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8月1日博城讀書會 - 《愛與黑暗的故事》讀後感(一)
2020/08/09 04:56:21瀏覽704|回應1|推薦22

8月1日博城讀書會 - 《愛與黑暗的故事》讀後感(一)

八月一日博城讀書會的會員讀《愛與黑暗的故事》,該書作者阿摩司·奧兹(見圖一),於2002年完成并且出版,以下紀錄數位會員的讀後心得。

圖一:書與作者 (取自網路)

龔則韞

我有許多猶太同事和朋友,這些西方猶太人的家庭和教育觀念和中國人極爲相似,大家業餘都成爲好朋友。這本書擴大我對中東猶太人(也就是本土以色列人)的認識,也間接幫助我理解美國和以色列的複雜關係。

《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作者以自己親身經歷創作的自傳體小說,奥兹的母親在他12歲那年自殺,這件事對奥兹的心理和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此,在《愛與黑暗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奥兹對母親范尼娅所作的詳細描述。該書完成於2002年並出版

該書是奥兹真實自傳與虚擬小說的結合物。在小說中,奥兹採多綫走,不僅展現文本特有的時空结構,還呈現出多重意義深層的隱喻和象徵,如窗子與镜子、枯萎的菜地等,表達多年民族所承受的傳統和黑暗勢力的包袱。

主角阿摩斯出生在巴勒斯坦,屬於「本土以色列人( The Sabra )」。「本土以色列人」指的是出生在巴勒斯坦或自幼移民到巴勒斯坦并在猶太復國主義教育體系中成長起來的人,代表着一種虚構的霸權身份,反映出歐洲猶太復國主義奠基者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與集体期待。猶太復國主義教育理念希望新移民與流散地的家庭断絕聯絡,希望他們忘记自己的身份、語言、記憶與文化。阿摩司的成長經歷就是例证。他自幼在家中從父母那裏接受的是歐洲教育,他擁抱猶太人的過去,自稱:我身在東方,我心却在遥遠的西方。但他在学校接受的則是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堪称猶太復國主義培养出来的成果

阿摩斯的母親。范尼娅婚前就讀於布拉格大學,曾經也有一番理想。但是,猶太女性婚的世界裏只有家庭、丈夫和孩子。范尼娅婚後也不例外,在耶路撒冷没有找到任何意和情趣。家庭中,她是沉默的;城市,她没有更多的朋友;記憶中,只有死亡的消息;看到的,也是年復一年永無休止的戰爭。生活和精神兩面的壓抑最终使范尼娅患上了憂鬱症。丈夫的出軌加劇了她的痛苦,萬念俱灰,她走上了自殺,兒子阿摩斯只有12歲一個母親丟下摯愛的兒子,呈現的是多大的絕望,那是超乎常人想像的絕望。而活著的稚子又如何面對父親的續弦和未來不確定的生活,令讀者掩卷嘆息。

作者奥兹向讀者展现了一個猶太家庭的破碎,也藉此能看到猶太民族和猶太文化中出现的裂痕,也許正是猶太文化出现的这種裂痕与差異,才使得猶太民族一直無法在「傳统」和「现代」間找到平衡和出口,產生一個平安的安身立命,才撕裂了猶太家庭中的親情和愛情,還有與鄰國的摩擦和焦慮

有一首歌 (希伯來文)翻譯成英文就是 “The one who makes peace”,但願就像這首歌的意思,祝願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地球處處都能存異求同,處處都有平安,阿門。

董汝瑰

網讀「愛與黒暗的故事」,阿摩斯·奧兹  (1939-2018) ,2002出版,2015拍成电影。

作者用細腻幽默的文筆詳述他童年及成長的經歷,和幾代猶太家人的故事。全書62章,有过多童年憶往的細微描述,令讀者追隨著一個兒童那天馬行空的思想,加上成串難記的人名,我用了很大的耐心讀完此書,幾度想要放棄, 心想如果作者能夠將篇幅精簡缩短一些就好了!但此書的主题及時代背景仍是值得一讀的。

猶太人在1948年前没有自己的國家,散居歐洲各地。作者的外公在波蘭長大,白手興業,勤儉宽仁, 是我最喜歡的書中人物。他在第二十章的结尾談到天堂、地獄、與愛,他說: “就在我們之間。一奌奌憐憫,一奌奌慷慨, 人與人之間就像在天堂一樣。一奌邪惡,人與人之間就像在地獄裡一樣。而愛與慷慨、憐憫不同,是情不自禁,無法選擇的。愛是極端自私與完全奉献的混合。你抓住了愛,像患上疾病,你陷入愛,就像陷於一場災難。” 此書以「愛與黑暗」為名,相信此句為書中的人物及故事,詮釋了人际関係的影響力,及愛的正反面!

母親范妮雅自小在富裕家庭中長大,後又去了美麗的布拉格讀書。但因反猶的時局,迫使母親一家人放棄在波蘭的一切,避難於耶路撒冷。外公又從零開始,以馬車運货營生,老人卻安之泰然。沙漠中的耶路撒冷十分落後,范妮雅失去了美麗西歐的過去,來到耶路撒冷,生活在失望中。她柔弱內向的性格,成了她母親(作者的外婆)的出氣筒,造成她自虐性的精神創傷,抑鬱的個性成了她日後心病的致命傷。真是傷人尊嚴及感情比令人流血更糟!

作者的父親一家人是從北欧的立陶宛輾轉來到耶路撒冷的。父親是個文弱書生,雖為飽學之士,卻是仕途不佳的圖書館员。與范妮雅生了一子(即作者阿摩斯),小康家庭温馨平靜。范妮雅的丈夫雖然多話幽默常逗她開心,但卻並非她的靈魂伴侶,她好似活在另一個世界,又如同心中没有錨的船,漂在汪洋孤獨的船。给兒子講的故事都是源自西欧那有青翠森林的廣邈大地,她心所懷念卻無法歸屬的地方。

本書以二十世紀初期、中期為時代的背景,寫出了猶太人在欧洲被駆趕、仇視、及屠殺的史實。而以色列民族終於在1948年5月14日,以聖城耶路撒冷為首都,成立了自己的國家。但由於侵佔到鄰國的土地,立即遭到阿拉伯的攻擊,迫使二十多位親友、鄰居擠進他們那小小的家,那一半在土中,且有地下室的小屋內躱避戦火,長達半年之久。

范妮雅一味從現實中逃避,埋首於書本之中,以得暫時的解脫。最终得了失眠症,心病難醫,她於1951年服下過量的安眠药自殺了!阿摩斯才十二歲。父親一年後再取。阿摩斯痛恨現实的一切,包括自己,只希望重新開始,做一個與父母、現实完全相反的人,因此故意讓學業一落千丈,並於十四歲時執意要離家獨立,改了姓氏(Oz 是堅強勇敢的意思),去基布玆做一個強壯的農耕、勞動、建造者。唯一没变的是他愛讀書及寫作的嗜好。

從網上查到:他服了十年的役,取了一個年輕二十一歲的妻子,他們有三個孩子,她的個性率真、愉悅、開朗。阿摩斯寫了許多書,後來做到大學教授。但全書只用極少的文字寫他二十歲以後的人生。

吳怡芳

愛與黑暗的故事」又是一部花了我整月時間才讀完的鉅著。讀完感觸多端。但是第一感想是,我但願之前能有人告訴我這位以色列作家是什麼人。粗陋寡聞的我,以前從未聼說過他,在對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冒冒失失的就開始看這本他寫的家族傳記,開始讀時特別辛苦,因為書中每提到一個人名、地名或事件,我必須立刻上網去查,不然根本不知所云!好不容易瞭解到作者是在講二十世紀前半葉的猶太人,尤其是作者的家族,如何因迫於世局放棄了原來在東歐的故居和生活,遷到二千年前祖先所在的土地巴勒斯坦上。二戰過後他們又如何在該土地上復國成立了以色列這個國家。

作者Amos Oz 講他那些從出生就受到歐洲文化洗禮的父母、和祖父母輩是如何極盡艱辛的去適應這片對他們而言極其陌生,但又在數千年來自身文化熏陶下似曾相識又應該熟悉的土地。更有甚者,他們還得開始學用古希伯來文將之變為日常生活中的口語!

我讀的是劍橋學者翻譯的英文版本,而中文網站上的中文版中有譯者極其詳盡的分析和序文,其中已經把我想說的幾乎全說盡了,原作者Amos Oz 的自序更是專門寫給中文讀者的,這兩篇序文都極精彩,但在看完書後再讀這兩篇序文令人體會更深!

傳記中主軸是作者父母建立的三人小家庭和他們的猶太親友如何渡過那二戰前、戰後、和獨立戰爭期的種種經歷。他們從原本有著優渥或悠適生活的歐洲來到一個全然不同的土地上,生活的環境中有原已生活在那片地上幾千年的阿拉伯人,有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統治者,有原本就沒離開過的一些猶太人,有十九世紀末到達的早期猶太移民,然後有二戰集中營劫後餘生的倖存者,和二千年來流散在歐陸大地上但又不被居住國認同,最終只能去到巴勒斯坦的新移民。這些原屬同一種族但又各有過不同生活背景的猶太人紛紛來到新國度,或擠在學識人才過剩的耶路撒冷城,或建立起海邊的現代新城特拉維夫,或在荒瘠的各個山谷間墾荒,建立起集體農場,成為黑碩健壯、傲然挺胸的「新猶太人」,那是絕不同於過去二千年來在歐洲各亇角落委屈求全,以卑躬曲膝之姿討生活的大流散時期的猶太人! 

我們常自嘆中華民族受過很多苦難,但我們是一直擁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國家的幸運兒。每讀猶太史時,不敢想像如果自己的民族被迫離開故土而要在這世間流浪兩千年,那會是怎樣的苦難!

書中另一主線就是作者母親悲劇的一生,他那漂亮、敏感、文學修養豐富、思緒細膩、安靜不多言,但其實自有見解的母親,在二戰後,以色列建國後不久,不到四十歲就自殺了,作者那時才十二歲!

作者在這書中從很早就毫無掩飾地告訴了讀者這項事實 !但直到書的最末端才説出他母親是如何離開的!而書中每在發生大小事件時,作者就會很平靜的附一句:「這是母親去世前xx年」或「xx月」,可以想見他母親的自殺對作者的心靈成長和未來的一生有不容否認的鉅大和刻骨銘心的影響!

作者文筆好,文體結構特殊,在讀完此書後,我忍不住上網找到他二十五歲時寫的第一本短篇小說,只看了幾篇,就看出作者確是天生有才、命中註定的寫作人! 我多希望事先有人告訴我,應該先去看幾部他無數得過奬的小說,再去讀他這最後之作「愛與黑暗的故事」!

他能生動寫出身邊形形色色的猶太人,那種或自嘲,或謙卑,或顕耀淵博學識的描述常語帶幽默詼諧又令人捧腹,但偏偏又很符合我對一些猶太人的淺薄認識!作者對父親的描述也很直接了當又入木三分,他父親懂十七種語言,會帶著濃濃俄囯腔去説其中的十幾種!但一輩子沒能進入學術殿堂成為大學教授,而委屈為圖書舘員。作者直言父親個性上或有某種缺陷,不能克制自己滔滔不絕的顯示自已博學的傾向, 但實際上又不會作人,以至前途受限,就是中國人說的迂腐吧?

作者寫各種大小事件和情景時能令人直如身歷其境,很觸動人心。當聯合國投票同意猶太人復國的那一天,全城猶太人各處圍聚,守着當時稀有的收音機收聼廣播,當好消息爆開時舉城狂歡。過後,平時那理性過頭,但又愛開不好笑的玩笑的父親抱著兒子入睡時,年幼的兒子生平第一次摸到了父親的眼淚! 那是猶太人二千年來的苦楚累積下來的激動眼淚!

然後,就在喜訊傳來的第二天,四周的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對抗猶太立國,爆發了戰爭!無數親友匆匆塞進這小家庭本已擁擠不堪的底樓公寓,以躲避炸彈的砲轟!過往兩千年中本無事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就在二十世紀起成為不共戴天之敵!

然後作者寫他那美麗的,會講故事的母親,她也懂數囯語言,出身東歐的富有猶裔人家。她會在暗夜中擠到兒子床上抱着他娓娓講述她記得的神話故事,講過去有森林有湖泊有美麗城鎮的原居囯的種種傳説,和過去生活中的人的各種不適於小小孩聽的故事。但她最私密的心事只透露給幾個同在故國長大的女友 。而她這位自小敏感,懂事,聰明過人,富於想像,會編故事,又能和父親一樣淘淘不絕的兒子,一輩子都在尋找母親最終會拋夫棄子決絕離世的原因!

我們讀者可以猜想作者的母親是患了重度憂鬱失眠症,可能是生理上先天已有存在基因裏的毛病,也可能是她生存的時代大環境裏,必須不斷地面對種種猶太族人的悲慘艱辛際遇,又可能是婚姻中沒有遇到真正的心靈伴侶?作者沒有給出答案,也不用給了,本已夠沈重的生命無須更多解釋的!

母親的驟逝必然地使作者在十四歲時就毅然決定離開出生成長的耶路撒冷,隨後幾十年他就生活在拓荒者的集體農場中,這些生命中的巨變正是促成他最終成為着作等身的大作家的動力,他在農場體力勞動之餘仍保有自小就有的讀書和寫作的偏愛,終於找到自己的文路成為一大家!

猶太人憑兩千年來的信念終於復國,我由網路上得知作者終身擁抱和平理念,他認為應和原居民的巴勒斯坦人共同享有那片土地,但是復囯七十餘年來那和阿拉伯人之間的仇恨仍不得解。與此同時,以色列全國人不得不先自強以求生存。

我永遠忘不了多年前在工作上遇到的一個以色列藉年青婦人。她從沒有想方設法去爭取居留在美囯的意願,在她必須回囯時,我看到的只是她那無比堅毅的表情,和暗藏其下的對美國種種現象的不屑!她是和男子一樣服過兵役的年青以色列女子,她要回國和男子一樣拿起槍桿,要在眾多敵國環伺下共同保衛那得來不易的江山的女子!

讀了這本書我才更認識那民族、那國家!

鄧家齊

這位會員的讀後感很長,故單獨上載分享,請看讀後感(二)。

羅正瑜

本书以回忆的形式述说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状态,特别是他的父母这个小家庭在大时代下的经历。书中内容十分广泛而庞大,有几点让我非常震撼:

1. 作者对小时候和多年前的各种事物的记忆如此清晰和深刻,让人叹服。可能是作为作家天生的敏感和惊人的记忆力使然。作者细致描写了当年的各种城市街道,人们的服装,环境,生活细节,乃至食物和交谈的内容。虽然并非是完全美好的,有些地方还与主题或情节并没有密切相关,但同样是当时时代风貌的忠实反映。只不过对读者的耐心有所考验。

2. 作者的母亲在他十二岁时选择离世,为他的人生画上了不可磨灭的悲伤印记。他从拒绝到接受,最后理解他母亲的状况,用了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可见伤痛的深刻。年少丧母,人生三大悲伤之一。我家老二在我读此书时正是个十二岁的大男孩,正在我们的呵护下磕磕碰碰的经历青春期,所以我特别有感触。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致命的打击,会造成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3. 犹太民族在那个年代无家可归,在欧洲各国“流浪”被反犹主义排斥的历史让人触目惊心。乃至最后在以色列建国,也还是战火纷飞,直至今日。其动荡不安,各种思潮主义,名人迭起,风起云涌,我觉得可以比拟中国的二三十年代的纷乱,保守与激进同在,每个人都处在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何去何从。如怡芳姐所说,虽然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但至少有国土可以依存;而一个没有国土的民族更难立足生存。如今在美国,消除种族歧视作为理想尚未实现,但已经向未来的无色差(colorblind)时代进了一步。犹太人在马州蒙郡犹其多,我们的邻居朋友同事很多都是,孩子们的同学朋友也有很多。除了宗教节日和文化庆典以外,我从未感觉到人们有什么不同。偶尔听到有反犹主义的活动,也是被强烈谴责的。所以我觉得今日的美国也是犹太人们除以色列之外可以作为家园生活的吧!看到当年犹太人们在东西欧被明显的排斥,各种标语和不准上大学的举动,令我不由想起年初时亚裔因为新冠爆发在美国被歧视的某些事端,还有非裔最近的反歧视运动,可见“太阳底下无新事”,而用种族来定义每个个人的能力和权利真是荒诞。

 

202089日馬里蘭州珀多瑪克抄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5a2043d&aid=147957031

 回應文章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1 05:12

感謝親愛的知更鳥以及...

其他每一位讀書會朋友的分享!

讓我從中得到許多極有價值的資訊。

願主賜福您們每一位;願炎炎夏日中,您仍感受到、主愛清涼...