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病床邊的智慧與勇氣
2009/03/17 12:45:39瀏覽3252|回應8|推薦47


生命中,我們常常面對有重病,甚至是面臨死亡的親友,這時候,什麼可以是我們的心理狀態與覺知去面對他們,然後,可以對自己或病患,當下的不安產生精神上的提升? 本文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u) [2] 根據南傳上座部三藏經典裡的記載,提供了歷史上的佛陀在世時,面對病患與瀕臨死亡者,所曾經表達過的言行,提供參考。

 

 


 
僅有慈悲同情 不足以面對身心苦難
 

翻譯自英文原作
Compassion Alone is Never Enough [1]

慈悲的標準

如果你有患病或即將面臨死亡的親友,我想沒有人會告訴你說要對他冷酷,每個人都會同意要以最大的慈悲同情心對待他們,但是,問題是,從同情心產生的行動,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有些人以為同情心就是盡一切可能延長生命;另外一些人則以為,如果生命品質低落到某一種程度之下,就應該處之以安樂死,幫助患者結束生命。這兩群人互相指責對方: 第一群人會指責第二群人是罪犯,第二群人則會指責第一組人冷酷無情,眼睜睜看著患者的身心折磨。

 

至於其他努力於妥協在這兩個極端中間的灰色地帶,想要找到有立足點的行為準則,也沒有可靠的指引方針可參考,我們一般的社會文化習俗,也不喜歡討論疾病與死亡,以至於,當我們面對一位重病或即將面臨死亡的人,往往不知所措;

有些人建議,你可以只是簡單的做你感覺是對的事,但是「感覺」常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不正確的,有些你覺得對的事,也許只是它會使你自己感覺好一點,並不一定對另一個人真的有幫助:

希望延長生命的欲望背後,可能只是反應你自己對死亡的恐懼;

希望終止病患的生命的想望,可能只是自己希望逃避必需經驗患者痛苦過程的心理負擔。

 
即使,你曾被教導,要有「覺知」、「正念」(mindfulness) 的發出行動,你可能發現你的行動的動機與直覺,結果仍然是來自根據自己心裡對生命與死亡的假設所衍生出的副產品,這些背後的假設底層,卻從未被真正檢視過。

所以,僅僅是有慈悲、有同情心、有正念覺知的面對重病患或面臨死亡者,是並不足夠的;我們面對生死的慈悲與所採取的行動,與行動的意義,需要透過特定的教導、和特定的例子示範,去學習那些曾經沉思過,曾經如何面對生命與死亡,並發出過行動的人們。

佛陀的慈悲標準

 
由這個動機出發,我尋找了巴利(Pali) 三藏經論:現存最古老的佛陀教導的紀錄 [3],希望能從佛陀本身的言行找到實例,畢竟,佛陀曾經以「醫王」自稱,並以他所傳的「法」(Dharma) 為對治世間「苦受」的「醫藥」;

從他的眼裡看來,在細微深層意義上說,每一個生命都是有病痛,而逐漸朝向死亡靠近的,所以,每一個人都值得受到慈悲的關懷,這位歷史上的大醫王,在面對受苦、面臨死亡的血肉之驅,究竟給予過什麼忠告,又如何對待實質上正在面臨病痛與死亡的人們呢 ?


你可能聽過下面的故事: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尊者,發現到一位無人照顧的生病比丘,躺在自己的穢污之中,為這位比丘清洗之後,他召集了其他比丘,訓斥他們不應該遺棄同修的弟兄,並且鼓勵他們說: 「任何願意服侍我的人,也應該照顧生病的人。」並幫助安排了照顧病患者,可獲分配的食物,不用自己去托缽,以減輕其工作量。

但是,(如果已確定不是可治癒的病)佛陀並沒有指示要盡一切醫療上的努力,要不計一切代價、用各種手段去延長生命,在毗奈耶(Vinaya, 原始僧團戒律)裡,只有很小的處罰,加諸於那些不願意照顧,或遺棄重病同修的弟子們;也沒有說明是否不繼續治療是不當的。

但是,比丘如果主動選擇終止一位病患的生命,即使是出於慈悲的動機,都將被逐出僧團,並且終生不能再度加入僧團,所以,顯然,佛陀是絕對反對「安樂死」或是「輔助自殺」的。

這意味著,在不計一切代價延長生命,與主動終止生命之間的中間地帶,是真正練習慈悲的地方:佛陀提出幾個原則來界定一位合適的病患照料者:

(1)知道如何準備醫藥

(2)知道如何保持其舒適,並移除不舒適的因素

(3)你的動機是出自慈悲,而非物質的增加 

(4)能從容應付處理他人身體大小便利嘔吐穢物

(5)有能力在適當的時機,以法的智慧鼓舞患者。

巴利三藏裡,第(5)項是討論最多的,以下敘述什麼是慈悲,對患者或面臨死亡者有幫助的佛陀智慧,什麼又不是。

有洞悉力的慈悲

《毗奈耶》曾說到一個例子,有一位比丘曾對一位面臨死亡者忠告他,專注相信於未來的死亡會比現在病痛狀態更好,這位病患照做了,過世以後,佛陀知道這件事,就驅逐了這位比丘;也就是說,從佛陀的觀點,鼓勵病患放棄生存期望,並不是一件慈悲的行為;與其努力於減少死亡過程的痛苦,佛陀更專注於利用這個機會,使患者更容易獲得對「苦」(不圓滿)和「苦的止息」的洞察力(insight)

這是因為佛陀認為,生命中每一時刻都是用功於思維「(緣起、生滅)法」真理實相,得到利益的好機會,所有佛教的禪修系統,都同意下面這個共同的原則:也就是,那怕僅僅是一瞬間對當下、當前痛苦的洞悉力,也遠遠勝過只是厭惡當下的痛苦,而逃避期盼另一個「美好的未來」。

這個原則適用於生命中的任何階段,當然也包括臨終時刻。事實上,佛陀鼓勵比丘們要常常思維,即使是在健康的狀態下,每一時刻,也都可能有潛在死亡的迫近;這樣的警覺,可以使比丘們感到一絲絲迫切感,加緊心思,用功專注當前這一刻。

如果一個人看待眼前當下的每一刻,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刻,那麼,當這一刻真的來到時,他必然是準備好的。

然而,人們在面臨真正生病或臨終之前,大都沒有這種迫切的警覺感,所以,給予一般人的第一個忠告,是去清除開始學習覺知當下之前的「負面情緒障礙」:巴利原典裡舉出兩種障礙:

(1) 掛念對遺族生者的未完成責任,

(2) 對死亡本身的恐懼。

在一段悲傷的經文對話記載裡,有一位顯然是病入膏肓的男子,他的妻子安慰他不要掛念以後他不在的時後會怎樣;她有能力照顧自己與孩子、她不會再嫁、會繼續對法的學習等等,每一次安慰之後,她都會重覆提醒:「所以,不要在憂慮中死去,死亡對憂慮的人才會造成痛苦,世尊曾經一再忠告過,在死亡來臨時不要感到憂慮。」

後來,這個男子竟然很意外的漸漸復原了! 帶著仍然虛弱的身體,去拜見佛陀,告訴佛陀,他的妻子如何的安慰解除了他的掛念與憂慮身後事,佛陀勉勵他說,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有這樣一位有體諒心的妻子。

至於對死亡的恐懼,佛陀的教導說,恐懼是來自過去,曾經做過傷害或殘酷行為的舊記憶印象,所以《毗奈耶》有記載比丘們會來到臨終比丘的病榻邊上,安慰提醒他要回想正面的記憶;

例如他曾達到的禪定層次(四禪八定),並儘量安住於其中。類似的方式在亞洲佛教國家也很常見;多提醒其生平的善事或布施過的記憶。

即使臨終者沒有足夠能力保持對當下生滅相的「正念」、警覺心修習,任何像這樣幫助其減輕憂慮、暫時轉移恐懼的提醒,都是真實慈悲的行為。

高階的洞悉力

另一方面,佛陀教導有另外三種根本原因會懼怕死亡:

(1) 對身體的執取、

(2) 對感官快樂的執取、

(3) 缺乏對不依靠條件、無死的「無為法」[4] 洞悉力,

所以佛陀對病患、臨終者的更高階的教導,是要專注根除這些根本的恐懼原因。

佛陀有一次去探望一群生病比丘的寮房,並教導比丘們要保持正念與警覺(mindful and alert)接近死亡;要他們專注觀察此時此刻變動的身心感受經驗:苦受、樂受、中性的感受,而不要去關心他們是否可以康復。

譬如,觀察「疼痛」的覺受,佛陀教導比丘們要注意疼痛的不久住,專注所有疼痛的感覺是如何重複、開始又消失的。同樣的,保持正念警覺的觀察可以應用於觀察「樂」受和「中性」的感受。

穩定專注的正念觀察會升起一種獨立於感官外的「輕安感」(a sense of ease)。由這種獨立感開始,比丘們可以發展出對「身體」、身體的任何「覺受」出現的平靜以對,而出離一直以來的慣性有的執取感。

這種純粹的洞悉力,能對「身」、「受」產生出離、厭離心,有了這個境界,自然就可以終止對死亡的一切恐懼;進入無死的「無為法」心理狀態。

另一次,舍利弗(Sariputta)尊者去探訪佛陀的堂弟,也是有名的護法居士之一,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a),獲知其病況漸漸惡化,舍利弗告知以下的禪法,希望他自我訓練:

我將不執取於眼,我的眼識並不依靠眼;

我將不執取於耳,我的耳識不依靠耳;

()」,

不執取身心六根的目標,心上的任何影像、概念等等。

即使給孤獨長者不能完全根據舍利弗的教導,發展這種六識不執取(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的能力,他希望其他在家眾都能學習到這個教導,而獲得利益。

很明顯的,這些忠告,都是來自於佛陀一致的教導;有關於一個人心理狀態是如何影響死亡與再生的過程。

這些對非佛教徒也一樣適用;不論你的宗教信仰如何,當你面對明顯的疼痛,你一定可以看出這些教導的價值;這些方法告訴你,如何經由細察疼痛和疼痛的所有過程、現象以減輕痛苦的感受。

如果你有力量遵循這些教導,而且在經過努力用功後,終究理解到什麼是無死的境界,你再也不會爭論是否只有被稱作佛教徒的人才適用這些教導。

洞悉力不分宗教

關於這些教導的普遍一般性,有另一個故事可以說明;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去探訪一位重病的高齡婆羅門(印度教學者),在病床邊上,舍利弗尊者想到婆羅門都想望與大梵天(Brahma)合一,所以他就教導這位婆羅門升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8]

後來婆羅門死後,再投生於欲界天;佛陀後來知道這件事,斥責舍利弗尊者,沒有教導其專注正念觀察疼痛;假使它能如理作意的觀察,他其實可以經驗到無為法的涅槃境界,跳出輪迴再生而解脫。

在以上的所有佛陀的教導裡,非常明顯的是,在佛陀的眼裡,針對病床邊上,與對一般健康的聽眾所說的法,並無不同;每一件事受苦的原因都相同,終止苦受的「道路」也是一樣的[5]:

(1) 覺知苦受,

(2) 放棄造成苦的原因,

(3) 了解藉由洞悉力,(主觀)苦(受)的止息是可能的、

(4) 發展心導向止息苦的特質。

唯一不同的,只有死亡接近的迫切感;這使得當事者對法的學習更容易,同時也更加困難:

比較容易是因為當事人終於從繁忙的生活責任裡被迫停下來,而且也很明白的了解有需要學習從疼痛裡解脫出來的方法,會更困難的原因是,病患也可能因為體力或精神上太虛弱、害怕恐懼,以致於無法學以致用以上所述的洞察的教導。

無論是那一種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在死亡那一刻到來以前,佛陀總是希望你減少關注於種種現況的限制,而多轉念,把它當作一種潛能發揮,直接經驗「法」的機會;所以佛陀說: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6]

要先克服自己的恐懼

以下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明:從跟隨我的老師學習,到我自己在這些教導上用功兩方面來說,我主要學到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能從法的學習得到最大利益的臨終病患們,都是那些沒有被自己過去傷害或殘酷行為記憶印象所折磨的人,以及那些已經在生病之前就修習過靜坐、禪修的人。

即使那些靜坐並非佛教的禪定,他們也可以本能的接納佛陀教導的訊息,應用那些經驗減低他們當下的疼痛苦受。

我從這件事學到的經驗是說,只要你明白有一天你一定會死,避免殘忍的行為並開始學習禪修,絕對是個好主意;這樣你便會在重病或死亡到來之前做好準備。就像我的老師阿姜放[7]說的:

當你禪修的時候,你便是在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如何保持正念與警覺,如何忍受疼痛,如何學習掌控心中一片混亂的思維,這樣,當死亡的時刻到來時,你會很有技巧的面對它。」

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你自己必須先學習放棄對身體的執取、對感官快樂的執取、避免殘酷傷害他人行為、學習獲取對「無死」(只有來去不久住的感受)直接的洞察力,克服你自己對死亡的恐懼。

克服了自己的恐懼以後,你才能更有效的在病床邊上說法,而不會被病患實質的死亡恐懼所困擾,才能直接有效的與臨終者溝通,得知他們的需要,你的話會更有內涵與力量;

這是因為它們是來自你的親身「直接經驗」:你的慈悲會是清明有洞悉力的;確知什麼是會死的(有為身心─有生必有死),什麼是不會死的(無為涅槃─有洞悉力的正知正念智慧) 

今天就開始禪修

這兩件事最後只簡化成一件事: 禪修─即使死亡對你來說似乎遙遠,學習禪修是對你自己和他人的真正慈悲;當死亡真實到來的時候,你會減輕那些關愛你的人的負擔;另一方面,如果你被傳喚到病榻前,去安慰一位病患或臨終者之前時,你的慈悲會有更大的幫助,也能傳遞更有力量的信息給他們。

[參考資料]


[1] 原文
"Compassion Alone is Never Enough", Rightview, pp.6
 -pp.
9
http://rightviewonline.org/RVO_Pages/Pages_Archives/RVQpdfs0608/RV9Fall2008.pdf


[2] 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u)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anissaro_Bhikkhu

是一位泰國叢林寺廟傳統的美國比丘 (俗名 Geoffrey DeGraff),大學畢業以後,他從泰國禪師的阿姜放座下,學習禪修,(阿姜放是阿姜李的學生)1976年出家成為比丘,1991年他幫助設立了在加州聖地牙哥的慈心寺(Metta Monastery),目前是該寺的住持,他也是一位著作豐富的作者與巴利文原典的翻譯者

[3] 巴利文聖典五尼科亞 (Nikaya)
 

與漢傳四《阿含經》同屬歷史上(西元第一世紀)「大乘佛法」經典之前的基礎「佛法」原貌,可以互相對照,
事實上,漢譯阿含是來自更古老的部派佛教(西元前400-100)的「先上座部」(Sthaviravadins)裡的「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a)
較之今日南傳所謂「上座部」(Theravada)佛教 (其實只是後期在斯里蘭卡的一支)更為古老;
下面提到的故事,在漢傳阿含也有記載。
 
http://en.wikipedia.org/wiki/Early_Buddhist_Schools

[4] 無為法(unconditioned dharma of the deathless)

即涅盤法;指苦的止息、清涼:無貪、無嗔、無癡,相對於「有為法」,是有條件有時空限制的感官樂受:無常、不滿足的。

[5] 四聖諦 (Four Noble Truths) : 苦、集、滅、道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275330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7 17:43 【udn】 這有相關商品!一下 第二 英文 講授比價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
2009/09/09 13:39
這真是一篇相當受用的文章
感謝分享喔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9-10 00:13 回覆:
我讀完原文也覺得很歡喜
蠻有道理
所以 把它翻一下 給大家參考

醬雅亞 本心繪岡靜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病床邊的智慧與勇氣確實需要練習
2009/04/16 14:24

您有去過加州聖地牙哥的慈心寺(Metta Monastery)嗎?覺得如何?


亞雅醬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4-17 02:43 回覆:

噢 沒有去過 有機會去南加州 應該去看看

近十年來 自從亞洲大師們 包括聖嚴法師 怕奧禪師 馬哈西 來此

南北傳 藏傳等等 已具備"美國佛教" 發展的基礎 甚有可觀

北加州 舊金山附近 人文薈萃 已是精神學習 (spiritual practice)之所

我家附近沒多遠 還有一間泰國佛寺和越南佛寺

常住比丘日常以英文講授 馬哈西與南傳禪法 等等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慨......
2009/03/22 11:14
回去看父親﹐最令我感慨難過的是﹐對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幫助他們度過人生
的最後階段﹐真是令人不知所措﹐既不敢明白的提到死亡﹐又想提到天堂﹐想讓他們對未來的世界有盼望﹐不會恐慌。

面對已不大有意識的父親﹐我深深覺得﹐有信仰的人真得是很幸福﹐很 lucky 的.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23 05:57 回覆:

放心 只要你盡量讓他感到陪伴 心理沒有遺憾

對人生有完成感 和平感 那他要去的地方也絕對會是他的"天堂"

 (像提醒或讓他知道這家庭多感激他的貢獻...)

即使他記憶不負 善意溫暖是可以感到的 不要灰心

繼續由心表達你的感激

也許 有一天他也會說 "謝謝你們" 讓你們意外呢...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臨終關懷很重要
2009/03/21 19:54

很重要的問題

如果人人都能了解這是人生必須面對的大事

就會以歡喜心來面對

   水 羚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23 06:17 回覆:
只要有人願意說 這話題總是我們提升自己眼光的機會

改變生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空老師
2009/03/20 14:40
老妹受教了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21 04:25 回覆:

客氣了

除了古阿含經教 南傳三藏

通常也非常簡潔 (如法句經) 也可以參考


quiqu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09/03/18 10:15

我覺得這篇文章對"臨終關懷"很有幫助,

真的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已經影印下來, 希望你不介意)

對了, 末尾的第七項是什麼?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18 12:00 回覆:

可能我的Font 變化太多 尾巴被切了

[7][8] 放在這裡:

--------------------------------------------------

[7] 阿姜放 (Ajahn Fuang ) 1915-1986 泰國叢林禪師

http://www.dhammawiki.com/index.php?title=Ajahn_Fuang_Jotiko

[8] 又稱四梵住 (Infinite Good Will, Compassion, Appreciation, and Equanimity)

-------------------------------------------------

對..我就是覺得這篇是很簡要的"End of Life (EOL)" 臨終關懷教材

所以花點時間把它翻一下;

佛陀的教導裡 通俗的念佛往生只是一部分

其實日常生活的保持正念還是最重要的超越(主觀)苦受的基礎

沒問題 go ahead to take it

我只是做了一點翻譯+注釋而已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端看如何對待接受﹗
2009/03/18 09:15
欣喜你談病床智慧﹕憨山大師在夢遊集談生死﹕
〃迷則生死始﹐悟則輪迴息〃端看如何對待接受﹗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18 12:06 回覆:

謝謝 您的贈言

心本性空 卻是行為慣性主導力量

理上悟是一念萬年 一悟百悟 事(相)上則要漸修

以致心轉境 處處都是佛國淨土

也不用一定要到哪裡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三種選擇
2009/03/18 05:12

生命中每一時刻都是用功於思維「(緣起、生滅)法」真理實相

這是延長生命與安樂死之中的第三種選擇,也是最有智慧的選擇 , 體會每一刻當下 , 就連死亡來臨也是一種學習與深刻的體悟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3-18 05:30 回覆:

Wow 天空起的這麼早 !

是一種選擇 一種真相的選擇  ... 因為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只有"感覺" 沒有死亡

所以 一切掛念 恐慌的 劇碼 都不妨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