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解脫
兩千五百年前,人類文明幾乎同時有了蘇格拉底、孔子、佛陀三位偉大的哲人與心理治療師,為人性、真理、理性思考的終極關懷,留下身教言教的足跡,歷久而彌新。他們不以救世主,神子自稱,完全以平凡人類的一員自居,不以討好一位高人一等的神為滿足,而是在人性的悲天憫人裡,為人類面對苦難的態度找到自身無限精神成長的獨立尊嚴。
近來,再度有機會探討般若思想,與性空思想背景,特別感到做一個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真理探求著的孤獨與不容易;印順法師(1906/3-2005/6),以一介學問僧,進行了一個世代中國佛教的寧靜思想革命,當近代西方文明交相以南傳上座部巴利文佛教,與西藏佛教為主流時,
印老默默的完成七百萬言的的考據,復興漢傳佛教的歷史定位,其論師地位的貢獻決不亞於唐玄奘與鳩摩羅什,但是我們看他的一生,「不忍聖教衰」,充滿與真理同在的道德勇氣,雖千萬人吾往也,直言中國近代佛教的失真、神佛不分,只求臨終好死、「即身成佛」的貪心愚昧,倡導回歸到「此時」「此地」的人間佛教與《般若》常道「深觀廣行、不求速成」人間菩薩行。
謹此於其過世三週年,感佩斯人,以下是幾段近日《空之探究》《阿含經》研讀書摘:
(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 自序)
”簡單的說:
「阿含」的空,是重於修持的解脫道。
「部派」的空, 漸傾向於法義的論究。
「般若」的空,是體悟的「深奧義」。
「龍樹」的空,是『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與『阿含經』緣起、中道的統一。
「大乘佛法」的一切法空,不離「佛法」── 緣起中道的根本立場;是「中論」(理論的),也是中觀(實踐的)。‧‧‧“
(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 第一章 『阿含』── 空與解脫道 / 勝解觀與真實觀)
佛法的解脫道,是依止四禪,發真實慧,離欲而得解脫的。真實慧依於如實觀:「無常故苦 ,無常苦故無我」;「無我無我所」── 空,是一貫的不二的正觀。能離一切煩惱,離一切相,契入超越的寂滅。依於觀慧的加行不同,名為空,名為無所有,名為無相。如止觀相應而實慧成就,依觀慧立名,名為空(性)心三昧 ,無所有心三昧 ,無相心三昧。... 雖因加行不同而立此三名,而空於一切煩惱,是一致的。
(印順法師 華雨集第四冊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生的本領。……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菩提心),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 惟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在生死中浮沉,因信願 (菩提心),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瞋,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 怕什麼墮落!惟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
發願在生死中 ,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
(雜阿含經 三0五( 二三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
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 、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耳、鼻、舌、身 、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雜阿含經 一六四三( 五六七) 無量心三昧 + 三三昧(三解脫門) )
...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
1. (慈悲喜捨)無量心三昧,
2. 無相心三昧,
3. (無願)無所有心三昧,
4. 空心三昧。
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 法、一義,種種味」。
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長者答言:「...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
答言:「尊者!謂貪(者是)有量,(恚、癡者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
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
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復次、 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