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庸官懶政
2017/05/06 21:20:51瀏覽1564|回應1|推薦24

庸官懶政 
      今年3月5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2屆人民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中,表達整治「庸官懶政」的強烈決心,他認為:「庸官懶政」比貪污腐敗還可怕,必須讓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下來、實事求是的人上去,才不至影響改革效率、降低政府公信力(註一)。
      大陸民眾對於「庸官懶政」,相信早有怨言,只是當年敢怒不敢言;如今民智大開,又勇於表達意見,因而要求澄清吏治之聲,不絕於耳。日前,大陸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演活了官員「懶政」的離譜行徑,得到極高的收視率,也贏得當局的重視。李克強多次公開批評,對於這類「寧做太平官,只求不出事」的官員,要嚴厲問責;他說:「廉」和「勤」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做不到「廉」是腐敗,做不到「勤」也是變相腐敗,「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註二)
      在台灣,有關「庸官懶政」現象,所在多有。本人任職之初,常聽同僚提及:「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如不錯。」因此,凡事能推就推,推不了就拖,不然找人開會,讓大家分擔責任;有些長官還特別交代:「不要亂出點子」;至於勇於任事的人,還會遭到他人排擠。多年前,考試院關前院長就指出:公務文化有五惡-保守、鄉愿、和稀泥、虛應故事、名實不副。他舉考績為例,許多主管不願得罪人,採輪流方式決定考績優劣,這種名不副實的制度,造成只能當科長的人,結果當上司長;只能當司長的人,結果當上次長,最後能力不足,無法推動政策,使國家原地踏步(註三)。
      公務員須經考試及格,理應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所以會變成庸官,個人因素較小,環境因素較多。由於政府機關有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再有能力的人也難以施展,在「努力不見得有績效,不努力也不見得被淘汰」的情況下,反正升遷依年資,考績靠輪流,薪水總是那個樣子,最終變成「庸官」。一旦機關充斥著「庸官」,「懶政」也就隨之而來。難怪,這麼多年來推動的「行政革新」,起不了什麼作用,政府諸多作為,遭人詬病之處,依然屢見不鮮。
      前揭工作報告,對於整治「庸官懶政」的方法,提出三項:(一)健全問責制度;(二)引入競爭機制;(三)完善監督管理。事實上,這些方法我們都試過,結果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究其主因,在於:人都有「趨吉避凶」的本性,當發現不努力比努力更具經濟效益時,有誰願意賣力。所以,如何打破「吃大鍋飯」的心理,才是根本解決「庸官懶政」之道。

註一:參閱http://hk.crntt.com/doc/1036/5/3/1/103653184.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3653184&mdate=0307115035
註二:參閱https://tw.news.yahoo.com/%E6%87%B6%E6%94%BF%E7%8F%BE%E8%B1%A1-%E5%85%A9%E5%B2%B8%E7%9A%86%E7%84%B6-215005589.html
註三:參閱【公務員五惡】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02131991

 回應文章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07 13:17
現在的台官,不貪的也只能做太平官保命。
夏老師(chhsia1113) 於 2017-05-07 21:27 回覆:
本人擔任你所稱的「台官」時,尚未有太多綁手綁腳的法規,當時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如今,用錢有《採購法》的約束,用人有各種「甄審」的限制;最嚴重的是,還有各級民意代表的請託或杯葛,往往動輒得咎,只好當個「太平官」保命。再者,政黨輪替後,上級有太多「法律邊緣」的指示,稍有不慎,即有觸犯法網之虞。所以,現在「台官」左右為難,實在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