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務員化
2017/06/09 10:35:18瀏覽1401|回應0|推薦20

公務員化 
      首次聽到「公務員化」乙詞,是行政院長林全被問到前瞻計畫何以未由「國發會」主導時,直言:「今天國發會不像過去經建會、經合會時代具有那種智庫的角色。當時待遇好,任用資格也有彈性,不必一定要高考資格,而現在都公務員化。」某報也以《可怕的公務員化》為題,發表評論(註一)。足見,「公務員化」是一個貶抑之詞。
      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認為:國發會裡都是優秀公務員,分析政策相當專業,不會無法勝任。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則認為:政府擬定政策都有委託外部專家研究,國發會是負責最終決策、跨部會整合,重點是主委須夠分量,才能指揮各部會,現任主委陳添枝學者出身,要號令各部會不容易(註二)。以上針對「公務員」角色的評價,言人人殊,個人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台灣推動民主化之後,公務員被要求嚴守行政中立,不能因為政黨顏色而有差別的作法。本人在職時,正逢第一次政黨輪替,對於公務員嚴守行政中立,早已深入各個階層。後來,又陸續修正相關法規,使行政中立的制度,粲然大備;因此,公務員本於專業考量擬訂政策,殆無疑義。即以此次「前瞻計畫」為例,若由國發會主導,相信不會規劃出如此具有爭議性的政策,當然也不會符合執政黨的選戰考量。所以,林院長認為:國發會不具智庫角色,現在都已公務員化,想必是「欲加之罪」?
      前揭《可怕的公務員化》乙文提及,目前政府許多計畫自己不做,採取委外研究,好像政府是個「發包中心」,而被委託者為了爭取標案,只好「看人出菜」,做些「紙上作文」,以至於缺少深度調查與訪談,其結果很少禁得起檢驗。猶記本人退休前兩年,突然接到一紙公文,要求各機關檢討有無委外事項,以便活絡民間經濟,精簡政府人事。於是,各單位想方設法擠出一些可資委辦的業務,讓部分公務員無須絞盡腦汁,只要作好協調、招標及驗收等行政作業即可;久而久之,在這種「自己不做,讓別人做」的趨勢下,所謂「公務員化」也就應運而生,反正不必傷腦筋,薪水照拿,任何人都會有「何樂而不為」的心理。
      長久以來,公務員都有一種「只要我方便就好」的態度,即以《案例解說主旨》乙文(註三)所提的個案為例,有人向動保機關檢舉民眾虐鼠,該動保機關即行文虐鼠民眾到案說明;否則,將依法處15,000元以上、75,000元以下罰鍰。姑不論此案是否合理?動保機關承辦人理應走出辦公室,會同管區警員或當地里長,對檢舉人進行訪視與了解,再勸導虐鼠民眾須顧及觀感,最後將此事化解於無形,而不是一紙公文就要民眾到案說明,這種作法最容易讓人詬病,也是公務員被貼上「公務員化」標籤的重要原因。
      行政院林院長說「國發會」已公務員化,除林前主委提出辯駁外,被奚落的國發會似乎默不吭聲。個人認為:國發會內的公務員協會應提出異議才是,不然坐實「國發會公務員化」的印象。本人不揣翦漏,就前瞻計畫、行政中立及公務員心理,為「公務員化」乙詞提出看法,請大家參考!

註一:參閱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05137
註二:參閱http://news.pchome.com.tw/politics/upmedia/20170604/index-49656740074559236001.html
註三:參閱【案例解說主旨】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0416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