,當不能在破壞時,只有破壞自己【死亡】。任何有組織的團體都是不穩定的,必須經過破壞環境,才能使得總的趨向是最低能量、最大亂度。有一天,我再不能破壞環境,就只好破壞我自己,這就叫死亡。

人的存在是這種趨向的---「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歷程就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園丁,可以讓花開的更美,及讓植物長的更茂盛,但不能使花不凋落,不能使植物不衰亡;也不能改變春、夏、秋、冬。醫生,不能改變人類的生、老、病、死。只是讓人活的好看一點。醫生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2633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